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梓顏原本打算三天以後帶大家去天鶴酒樓吃飯,結果第二天的時候,卻有官府的人來了。
唐梓顏將官差迎進屋裡,對方先是道了喜,然後才道:“知府大人準備辦一次鹿鳴宴,宴請本次高中的各位舉人,顧公子作為本次排名第三的舉人老爺,是我們知府大人著重邀請的。”
唐梓顏上次見到知府大人,還是和裴家比賽茶葉的時候。
既然知府大人都邀請了,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而且所有舉人都會參加的話,顧承宇也可以藉此機會結交一些人,這對他的仕途是很有好處的。
唐梓顏看了旁邊的顧承宇一眼,跟官差道了謝。
官差走的時候,唐梓顏將他送出門,並且給了喜錢。
官差顛了一下手上這紅封的重量,頓時眉開眼笑起來:“唐姑娘留步。就送到這裡就可以了。”
他說完這句話以後,又對唐梓顏道:“我們知府大人對顧公子這次的策論非常喜歡,稱讚了好多次,鹿鳴宴上知府大人興許會問一問。”
“多謝大哥告知。”唐梓顏道。
送走了這名官差以後,唐梓顏將官差剛剛說的話告訴了顧承宇。
“你如今入了知府大人的眼,鹿鳴宴上一定要好好表現,知道嗎?”
顧承宇點了點頭:“姐姐放心,我明白的。”
自家慶祝的事情可以往後推一推,接下來的兩日,唐梓顏都在替顧承宇準備鹿鳴宴那天要穿的衣裳。
顧承宇作為本次鄉試的第三名,在鹿鳴宴上想必會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因此在衣著打扮上自然不能馬虎。
在舉行鹿鳴宴的這天早晨,顧承宇穿上了唐梓顏給他定製的衣裳。
這一身是唐梓顏精心準備的,從頭上的玉冠到衣服上的紋理,腰帶以及玉佩,甚至是鞋子,每一處都雅緻又精美,再加上顧承宇本身的氣質也很出色,他穿上衣裳往那裡一站的時候,連唐梓顏都恍了恍神。
唐梓月和唐默都在旁邊連連點頭。
“承宇平日裡都穿的比較樸素,眼下這樣一穿,瞧著真是越發的俊俏了。”唐梓月道。
唐梓顏左右打量了一下,也滿意的點了點頭:“不愧是我弟弟,長得真好看。”
顧承宇本來有些不自在,眼下聽見唐梓顏這樣說,倒是忍不住笑了笑。
“行了,時間估計差不多了,上次那名官差說有人過來接,想必馬車也快來了吧。”唐梓顏道。
唐默聽見這話,連忙往外跑去:“那我先去把門開啟。”
幾人一起往外走去,唐梓顏轉頭看了顧承宇一眼,問:“你緊張嗎?”
顧承宇表面上看起來挺淡定的,但唐梓顏問了這個問題以後,他忍不住靠唐梓顏近了一些,低聲回答道:“有點緊張。”
唐梓顏聞言,便笑眯眯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你年紀輕輕就考中了舉人。到時候來找你搭話的肯定不少,興許還會有對你不服氣的人,不過這兩天咱們不是緊急的補習了一下嗎?應對這些人想必是沒有問題的。”
“你要知道,在朝為官,人脈也很重要,今天的這些舉子們,有許多往後是會在朝廷做官的,你要抓住這次機會,多多結交一些朋友。”
顧承宇點了點頭:“我明白的。”
他一直都想走這一條路,也一直都知道該怎樣走,不過他也不得不承認,有唐梓顏替他指路以後,這條路確實變得清晰了不少。
三人走出大門的時候,發現旁邊有幾家鄰居都在門口張望。
看見一身華貴的顧承宇時,鄰居們都倒吸了一口氣,紛紛稱讚起來。
就在這時,一名官差架著馬車過來了,大家看見官差,自然是有些畏懼的,因此都停下了話頭。
官差將馬車停在了大門口,跳下馬車,衝顧承宇幾人拱了拱手,態度也很恭敬。
“顧公子,知府大人派我來接您。”
唐梓顏轉頭對顧承宇道:“快去吧。”
顧承宇點了點頭,到了馬車前,在官差的攙扶之下上了馬車。
馬車走出巷子以後,鄰居們這才敢說話。
“哎喲,還是官差親自來接他的,這得是多大的排場啊。”
“可不是嘛,咱們平時見到官差的時候,哪裡見過他這樣恭敬的樣子?承宇以後肯定是要當大官了。”
“他可是第三名哎,一般人哪裡比得上?想必知府大人也很重視他的,”這人說到這裡,轉頭看向唐梓顏,“小顏,你們家以後可要發達了呀。”
“嫂子可別這樣說,”唐梓顏道,“承宇要走的路還遠著呢。”
話雖如此,她心中也是很高興的,因此這天去臨江仙以後,便臨時決定今日所有糕點和酒都打七折。
客人們如今都知道了蘇州城有一個十四歲的少年舉人,當然也知道了這少年舉人是唐梓顏的弟弟,這幾天來臨江仙喝酒的甚至有許多陌生面孔,都是為了打探顧承宇的事情。
眼下臨江仙突然打折,自然是引來了許多人,一時之間,臨江仙算是熱鬧無比。
唐梓顏將一壺酒送到一位客人面前的時候。這位客人笑著道:“唐老闆,聽說知府大人今天在舉辦鹿鳴宴,你那弟弟是第三名,想必是去參加了吧?”
唐梓顏點了點頭,笑著道:“正是如此,早上官差過來接他的,我心中高興,所以才決定打折。”
旁邊一名客人聽見這話。忍不住感嘆道:“十四歲的舉人啊,不僅蘇州城傳遍了,就連其他地方也都在傳這件事情。”
“唐老闆會做生意,弟弟又那麼會讀書,咱們平常都沒有機會能夠見知府大人一面,你當初比賽的時候見過一次,眼下知府大人又宴請了你弟弟,你們這一家人可真厲害啊。”另外一名客人道。
一天下來,誇讚唐梓顏的人不少,甚至有些對她動了心思的人也規矩了許多,說話之間都客氣了不少。
本身唐梓顏因為模樣越來越出眾,有些客人言談之間還會有些輕佻,眼下知道她弟弟考中舉人以後,那些心思不正的人都端正了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