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三國:天縱英才麒麟兒> 第一百六十章 都督雍涼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六十章 都督雍涼

姜維對這類政治不太在行,打算回頭單獨請教一下楊儀,楊儀幾經宦海沉浮,應該會比自己有辦法得多。

於是姜維笑著對費禕說道:“此事容易,等明年冰雪消融,我來安排。”

費禕點了點頭,又笑著說道:“伯約,陛下還讓我問你,北伐之事,是否明年春天即可展開?”

姜維反問費禕道:“不知陛下和蔣公琰是怎麼看待此事的?”

費禕嘆息了一聲,說道:“陛下和公琰兄,在這件事情上爭議很大。公琰兄覺得我大漢的國力依然貧弱,需多作積累;但陛下認為,我大漢已經收復了涼州,國力蒸蒸日上,北伐理應提前。公琰見陛下意志堅定,故而才拖著說問問伯約你的意見。”

姜維想了想道:“文偉兄,正所謂此一時也,彼一時也,之前我不主張立刻北伐,的確是考慮到國力貧弱,可如今,我大漢無論土地、人口、財富、國力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故而我也認為,北伐正當其時。”

費禕一聽姜維居然對北伐如此積極,原本以為姜維會跟蔣琬意見一致,當繼續儲備國力,誰料姜維這次卻站在了皇帝劉禪一頭,主張全面北伐,於是有些失望。

“伯約,北伐干係重大,你可有了萬全之策?”

姜維笑著說道:“文偉,這征伐之事,豈有完全之策的道理?別的不說,就說當年孫權十萬大軍北伐曹魏,還不是被張遼以微弱兵力殺得丟盔棄甲?戰爭一旦開啟,誰也無法左右其程序與結果,我們為將者能做的,便是竭盡全力而已。”

費禕的一貫主張便是休養生息,可如今姜維和劉禪的意見一致,自己再也無法指望姜維會幫著自己去說服劉禪了,於是只好嘆息了一聲:

“哎,也罷,既然伯約和陛下意見一致,那我回到成都覆命時,如實稟告便是。”

姜維見費禕一臉的惆悵,便對費禕說道:

“文偉不必過於憂愁,此番北伐,我涼州刺史府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不但秋收收穫了大量的糧草,而且長史楊儀還購置了大批的糧草,如今我涼州刺史府的存量已經超過百萬石,足以支撐我雍涼大軍一年支用,且不需要找成都要糧。”

“什麼?涼州已經屯糧百萬石了?”費禕大驚失色,想不到涼州竟然屯下了如此規模的軍糧,自己之前最擔憂的軍糧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費禕曾經數次隨諸葛亮北伐,每每都會遇到軍糧不足的問題,導致北伐無功而返。甚至連託孤重臣李嚴,都是因為軍糧供應不力,而被貶為平民,可見蜀道難對於蜀軍軍糧的制約有多嚴重。

如今既然這個問題被姜維解決了,費禕突然有了眼前一亮的感覺,思路也豁然開啟,既然兵精糧足,又為何不能北伐中原,中興大漢?

看著費禕一臉激動的看著自己,姜維笑著問道:“文偉,你怎麼了?”

費禕緊緊握住姜維的手道:“伯約,你果然不愧為丞相的嫡傳弟子,短短時間,不但打下了涼州,竟然還把涼州經營得如此之好,如今涼州兵精糧足,我也支援你北伐,你放心,回到成都後,我還會勸說蔣公琰一起,全力支援你北伐的。”

姜維也目光堅定地對費禕說道:“有文偉這句話,我便放心了,北伐事關大漢國運,需要舉國內外團結一心,方有可能成功。如今朝中有公琰兄、文偉兄支援,我征戰在外,也更有底氣了!”

於是姜維舉杯,邀請費禕共飲,費禕毫不猶豫,舉杯便與姜維滿飲一杯。

宴會之後,姜維單獨會見了楊儀,向他請教關於劉禪想要的萬國來朝這事兒,該當如何化解?既能夠滿足劉禪萬國來朝的心願,又不至於使得大漢吃虧,同時還要不失大漢的氣度。

楊儀聽完,也覺得此事想要兩全其美,實在是不易,皺著眉頭想了半晌,突然靈光一現,對姜維說道:

“我想到一個主意,不知是否妥當?”

“楊長史快說來聽聽。”姜維有些欣喜地說道。

“以往大漢若有番邦上供,往往會十倍百倍地賞賜黃金綢緞,從算賬的角度,的確是吃虧得厲害,但那時候大漢國力昌盛,富有天下,也不差這點錢。如今大漢積貧積弱,的確不能再那樣大手大腳,故而我建議,賞賜的時候不用黃金綢緞。”

“哦?不用黃金綢緞,那用什麼?”

“下官聽說將軍在西域時,曾經用麒麟軍鎧甲賞賜西域諸國,各國得到鎧甲後,欣喜若狂,如獲至寶,可見西域諸國是造不出此等鎧甲的,這麒麟軍鎧甲便可用於賞賜各國。”

姜維點了點頭,麒麟軍鎧甲,成本其實並不高,但是賞賜出去,效果甚至比黃金綢緞還令西域各國高興。

“此外,將軍名下的神仙居所產的兩款獨家產品,香水和香皂,在成都便價值不菲,若是賞賜到西域各國,那必定變成千金難買的稀罕物,用於賞賜,效果或許不亞於黃金綢緞。”

姜維想了想,覺得楊儀說得很有道理。

“此外,還可賞賜一些入學的機會給各國,西域各國仰慕我中原文化,我大漢還可以設立學宮,給這些上供了的小國王公貴族們分幾個入學名額,讓他們派遣子弟到成都入學,如此既可以讓這些小國對大漢感激涕零, 又可以影響這些王子王孫,讓他們仰慕天朝,逐漸漢化。”

聽完楊儀的話,姜維不由得拍桉叫絕。

“妙啊!楊長史不愧為天才,這幾招的確又花不了多少錢,卻又讓西域各國對我天朝更加感激涕零,實在是極妙的好主意啊!”

姜維狠狠地誇讚了楊儀一番。楊儀謙虛地說道:

“能為將軍分憂,是下官的榮幸。”

隨即又一臉憂愁地對姜維說道:“將軍,今日聽完聖旨,下官有一句話,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楊長史但說無妨。”

“將軍,今天聖旨裡說,陛下任命吳懿為雍州刺史,而不是徵求將軍的意見,由將軍推薦雍州刺史人選,莫非陛下看到將軍麾下實力越來越強,開始猜忌將軍了?”

姜維搖了搖頭道:“楊長史多慮了,如今大漢還遠沒到飛鳥盡、良弓藏的時候,陛下這個時候斷然不會猜忌於我的,派遣吳懿任雍州刺史,乃是陛下作為天子的權力,我們豈能置喙?”

楊儀又說道:“那下官建議,把俄何燒戈部從隴西撤回蘭州來,以免這一部兩萬羌騎精銳成為了雍州刺史府的兵馬。”

姜維笑著說道:“楊長史莫非忘了,我此次北上,身負代天子巡雍涼的職責,不但可以節制雍州兵馬,連漢中兵馬都可以調動的。”

楊儀卻一臉正色地說道:“代天子巡雍涼只是虛職,下官建議將軍,應上表陛下,求一個都督雍涼的實職下來,方才更加名正言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