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延陷入子午谷進退維谷的困局之時,姜維卻已經啟動了長安的休整工作。
因為長安城在一定程度上算得上是和平光復的,所以除了外城有一些建築損毀於戰火外,內城幾乎沒有受到什麼破壞。
而且長安城收復的過程中還俘虜了大量的魏軍,這批被俘的魏軍大多都願意加入漢軍,故而各軍都忙於甄選俘虜,補充兵員。
小諸葛在接收到長安城的府庫後十分的生氣,明明約定好了的留下一半的錢糧財帛給漢軍,不料諾大的長安府庫,竟然四處都空空如也。
據投降過來的魏軍稱,夏侯楙十分貪婪,一直在做著倒賣軍糧的生意,故而長安城府庫的確沒有太多的存糧。
這讓小諸葛恨的牙癢癢。
可姜維卻勸小諸葛道:“這有啥好生氣的,魏國出了這等大蛀蟲,實乃我大漢之福啊,不過是少得了些繳獲而已,小諸葛莫要著急,長安乃是巨城,城內商家雲集,大不了多花錢點錢購買軍糧,再從天水運一批軍糧來,便好了嘛!”
小諸葛卻依舊有些擔憂,皺著眉頭對姜維說道:“情報不是說了麼?曹魏天子曹叡將御駕親征,二十萬大軍不久便會攻過來,或許我們需要守長安很久時間。”
姜維覺得小諸葛說得有道理,長安距離洛陽很近,雖然中間還隔著潼關和汜水關兩大雄關,但一定無法令曹魏心安,畢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所以一場大規模的會戰是在所難免了。
於是姜維說道:“這樣吧,小諸葛你回去起草軍令,令梁虔率兩千鐵浮屠十日內趕到長安來,也不用給他們訓練的時間了,戰場就是最好的練兵場。”
小諸葛點頭記下。
“此外,命楊儀來長安主持大局,命徐邈鎮守蘭州。還有張薿和潘平,傷應該也養的差不多了,從隴西各帶一萬兵馬到長安來助陣。還有小諸葛你麾下的八千南安兵,也調來長安,如此我長安便能有十五萬大軍了。”
小諸葛聽到姜維三言兩語便動員起了十萬萬大軍,心裡頓時覺得安定了不少,十五萬對陣二十萬,兵力相差就不顯得那麼懸殊了,況且漢軍手裡還握著長安城這張牌,可以據城而守。
守城戰自帶三分優勢,可以抵消掉魏軍的兵力優勢,所以經過姜維一番運籌,小諸葛覺得守住長安城應該問題不大了。
見小諸葛嘴角微微揚起,姜維知道小諸葛的焦慮點消除了,故意打趣地問道:“小諸葛,十五萬對陣二十萬,你覺得夠不夠啊?倘若還不夠,那本都督就從西域在擠五萬出來,從南中在擠五萬出來,給你湊夠三十五萬大軍,你看可好啊?”
小諸葛打趣地說道:“好啊,我諸葛瞻點兵,多多益善!”
姜維便一副不想接話的樣子說道:“那行吧,西域和南中的兵馬,你想調多少就調多少,隨便你!”
小諸葛領命而去,隨著一道道的軍令傳達出去,很快便會有數萬漢軍彙集到長安城來。
小諸葛並沒有打算調西域和南中的兵馬,不過關銀屏再過幾個月就要臨盆了,或許身在南中的花關索會很想見一見自己的小侄兒吧。
“把關索調到雍州戰場來也許不錯,可以趁機讓他見見他的姐姐關銀屏,還可以見到小侄兒。”
小諸葛暗自想著,便多加了一條軍令,調關索率一萬精兵來往長安,參加長安會戰。
此時的關索屬於交州,原本姜維無權調動交州兵馬,故而小諸葛也寫了一封奏報給成都,在報捷長安光復的喜訊同時,也把這一調兵的請求報成都批准。
長安城的諸位將領,都知道曹叡很快便會率領二十萬大軍來攻。儘管二十萬大軍這個數字十分的嚇人,但長安城諸將似乎並不那麼害怕。
畢竟長安城裡有姜維,而姜維是一個總能帶領大家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傳奇將領。兩年之前,蜀漢連雍涼的一郡之敵都沒有,到如今打下長安,全取雍涼兩大州,這一切勝利的取得,彷佛就跟做夢一般。
儘管長安城光復後,都督姜維並沒有召開慶功宴,但所有人臉上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因為他們知道,長安絕不僅僅是一座城池,這兩個字的意義很重很重。
或許在擊敗曹叡二十萬大軍後,大漢的國都很快便會遷回這裡。
以往雖然大家都自稱大漢,可魏吳兩國都以蜀地稱呼自己的國都為蜀漢或者蜀國。並不認為自己所在的國家可以代表整個大漢。
而如今打下了長安,一切就不一樣了,只要還度長安,便可以名正言順的自稱大漢,誰要是再稱呼自己是蜀軍,那上去就是一頓收拾,並且痛罵對方沒見識,難道看不到大漢故都已經在漢軍手中了嗎?
各軍都忙於休整軍隊,修補城防,準備應對隨之而來的曹叡親征,整個長安城裡洋溢著一種喜悅和緊張的情緒。
在長安城內漢軍一片忙碌的同時, 曹爽的兩萬羽林衛先鋒軍,已經抵達了潼關。
武衛將軍曹爽,作為宗室的傑出代表,曹叡在宗室中最信任的重臣,此番乃是首次帶兵出洛陽。
這一次,他受命於天子,是要入長安,去奪取夏侯玄、夏侯楙這兩位廢物的職權的,曹叡已經任命了曹爽為雍涼都督,長安太守,接管長安城一切指揮權。
曹爽正要率兩萬羽林衛,出潼關一路西行,接收長安城的防務時,噩耗傳來,長安城被蜀軍打下來了。
這令曹爽十分的震驚和憤怒,震驚的是姜維居然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打下長安,那可是天下巨城啊,每隔一兩月怎麼都無法打下來的巨城啊!憤怒的是夏侯玄、夏侯楙這兩個廢物,竟然這麼快就把長安丟了,真該千刀萬剮。
若不是看在這兩人都是宗室的份上,曹爽還真想把這兩人生吞活剝了,可如今這兩人都不知所蹤,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跟隨曹爽一起出徵的鄧颺、李勝兩位將軍,以及何晏這位核心幕僚,都認為長安既然已經丟失,那麼應該退回潼關,等待曹叡的大軍到來,屆時再二十萬大軍一起出潼關,一鼓作氣擊敗姜維。
可曹爽知道,陛下來的時候,基本上司馬懿也會來,要是司馬懿來了,那他曹爽還有什麼機會露臉呢?
於是曹爽力排眾議,堅持要會一會姜維,於是在率領兩萬大軍,來到長安城腳下,列好陣勢,叫陣姜維,要與姜維在長安城外來個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