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兩會代表的公文包穿越了> 第五章,我們犯錯了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章,我們犯錯了嗎?

第五章,我們犯錯了嗎?

100多集的《檔案》的確是資料大寶庫。每一期節目都挑選了20世紀至21世紀初的中國或世界大事件,客觀介紹來龍去脈、分析本質,介紹其中的人物、故事。有大量的歷史資料,但最重要的是主持人的解說詞和節目中邀請的嘉賓的點評。

唯一有點遺憾的是,這總共172集的《檔案》,發生於1959年後的大事件只佔69集,其他103集都是現在“已發生”的事情。當然已發生的事件的節目也不能說沒有意義,從2020年代的角度回頭看一件已發生的事,對它的歷史意義和影響看得肯定比1959年不完全一樣。但那69集“未來的事情”顯然是價值最大的。

現在中央知道了海峽兩岸於1993年透過了《國家統一綱領》,計劃在2011年辛亥革命100年的時候完成統一,但因為歐洲戰爭帶來的國際格局的極大震撼,兩岸實際上於2004年提前完成了政治經濟軍事的一體化,實現了真正的統一。

中央還知道了1954年《日內瓦協定》被美國撕毀,不服氣的美國再次試圖在中國周邊挑釁,以“一雪前恥”,但卻遭到了比1950~1951年的朝鮮更慘烈的結局。越南戰爭以美國甚至沒和中國地面部隊正面對壘,就損兵折將撤出中南半島而告結束,美軍總共在越南死亡7萬人,其中包括被越南遊擊隊發射的輕便巡航導彈擊斃的威廉威斯特摩蘭上將,這位上將是美軍在越南的最高指揮官。

中央還知道繼1956年的蘇伊士運河戰爭之後,中東還爆發了三次中東戰爭,以色列都獲勝了。而中東也的確是冷戰時期小火苗的集中地,各個國家部落間的戰爭層出不窮。

1999歐洲戰爭的《檔案》節目不只是全面介紹的那三集系列片,還有其他的從不同側面記述這件事的節目。比如其中有一集的主角是中國駐比利時大使館的一名參贊。在歐洲戰爭中,比利時部署的法軍突然投降,本已是強弩之末的蘇聯裝甲叢集竟然一鼓作氣攻入比利時。在極端混亂和危險的環境中,這名參贊集結了他所在地附近的200多名中國公民,用各種交通工具輾轉96小時,穿越核爆地帶,奇跡般地抵達了港口,找了一艘船讓這200多人脫離了危險。

這一集節目披露了更多的歐洲戰爭細節,並且讓中央瞭解到1999~2000年的戰爭中,蘇聯裝甲叢集以核彈開路,竟然從東西德交界一直打到低地國家,幾乎望見大海,這是俄羅斯蘇聯立國三百年來從未達到過的成就。

節目還錄入了參贊和他的車隊用dv拍攝的影片,用旁觀者視角展現了這場戰爭的細節。在途經一處蘇軍集結地蘇軍對中國人組成的車隊並無敵意),蘇軍機械化步兵脫下穿戴好幾天的三防服裝,甩甩悶了幾天滿是酸臭汗水的頭發和衣服,將最後一點幹糧和伏特加吃下肚子,暢快地在路邊尿尿。當享受到了人生這最後半小時正常人的生活後,士兵們高歌著發動步兵戰車,沖向幾公裡外蘑菇雲剛剛散盡的戰場。

這就是蘇軍的最後時刻——後勤線被戰術核武器打得七零八落,地面部隊在無休止的核沾染環境中疲憊、崩潰。

持續半個世紀的冷戰就以這樣的結局收場,實在是令人唏噓。歐洲成為核戰之地,蘇聯換政府換旗,然後是世界的“停滯十年”或者也稱“蕭條十年”。除此之外,美國在歐洲的駐軍運回了五萬個骨灰盒,要不是拉姆斯菲爾德果斷下令急速撤退,那就可能是20萬個骨灰盒。

也沒法不蕭條。在平板電腦裡,雷軍留下的“政協”資料夾,雖然裡面只有5個檔案,但卻有一份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徵求意見稿),以及《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

這個版本的《決議》和第一個公文包的《決議》對比尤其能說明問題。

第一個公文包裡寫的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劇變……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黨毫不動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決排除各種幹擾,從容應對關系我國改革發展穩定全域性的一系列風險考驗。”

第二個公文包裡則是:

“世紀之交,國際形勢發生重大轉折。冷戰幾十年積累的國與國之間的矛盾集中爆發,歐洲戰爭造成了慘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在此千鈞一發的敏感時期,黨堅持和平與發展的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和國際主義、人道主義精神,以多種手段緩和調停國際矛盾,使得世紀之交的戰爭侷限於歐洲地區,沒有發展成第三次世界大戰,為世界安全和人類文明保留了一片安全之地。”

短短的幾行字,但結合《檔案》節目裡的紀錄片,讀起來味道就全變了,中央書記處的同志和李強等人都感受到了字裡行間想隱藏但又藏不住的血色。

在《檔案歐洲戰爭》的第二集,一位受邀請的專家說出來的話,則與《決議》的觀點並不完全相同。

“中國長期以來主張各國應當可以自由地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其他國家不應幹涉。……這在某種範圍內是成立的,但可能,並不是對所有的國家都使用。”

“1943年,盟軍進入反攻,羅斯福提出安理會的主張時,曾用了‘警察’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比喻。作為五常之一,你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警察。維護世界和平是必要的嗎?是必要的。那麼在‘出警’的時候難道全都採用和平手段嗎?不。有時候‘出警’是要使用暴力的。”

……

為什麼歐洲戰爭之後世界進入了“停滯十年”、“蕭條十年”,節目中也給出了答案。

在戰爭總結部分,節目首先向觀眾呈現的是877枚戰術核武器在歐洲各地的爆炸點以及核沾染區。戰術核武器指它被用於“戰術”目的,當量可大可小,中子彈當量幾千噸最多,如果是用沖擊波硬殺傷的戰術核武器,10萬噸以上的當量也很正常。這些核彈爆炸後的沾染區是一個長橢圓形或彗尾形,最長的延續兩三百公裡,半年到兩年後,長橢圓形沾染區的輻射數值可以降低到人類能生活的水準,當然,只是“能生活”。

這些都不是關鍵的原因,關鍵的原因在義大利。

義大利博賽納湖西北面,美軍六十年代在這裡建起了一座秘密軍事基地。這個建設於地下35米深的軍事基地是一個核彈藥庫,裡面最多可儲藏30枚戰術核彈頭。

蘇聯情報系統很早就掌握了這個軍事基地的位置和彈藥庫種類,並把它標記到了地圖上。當歐洲戰爭進入核戰階段,蘇聯立即向博賽納湖西北發射了一枚近程彈道導彈,10萬噸當量的戰鬥部鑽地爆炸,將這座彈藥庫完全摧毀。

然而,這座彈藥庫即使在戰前也只儲存了12枚核彈頭,戰爭爆發後,這裡的12枚核彈頭全部轉運到附近25公裡外的空軍基地去待發射了,蘇聯核彈炸了個空。

鑽地爆炸的核彈頭誘發的小型地震向四周擴散,地震波傳達附近的阿米亞塔山——一座上次爆發於七十萬年前的休眠火山。6小時後,這座休眠火山冒出了滾滾濃煙,再過3小時,阿米亞塔山噴發了。

巨大的巖漿煙柱升上天空,巖漿還把其他的東西捲了出來。首先是阿米亞塔山半山腰的薩爾瓦託水銀礦,殘餘的一百多噸水銀硃砂)隨煙塵直沖雲霄。

再然後,煙柱變得更黑了,火山周圍10公裡開始出現瀝青液滴,人們意識到阿米亞塔山底部有一座瀝青礦,而且這礦還不小。當美軍手中的蓋革計數器開始狂響時,人們意識到這不僅是一座瀝青礦,而是一座巨大的瀝青鐳鈾伴生礦!

在這一天,人類進入了持續三年的“核塵時代”,盡管這個“核”並非核彈頭帶來的核輻射,但也與核武器間接相關。

阿米亞塔山噴發的煙塵一直進入平流層,然後彙入大氣環流。當大氣環流開始擴散到全球時,中國立即做出了最高等級的戰爭動員。短短三個月內,中國生産了4億套防輻射服,在五個月後産量達到8億套。專門配裝在家中的防護服洗消機、空氣過濾系統、房間密閉套件等等物品的産量也成指數上漲。

中國的城市很快做到了需要上班的人員人手一件防護服,而且能在有效期過去之前更換新的。但世界的其他地方就沒那麼好運氣了,盡管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依照國際義務也向外國提供了大量防護服,但終究沒能有效阻止輻射傷害,因為火山核輻射在全世界肆虐的時間就是火山爆發後的80天到200天,當中國基本滿足了國內的需求,再將多餘的産能向國外出口的時候,大批次的平民死亡已經在發生了。

美國有170萬人死於輻射病,蘇聯前蘇聯地區100萬人——這是很不完全的統計數字,印度、非洲和其他貧窮國家的社會統計能力太差了。

中國盡管採取了各種防護措施,死亡人數也突破了50萬人。

……

“1999年的這件事,我們沒有做好。”

主席深吸一口煙,把煙屁股摁在煙灰缸裡。這一句話的語氣很沉重。

劉委員長:“應該說,在戰爭危機來臨的時候,那時候的領導同志沒有預見到核戰可能産生這種災難性的後果,因為……核彈頭誘發了火山噴發,而火山恰巧把放射性礦物質送上了天,這種意外情況是沒法預料到的。”

陳澐:“現在知道了這個意外情況,那我們應該怎麼做?讓蘇聯別把導彈瞄著博賽納湖的地下基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