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兩會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四十二章,營業稅,消費稅,增值稅……農業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二章,營業稅,消費稅,增值稅……農業稅

第四十二章,營業稅,消費稅,增值稅……農業稅

“陳副總理,我們的中央稅收在1952年和1953年都是以20以上的增幅在增長,稅收局面和財政狀況可以說是一片大好。另外就是根據中央提示我們的開源、節流、增收、增效的原則,稅務系統加強了對民營企業的核查,到現在可以說已經形成了良性迴圈。當剛開始的時候,只有一小部分人按規納稅,這時候納稅的人就壓力很大,他交稅了,而大部分的商家沒交稅,他在成本上吃虧。當大部分的民營企業納入繳稅行列的時候,壓力就轉移到了沒納稅的那部分人那邊,按規納稅的商家看著沒納稅的就不舒服。”

國家稅務局局長李予昂,他在陳澐召開的會上發言時,感覺自己這兩年做的工作不錯。

當然,這主要還是國務院和財經委給出了明確的方向,以及中央的大政策:“私營企業,無論是大私企還是小私企、微型私企,在社會主義的制度下,我們都應該把它們調動起來,為社會主義建設出力。”

按照現在國家稅收的三級體制,國稅局拿到的稅收是大頭,勻給地方稅務的部分則可以促使地方稅務系統更仔細地核查本地的經濟執行情況,找到新的財政收入增長點。

李予昂的話陳澐認可其中的大部分,但有一些地方陳澐還是有話要說。

“稅收局面一片大好,這如果按增長率來算是一片大好,但是中央財政的狀況,目前經過了政策調整,還是不大好的。”

李予昂:“……”

嘖,還要我多徵點稅是吧?

……

到1953年,屬於中央財政的收入主要包括:地方財政與中央財政的“分成”;國企的利潤上繳;只能由中央財政徵收的關稅、海關代徵的各稅種收入;國債收入和彙兌收入。

到1954年,國企的利潤上繳要正式做大切割了。陳澐把今後的國企利潤一分為二,其中一部分以“國企所得稅”的方式收歸財政,其餘的放在國資委。只有少數只屬於國務院的國企已經私下被叫做中央直屬企業,或央企)還保留利潤上繳機制。

這就等於中央財政的收入一下子裁掉了13。

當然中央財政收入裁減下來,“支出義務”也減少了,以前國企全額利潤上繳中央財政,那麼財經委也就要全額負責國企的企業新建、工廠擴建、技術改造等等開支。這些錢都從中央財政撥款,哪怕是骨幹國企裡面一個小的技術改造都得這樣撥款,不得不說這種流程效率極低,對資金浪費極大,還容易讓國企錯失技術升級的最佳視窗。

國企的事情改由國資委來辦,並且國資委還給企業留一部分利潤用於自建設,國資委下面的各工業和産業又依次按照行業分配,這樣實際上國企的自由度提高了,反而更容易發展。1950多家國企基本上都收到了正面的反饋。

於是,現在就得解決另一個問題了:如何在國企利潤大部分“離開”中央財稅體系後,中央財政還能有足夠的資金。

陳澐:“法國稅務局聯合主任莫裡斯勞雷,在上個月也就是1954年3月宣佈,法國徵收vaueadded tax,vat的時機已經成熟,法國稅務系統將在1954年10月正式在法國本土及殖民地範圍內徵收vat。vat也就是增值稅。予昂,關於這個稅種的研究,此前我們是有過的,你也參加了研討,你覺得增值稅這個稅種整體來看怎麼樣?它和消費稅、零售稅、營業稅、商業稅之間對比的話,都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李予昂:“是啊,法國人還在象牙海岸搞增值稅試點的時候,您就讓中央部位特別是國稅局研究這個增值稅的效果了,現在勞雷表示全法國都要以增值稅代替舊稅種,說明髪國人已經認可了這種稅種的優點。……我覺得,增值稅本質上是以商品在流轉過程中産生的增值額作為計稅依據而徵收。它包含了兩重含義:第一個原則是隻有商品才徵稅,不作為商品流通的東西不徵稅;第二是針對商品在流轉過程中産生的增值額,而不是它的銷售額,也不是商家或者工廠的規模大小。”

陳澐:“咦,第一條原則你總結出來的居然是這個,第一條原則你覺得比第二條還重要?”

李予昂:“是的,十分肯定。不作為商品流通的東西我們徵稅,首先國家就得幫生産者統計出來他到底生産了多少,然後再按比例拿走一部分。而其餘的部分呢?其餘的部分他其實也沒法作為商品銷售出去。我說的就是農業稅。”

陳澐:“予昂,我們這次開會,是在討論增加中央稅收的方法啊。”

董必武:“李予昂看來是比較贊同取消農業稅?”

李予昂:“是的,農業稅,尤其是在人均耕地較少的地區徵收時,每個人頭能收上來的稅極少,按現在的比例,可能每個人每年交十幾斤、二十幾斤糧食而已,但是,徵稅的成本又極高,甚至可以說在那些西南山區,徵收成本是大於徵收上來的糧食的價值的。”

陳澐:“1949年的時候,咱們中央財政收入裡頭,60是靠農業稅撐著的,連當時我們發行的公債都叫小米公債,用的不是法幣也不是人民幣,而是以小米作為一般等價物。到後來農業稅在財政稅收裡頭佔的比例越來越小,從60到0。但也差不多有14的稅收來自農業稅。咱們的財政也幾乎沒有盈餘,小赤字或者小黑字,農業稅這個事……再等等吧。咱們一起努力,等哪天農業稅的收入額佔財稅收入的總比例降低到10以下了,我們再考慮這個事情。”

李予昂嘆道:“我當然明白,陳副總理,但是啊,可能我努力個五年八年,再加上國家本身的工商業大發展,八年以後我們國家財政力量極為雄厚了,不用靠農業稅就能撐起財政了,但那時候,嗯,我退休了。”

董必武:“予昂,計較太多個人得失,太計較虛名,不是共産黨人的做事原則。栽樹就栽樹,後人乘涼是不假,可這後人不也是中國的老百姓嗎。你做這些工作,本質上不也是為了老百姓,這有什麼好遺憾的。”

“暫停一下,暫停一下,”陳澐說,“怎麼話題被帶跑了。第二條。這麼說吧,和增值稅相似的稅種,主要是消費稅,主要是美國在徵收。增值稅和消費稅相比,你覺得哪一種稅更合理?”

李予昂:“增值稅和消費稅都屬於流轉稅,以納稅人商品生産、流通環節的流轉額或者數量以及非商品交易的營業額為徵稅物件。不過,雖然都是流轉稅,消費稅屬於價內稅, 是以消費品的流轉額作為徵稅物件;增值稅屬於價外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徵收。它們之間的優劣,考慮到國內現在的情況,可能,可能都不太容易,因為我們對國家經濟執行狀況的把握還不是特別強。當然現在比49、50年的時候強得多了,但還不夠強。”

陳澐:“我們也不是說現在就要把流轉稅給實施了,54年不會,本來就來不及了,55年如果不是進度特別快,恐怕也不會。但56、57年或者更遠的時間,我們也得做好計劃。流轉稅是一定要收的,現在國家方面的困難,很難一一追蹤每件貨物和勞務的流轉和增值情況,但是我想了很久,其實我們可以採用“銷項稅進項稅”的辦法來計算增值稅。”

陳澐說的這個卡住“銷項稅進項稅”這個環節來徵稅的方法,靠的是——發票。

……

“予昂,今後國家稅收的重點可能是增值稅,但消費稅也可以徵收。”

陳澐又補充了一句。

“但是,增值稅是普遍徵收的,消費稅是針對特殊門類的商品徵收。徵收消費稅要有目的性和導向型,現在能想到的兩類,一是煙酒等並非普遍國民需求的,是否健康也存在爭議的商品,二是糖、化妝品和珠寶等行業。”

李予昂:“這應該難度不大,煙酒現在已經確定是要繼續執行國家專賣政策了。既然是專賣政策,那麼可以設定一個比較高的利潤率,對了,其中還可以細分,高檔研究的稅率高一些,低檔研究可能它還可能是體力勞動著的硬性需求,這些的稅率就可以低一些。”

……

中央稅收政策始終是陳澐最關注的問題之一。這一連好幾天的討論,想的都是怎麼增加財政的收入。

雖然國企的升級更新現在已經絕大部分“甩”給了國資委,可中央財政花錢的地方一點都不少。

增長得最恐怖的支出項是教育支出。中央書記處和科技小組經過調查研究分析,已經明確得出了結論:教育是現在中國最大的短板。文盲率高、中等教育極其稀少,高等教育更加稀少,在蘇聯援建工業專案的時候就顯露出了缺人才帶來的不便,如果中央要努力加快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爭取在短時間內梳理出一條可行的科研體制道路,那需要的人才更多。

因此現在全國執行的、在籌建的師範類學校高達幾百所,其中14是高等師範,34是中等師範。

師範學校不收學費,還給學生發飯費,也就是說,全部由國家財政掏錢,培養出一批一批的教師。

如果這一切順利,那麼在5年之後全國的高等、中等教育率和識字率就會開始劇烈上升。因此無論如何都得咬牙搞錢,搞更多的錢。用陳澐在會上的話說就是,“沒有錢,四個現代化哪一個都辦不成”。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