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部 第十二回 俠義大哥,大顯神威(上)
話說李存勖一聽張承業深夜赴營如此耿直進諫,便倏地遂從床上坐了起來。
他把張承業扶起來,促膝而談。
此時此刻,李存勖乃對張承業說了實話道:
“其實我一直沒有睡著,我正在考慮林易之說的話啊!”
不一會兒,有後梁兵前來投降。
李存勖方才得知了後梁軍此正在趕製浮橋。
李存勖不得不佩服林易之的不凡見識,於是下令即日拔營,退守那高邑陣地。
此時,後梁軍存糧不足,只好出外徵糧了。
於是李存勖便派出騎兵擾襲,迫使後梁軍閉寨不出。
人有糧吃,馬卻只能吃草蘆蓆了,後梁軍的許多戰馬便因此餓死了,他們騎兵的戰鬥力遂大大地削弱。
後梁開平五年,為誘敵深人,林易之率騎兵出戰。
此次,林易之只率領五千精騎前去挑戰,困守的後梁軍主將王景仁終於按捺不住,帶著五萬多名士兵傾巢追擊。
王景仁本來打著如意算盤:
想憑十倍於對手的兵力,一次性全殲晉軍。
但這次他們卻盤算錯了。
或者說他們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特殊對手。遂走上了不歸路。
因為後梁軍隨晉軍轉戰至野河後,爭橋不成,被阻於野河南側的後梁軍兵數雖佔優勢,但完全施展不開手腳。
而林易之率領的晉軍精騎,控制了渡橋,並每次組織一千精騎,不斷地向後梁軍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輪番進攻。
這樣,林易之的晉軍精騎可以輪換著休息,而後梁軍卻不得休息。
林易之在計劃中所述的後梁軍“雖挾糗糧,亦不暇食”,即是說的這個道理。
在這種情況下,後梁軍“日昳之後,飢渴內迫,矢刃外交,士卒勞倦,必有退志”,也在林易之的預料之中。
晉軍抓住機遇反擊,一舉取勝。
僅此一戰,李存勖和林易之就消滅了五萬後梁軍,至此後梁軍喪失了對河朔的控制權。
此次大戰是晉、後梁雙方的轉折點,從此優勢從後梁方轉向了李存勖所代表的晉方,從而決定了五代時期王朝的第一次更替。
大勝之後,李存勖激動地握著林易之的雙手說道:
“出手相助,是俠;解救危難,是義。上次您救了我的父親,這次您又救了我!您是我心目中的俠義大哥!從今天開始,就讓我稱呼您為俠義大哥吧!”
自從之後,俠義大哥林易之的美名傳遍了黃河及長江兩岸。
且說後梁皇帝朱溫自從自己的主力軍在柏鄉兵敗之後,鬱悶至極。
朱溫越是想到李存勖這塊硬骨頭,心頭越是堵得慌。
朱溫實在想不到更好的解憂辦法,他便把女人當成了發洩物件。
有次,朱溫聽說河南尹張全義家裡有許多美女之時,垂涎欲滴,朝思暮想。
夏天轉眼之間就到了。
朱溫逮住機會了!
他就藉口避暑,在張全義府上住了十幾天。
從張全義的老婆儲氏到張全義的女兒、兒媳,沒有一個逃出朱溫的魔掌。
究竟朱溫如何禍害一百多個女人?
俠義大哥林易之能找到朱溫嗎?
諸位看官,請聽下一個回合分解。
求推薦票!求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