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 第一百五十四章 燕王自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五十四章 燕王自立

曹叡見司馬懿當即答應,心中默默地想著:“你這老傢伙,早就盼著這一天了吧?”

卻依舊錶現出一副很欣慰的樣子,笑著對司馬懿說道:“有太尉親自出徵,孤就放心了,此次出征,孤予太尉四萬洛陽精兵,並派胡遵為副將,待太尉抵達北平後,並齊毌丘儉五萬大軍,共計九萬大軍,討伐公孫淵。”

此言一出,舉朝譁然。

司馬懿正要領旨謝恩,徵虜將軍桓範卻跳出來反對道:

“陛下,此舉不可,洛陽大軍皆為大魏精銳,騎兵有虎豹騎,步兵有青州兵,皆為天下強軍,陛下將四萬精兵盡數交給太尉,帶去遼東,倘若雍涼有變,又哪來的精兵抵擋蜀國?”

桓範的擔憂不無道理,駐守在洛陽附近的部隊是曹魏精銳的機動部隊,按照曹魏的軍事佈置,這支部隊是可以實現馳援東線和西線戰場的。

如今舉國精銳全部歸於司馬懿麾下,隨軍北上,萬一蜀國姜維或者吳國陸遜趁機興兵的話,則魏國會面臨派不出精銳馳援的困境。

儘管隨著隴西戰役結束後,蜀國的姜維雖然派出過軍隊攻打武都,但幾次三番作戰失利後,蜀國這邊便偃旗息鼓了;而吳國更是好幾年沒有發兵北上過了。但並不能徹底排除這個隱患。

曹叡卻十分堅定地對眾朝臣說道:

“公孫淵此賊,十分的可恨,孤已經收到情報,公孫淵擊敗毌丘儉後,已經在襄平自立為燕王,改元紹漢,定都襄平,並設定百官,遣使持符節,授予鮮卑單于印綬,給邊疆少數民族加封晉爵,並引誘鮮卑人去侵擾北方。”

“如此行徑,倘若不以雷霆手段降服之,將來必會成為我大魏的心腹大患。此次孤把我大魏精兵,盡數託付給司馬太尉,就是為了畢其功於一役,堅決剷除公孫淵這個禍患。孤要一戰定乾坤,徹底征服遼東,同時也震懾鮮卑諸胡,令其不敢生二心。”

眾朝臣見曹叡意志如此堅定,便都不再言。

紛紛稱頌道:“陛下聖明!”

遼東,襄平。

公孫淵擊敗毌丘儉大軍後,自信心一下子膨脹到了極點,很快便自立為燕王,正式宣佈脫離曹魏而自立為王了。

公孫淵此刻正躊躇滿志的做著他大燕國的春秋大夢,覺得自己才是漢末這片大舞臺的真正主宰。

三國時期,在遼東一直存在著公孫氏割據一方,原本公孫氏集團能夠割據遼東,主要的策略就是,該認慫就認慫。

創始人公孫度趁漢末天下大亂之機自立為平州牧,在遼東大展拳腳:東伐高句麗、西擊烏桓、南取遼東、越海取膠東東來諸縣。

在文治方面招賢納士、廣招流民,成為橫跨渤海兩岸的割據政權。

曹操擊敗袁紹贏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後,遠在遼東繼位的公孫康依然“恃遠不服”。直到曹操擊敗袁紹、親征烏桓獲勝公孫康才保持了名義上對統一北方曹操的臣服。

公孫康依舊開疆拓土,攻破高句麗都城設定帶方郡被篡漢自立的曹丕封為車騎將軍、平郭侯。

可以說遼東公孫氏,就是靠著地利以及不強硬策略,存活於漢末以及三國時期數十年,由公孫度打下基業,歷經數代的繁榮。

而如今,因為公孫淵的“上躥下跳”,遼東一瞬間超越了蜀吳兩國,一躍成為了曹魏的首要軍事打擊目標。

可公孫淵卻不這樣看,他認為這僅僅是他的大燕國崛起的開端。

這一點,從公孫淵自立為燕王之後,改元“紹漢”便可見一斑,“紹漢”二字什麼意思?無非就是繼承大漢。

這無疑是一口氣打了魏蜀吳三國的臉。

對於魏國和吳國而言,公孫淵曾經先後臣服於兩國,而如今改元“紹漢”,意思就是說,你曹魏和孫吳都是亂臣賊子,我公孫淵才是一心終於大漢王朝的,大漢王朝如今在我遼東得到了延續。

對於蜀國而言,公孫淵此舉,無異於否定了蜀國自稱大漢的正統性,你蜀國也是冒牌貨,無非是打著大漢的幌子招攬人心,既然你劉備可以,我公孫淵自然也可以。

能夠敢於同時得罪魏蜀吳三國,從某種意義上講,公孫淵也的確算得上霸氣外露了。

自立為王后的公孫淵,還沒來得及激動太久,很快便收到了魏國再次舉兵討伐的訊息。

據說這一次,曹魏派出了曾經和諸葛亮在雍涼反覆爭奪的司馬懿親自率軍,而且還帶出了曹魏最精銳的洛陽兵馬,其中包含了當年橫掃烏桓的曹魏虎豹騎,還有曹魏賴以立業的青州兵。

這一下,公孫淵開始有些心慌了。

他召來了自己最核心的兩位心腹:遼東大巫卑衍和大將楊祚,商議應當如何應對。

卑衍認為,遼東已經不是第一次面臨曹魏的大舉進攻了,每一次都可以打得曹魏灰頭土臉,大敗而歸,沒什麼值得擔心的,於是對公孫淵說道:

“燕王不必擔憂,我遼東佔據天時地利人和,有三萬精兵,還有巫族相助,即便曹魏來攻,定然還是可以叫魏軍有來無回。”

卑衍對於自己的巫術很有自信,尤其兩次大戰,自己的巫術都發揮了不小的作用,故而堅信,無論誰率軍來攻,無論是哪支軍隊來攻,都有必勝的信心。

楊祚也認為不必憂慮,對公孫淵說道:

“卑衍將軍說得沒錯, 既然可以以水攻之計大敗毌丘儉,自然也可以以水攻之計大敗司馬懿,只要提前做好籌謀,定然可以叫司馬懿有來無回。”

可公孫淵依舊有些擔憂,他對兩人說道:

“這個司馬懿可不一般,能夠與聰明近妖的諸葛亮旗鼓相當,可見一定是個不好對付之人,以前我們用來對付魏軍的法子,恐怕未必可以湊效。”

卑衍見公孫淵始終心懷疑慮,便說道:

“或許燕王可以先假意向東吳稱臣,換取東吳攻擊曹魏,從而聲東擊西,逼得曹魏不敢孤注一擲,則遼東之危,便可自解!”

公孫淵想了想,覺得卑衍所言有理,於是說道:

“好,那孤就先向東吳稱臣,派遣使臣渡海聯吳,歸還部分東吳計程車卒與財帛,以減輕遼東的壓力。”

公孫淵心裡如此想著,可唯一擔心的便是東吳會不會領情,畢竟自己曾經狠狠地戲耍過東吳一次。

見到公孫淵面露難色,卑衍笑著說道:

“燕王不必擔心東吳不領情,那東吳國主孫權好大喜功,此番我遼東歸還東吳將士及財帛,又附上厚禮,可以算得上給足了東吳面子。且倘若遼東被滅,魏國再無後顧之憂,屆時吳國的壓力倍增,有唇亡齒寒之干係,故而臣料定東吳一定會領情的。”

聽到卑衍一番分析,公孫淵頓時又恢復到了豪情萬丈的樣子,心中嘆道:

“東吳啊東吳,我遼東虐你千百遍,你最終還是不得不甘心受虐,哈哈哈哈!”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