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不做後主> 第四十七章 十年之約(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七章 十年之約(二)

隨著第一批官員的到來,大臣們陸陸續續開始來到廣場,不一會便已有數百人,原本空曠的廣場上已經人頭林立,雖不擁擠,卻也無多少空閒之地。

來到的大臣並沒有如以前那般繼續議論閒談,畢竟劉禪陛下的身份擺在那裡,他們再怎麼輕視也不能對其無禮,雖說丞相手握益州大權,但是劉禪卻並非獻帝那般是一介傀儡,還是有一定的威望,能夠決定他們的生死。

望著那上首緊閉雙目的陛下,眾臣心中各有想法,不過,不管是誰,到了現在都不難看出,今日這朝會怕是不尋常啊!陛下提前等待,可以說令眾臣皆吃驚不已,其中自然也包括早已瞧出端倪的秦宓、蔣琬、費禕三人。

除了平時能夠上朝的那些朝廷大員以外,今日突然被喚的小官小吏們,皆有些好奇的望向這位承繼蜀中大統的幼主,劉禪少有行軍經歷,又很少出面,哪怕在CD城,見過劉禪的小官小吏也只是小數,哪怕見過,也只是寥寥數面而已,其中更多的還是在宮中及與皇宮有交集的部門任職。

不過這種好奇只是持續一會兒,見過幾面後,滿足了內心的需要,那些人也就漸漸低下了頭等候。

然而這一等便是近半個時辰,在這半個時辰裡,有不少人抬頭望向居於首位的劉禪,然而回應他們的一直都是劉禪的閉目無言。

“丞相到!”

一聲長喝,令得眾臣微微側頭,今日這陛下跟丞相病都好了?這是群臣心中的第一想法,當然,也僅僅只有傻瓜才仍相信事實如此,此時大部分臣子基本都已看出丞相陛下病的蹊蹺。

“臣見過陛下!”孔明行至前排,躬身道。

聞言,劉禪也終睜開了雙眸,對孔明報以微笑,旋即孔明入列,在劉禪的示意下,朝會正式開始。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不同於以往,人多了,氣勢就是震人心魄,宛如溫雷,炸響黎明。

“眾卿免了吧!”

“謝陛下!”

“前不久,聞邊境告危,朕甚是憂心,繼而成病,不適數日,然敵軍來勢洶洶,朕深知此局之艱難,特詔CD諸臣共商此事,望諸臣隨心所言。”劉禪淡淡道。

聞言,下方群臣不由目光望向了孔明,似乎都在等著孔明。

見這一局面,孔明旋即笑著開口道:“此事臣暫且沒有想到辦法,還需聽聽諸位大人有何高招。”

“丞相都沒辦法,這可怎麼辦?”

“丞相也是人,又不是神,怎麼可能擊退四十萬大軍,曹魏這次是狠了心要覆滅我蜀!”

一見孔明都沒注意,下方諸人頓時左顧右盼起來,小聲議論道,雖說聲音不大但架不住人多啊,嘈雜之聲令劉禪眉頭一皺。

而就在這番議論之中,有一人咬牙走出,對著上首劉禪拱了拱手道:“陛下,依臣之見,我蜀中兵馬遠不是四十萬大軍之敵,與其徒增殺伐,坑害百姓,不如...不如我們求和吧!”

“求和?”

“如今之際,求和怕是唯一的辦法!”

“我們願意求和,那曹魏能願意嗎,這次他們可是意在覆滅我蜀。”

微微一笑,劉禪輕道:“鞏志,求和?怎麼求和?那曹丕可是奔著滅我蜀國而來,他會輕易放棄?就算放棄了,怕是也會獅子大張口,狠狠咬我蜀國一塊肉,夠我們疼上幾年,乃至十幾年,甚至一輩子!單單這四十萬人的軍費便要我蜀中近三年的賦稅!”

“陛下,事到如今,唯有如此,方能救我益州百姓一命,不然,若那魏兵破城,難免會惱羞成怒,禍害百姓,生靈塗炭!”

“那你有沒有考慮過,若求和,那曹魏提出的要求我蜀中能否滿足,即便滿足了,又會給蜀中百姓帶來多大壓力?”劉禪有些溫怒,沉聲道。

“那也好過丟了性命啊!”鞏志道。

“你們也都是這麼想的嗎?”掃視眾人一眼,劉禪輕問道。

其實從一開始,自知四十萬大軍犯境,便有不少人自知不敵,心中已有了求和的想法,但卻都不敢開口,官小了吧,主上一怒,說砍也就砍了。

“臣附議!”

“臣附議!”

......

有人開頭,那些想著求和的大臣們自然紛紛開口表決,不一會兒便已有四十餘人,今日第一次上朝的小官,卻不敢亂說話,亂表態,贊同便是得罪陛下,不贊同便是得罪主和大臣,不管是誰,分分鐘都能搞死自己。

如此情形,只見一老臣走出,怒斥道:“鞏志誤國,陛下切勿聽信於他,陛下乃漢室皇族,那曹魏則是竊國之賊,哪有主人向賊人乞求的道理!”

“陳震大人莫不是想看我蜀中生靈塗炭?”鞏志大義凜然道。

“曹丕謀害天子,貴妃,逼宮篡權,實乃大漢國賊,比曹操,董卓之流更加可惡百倍!陛下是大漢最後的希望,豈能向其屈服,臣主與其一戰,臣願親赴陽平,拼了這把老骨頭也要拒曹賊,為陛下而戰!為大漢而戰!”

旋即又一大臣走出,大聲道:“臣董允願與陳大人通往!”

“絕不同曹賊議和,臣費詩附議!”

望著視死如歸,決意主戰的三人,立足末流的蔣琬心中不由敬佩,旋即從中走出:“臣附議,同曹魏決一死戰!”

瞧得蔣琬也出去主戰,費禕眼珠子一轉,細想一番後,同樣走出:“臣也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

不一會便有大批朝臣主戰,其中更多的是武將,武將最不乏熱血,古往今來,主戰的往往是武將要多一些。

望著接下來的這一幕,劉禪不禁心中微喜,雖有奸臣,但蜀中還是不乏忠於漢室之人。

“相父有何高見,認為是該和呢?還是戰呢?”決策之際,劉禪轉頭望向孔明道。

聽得劉禪此言,眾臣紛紛將目光望向孔明,剛才只顧兩派一時之爭,竟忘了丞相還沒表態,然而丞相的觀點毫無疑問將起到決定性作用,或戰,或和,怕要看丞相如何抉擇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