白苦瓜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幾乎每位官員家裡面都上報了不止一位女孩。有的是真正的嫡女,有的只是被記在嫡母名下的嫡女。
對於後一類,白苦瓜全部都剔除出去了。甚至,對於出現那種情況那家的真正嫡女,白苦瓜也沒有選上,而是寫了個緩字。
不是白苦瓜對嫡庶有偏見,而是對教養有偏見。
那些會把庶女記在嫡母名下充當嫡女的,大部分家裡頭的一家之主,腦子肯定是有問題。
要麼是寵妾滅妻,要麼是家風不正。
這樣子人家的庶女養得心氣太高,不適合當一個國母。而且,她們可能受生母影響,帶著一股小家子氣。
而那樣人家的嫡女,要麼是被養廢了,壓根就沒有統御後宅的能力。要麼就是非常尖銳,若是為國母,可能對庶妃太過嚴苛。
認真挑選下來,白苦瓜僅僅只是篩選了一下出身背景就只剩下來了三十個女子。
白苦瓜再按照這些人身後的關係以及她們的性格和身體狀況再次篩選一遍,關係太複雜的不要,免得到時候成為皇后之後受親人拖累。
至於性格,有跋扈之名的不要。有善妒害人之類的名聲的不要。平時性子柔軟,待人和善的不要。
至於身體狀況,有身子骨柔弱的不要。
最後,除了幾個被打上了緩字標籤的女子之外,就只剩下了十位符合白苦瓜條件的貴女。
把結果送上去之後,皇太后倒是對白苦瓜的選擇很詫異。
“不知安王妃是如何篩選這麼一批人的?”
白苦瓜把自己的條件一一敘述了出來。皇太后聽了,倒是覺得挺妙的。
“這關係複雜的女子,不正好說明她左右逢源,有更多的助力嗎?這親人敲打敲打也就好了,為何不要?”
“臣妾不認為簡單敲打就可以避免一個關係複雜的皇后帶來的麻煩。要知道,這種層次的人家大部分都想要皇室之中的某位王爺甚至是皇帝擁有一絲他們家的血脈。
靠著血脈之情,他們或許能夠成為皇帝的外家呢?到時候,要是那些親人把自家的女兒送進宮去陪伴皇后,理應大氣的皇后該怎麼辦呢?”
皇太后聽了倒是不吭聲。
“那這些呢?為何,評價是性子和善的人,也被剔除出去了?這樣子的人不正是皇后的好人選嗎?”
“性子和善,與人為善,無法制住擁有野心的宮妃啊!若是皇后彈壓不住宮妃,如何能夠治理好後宮?”
這個其實也算是白苦瓜的一點子私心了。真正性格和善的,一點都不適合宮裡面這個大染缸。
而假裝和善的嘛,嘿嘿!她那名聲肯定得有人襯托不是?那就讓她算計得來的好名聲束縛她一輩子吧!
皇太后對於那幾個緩的,還是有點期待的。所以,皇太后找人去宣了那幾家的嫡女入宮。
這份旨意傳到的時候,那幾家人都以為,自家的女兒入了白苦瓜和皇太后的眼。
所以,不管是嫡女還是記在嫡母名下的嫡女都是好一通打扮送進去了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