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在馬上的李劍先是扭頭看了看身後的幾十輛大車,然後才對與他並馬而行的魏無忌道:“無忌兄,你說你要文有文,要武有武,按照我們家老頭的話,歷練幾年就是獨當一面的帥才。你這麼大本領,不在大王跟前效力,非要跟著我這個校尉幹什麼?”
魏無忌先是看了看李劍,然後笑道:“你剛才有句話說的不對,不該是‘不在大王跟前效力’,應該是‘不在韓天峰跟前效力’才對,我說的沒錯吧?你從來就沒有將這個大王當成自己的大王,在你眼裡,除了真心把老國公看作師父外,其他人你從來都沒有放在眼裡,我說的可對?”
李劍聞言“噓”了一聲道:“你小聲點,這可都是嶽州,其實你說的也不全對,我這個人胸無大志,從來都沒有把那些功名利祿放在眼裡,所以誰是我大王我不在乎。我心中在乎的只有自己的朋友和親人,只是有些時候覺得這樣子混吃等死實在對不起自己,所以才順帶做些讓人佩服的事情。”
大韓王宮裡也有天牢,只是這座天牢一般人想被關進來都沒有資格,而韓天明就是有資格被關在這裡的人。
雖然名義上是天牢,可裡面的佈置和王宮裡的其他房間沒有什麼區別,所以韓天明與其說是被關進大牢,倒不如說被禁足在一處豪華房間之內。
此時的韓天峰與韓天明隔著桌子相對而坐,桌子上不但擺著酒菜,還有一個燃著薰香的香爐。
韓天峰拿起酒壺給自己的哥哥斟了一杯酒,又給自己滿上,這才端起酒杯示意。韓天明見狀也沒客氣,端起酒杯一飲而盡,然後將杯子輕輕放在桌子上道:“想問什麼,直說便是。”
韓天峰道:“多少次機會,你都不動手,為什麼?”
“很簡單,因為我姓韓,我也希望大韓一統天下,所以在看到你的作為後便逐漸打消了心中的怨念。”
“你本可以不站出來,我將一切都歸於孫穎這些人頭上,甚至歸於韓 猛頭上。”
韓天明輕笑道:“你覺得叔父相信嗎?群臣相信嗎?你自己相信嗎?我的弟弟,你的野心比我大,你的步子邁的也比我快。”
韓天峰沉思半晌道:“如果此事當作沒有發生,我不但放你出去,還要你繼續統率大軍征伐四方呢?”
韓天明大笑道:“晚了,一切都晚了,大韓只有一個王,對於我這個曾經覬覦王位的人來說,這麼做只會讓我還未完全熄滅的野心重新點燃。所以如今,有且只能有一條路!不過上路之前有些話想對我曾經的弟弟說:第一,削藩勢在必行,雖然軍權分治是上古規矩,可規矩不一定是對的,想要完成你心中的大事,必須把整個大韓掌握在自己手裡。第二,暗夜死而不僵,你要多加小心,四年前那兩夫妻曾經找過我,只是言語之中,竟然是要我在你徹底掌權之後再動手,他們的目的你也應該明白。第三,你雖有魄力,但是心腸還不夠狠毒,為王者便是孤家寡人,沒有朋友,更沒有親人。可如今的你卻仍然優柔寡斷,有時候遇事遲疑不決,這樣下去會害了你自己,也會害了整個大韓。”
韓天峰起身衝著韓天明深施一禮道:“天峰受教!”隨後就轉身離開了大牢。
第二天,大韓王宮傳出訊息:定國公韓天明在孫穎叛亂之時為解王宮之圍,單槍匹馬闖入叛軍陣中,死戰不退,最終命喪叛軍之手。韓王為表其功績,特追封韓天明為神威定國公,並將其二子與家眷接入宮中贍養。
隨後,韓天峰下令,將謀逆之首孫穎,其弟孫志、孫徵和參與謀反的大小頭目三十七人押往菜市口當街問斬。他們的家眷亦全部下獄,家產也全部罰沒充公。
就在當日,探馬回報韓天峰,雲州太守司空望,金城郡守劉文濤本欲起兵造反,但手下士卒無一響應,二人最後被部將所殺,他們的家眷正被押往京城。
孫穎謀反當夜,在西門將其攔下的巡城司馬馮海山並未到軍中效力,而是代替孫志出任巡城兵馬司統領。聽到這個訊息,李劍對正在賞菊的韓山虎道:“師父,這個馮海山是不是大王一早就埋在兵馬司的棋子?還有啊,那幾次名義上抓捕地痞,後來又清剿亂黨,是不是就為把大軍神不知鬼不覺的部署到嶽州啊?”
眾人口中的八大鎮邊侯,有五位封地在南方,主要防範物件是南吳和東越以及一些南方的蠻夷小國。剩下的三位封地則在西南與西北,為的是一旦大梁犯邊,可以和嶽州成犄角之勢共同出兵擊之。
潁川,坐落在大韓中部,雖然地勢算不上險要,卻是韓王直接控制的最南端屬地,再往南就是五大鎮邊侯的封地了。
潁川總兵趙金戈,人如其名,是位勇猛異常卻頭腦有些簡單的馬上將軍,雖然治軍嚴格,體恤百姓,可是在地方政略上卻差了那麼一點點。好在韓天峰深知其脾氣秉性,所以派他來潁川的時候,還特地安排了一位專門管理民生的副總兵何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何雲雖然武藝一般,可對於地方政務卻很有一套,上任不到三年,就讓原本屬於窮鄉僻壤的潁川成了前韓的一大糧倉,如今除去嶽州外,這裡可以說是全國最為富裕的地方。
就在這天中午,正在總兵府處理公事的何雲接探馬稟報,說是五大鎮邊侯率三萬人馬,正押著貢品往潁川而來,如今距離已經不足三十里。
聽到這裡何雲就是一愣,以往五個侯爺都是各走各的,而且所率親隨不過百人,今年這是怎麼了?三萬大軍!他們這是進貢還是打算出兵?
趁著幾位侯爺還沒到,何雲立刻派人找回趙金戈:“我的總兵大人,你聽到探馬的稟報了嗎?五位侯爺都來了,還帶著三萬大軍。”
趙金戈道:“來就來唄,每年十月節他們都會進京面見大王,今年怎麼可能不來?”
何雲無奈道:“你沒聽探馬稟報嗎?他們此次進京可是帶著三萬大軍,雖然和他們手下的二十萬人相比不算太多,可是進京面見大王,外帶與民同樂,用得著三萬人馬嗎?”
趙金戈愣了一下才說道:“你什麼意思?你是說他們這次進京除去進貢還有別的目的?比如想造反?”
何雲低聲道:“這種話可不能亂說,只是前些日子大王舉兵伐燕,從潁川抽調了一萬人馬,到如今仍未歸還一人,聽說還朝大軍已經在京城駐紮一段時間了。如今我們城中守軍加起來還不到一萬五千人,如果天下有變,這一萬多人能否應對最糟糕的局面?”
趙金戈性子也有些直,可是人並不傻,他沉吟片刻道:“你有沒有好的主意?”
何雲搖頭道:“沒有!”
“既然沒有,和我說這些作甚?真要情況有變,你我率軍直擊其後便是!”
何雲揹著手走了幾步,這才說道:“不管這幾位侯爺此次率兵入京是何目的,你我還是要出城迎接,畢竟他們都是大王的叔伯兄弟,常年為大韓鎮守邊陲。這樣,你我帶五百兵丁出城迎接,另外將此事儘快稟報大王,說實話,我在這裡面感覺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
李劍終於回到了軍營,《鎮魂槍法》也被他隨身攜帶,因為韓山虎翻看了幾天也不得要領,最後又還給了他。不過老頭不是沒有要求,那就是李劍必須在幾個月內將槍法融會貫通,不說多麼純熟,必須練的像模像樣才行。
至於韓天峰說的那四千多人,李劍一個都沒有帶,他最近沒有功夫管這些傢伙,大營裡也放不下這麼多人。
再說李劍心裡還有比練兵更重要的事,那就是賺錢,為此龍若蘭已經找過他幾次,說是自己已經看中了兩座酒樓,三座布莊已經兩座珠寶店,現在缺的就是銀子。
所以李劍準備趁著最近這段時間把軍營裡的事理清楚,既安撫了一些人的心,也能讓自己佔點便宜,畢竟敲了韓天峰那麼大一筆銀子,一點動靜都沒有可不好。
只是天不隨人願,回到軍營的當天夜裡,龍若蘭又出現在他的臥室,當睡夢中的李劍覺察到異樣時,她正在翻看《鎮魂槍法》。
見李劍醒來,龍若蘭拿著冊子道:“這槍法有兩個缺點,一個是不全,雖然看著連貫,可實際上少了差不多三成招式。照此習練也算是一套不錯的招式,但和整套槍法比起來卻是雲泥之別。第二,這套槍法應該不止依靠蠻力使用,我總覺得它有一定的技巧,只是因為招式不全,這個判斷是對是錯我也說不準。”
李劍隨手指了指立在床尾的鎮魂道:“你看看還有沒有其他玄機,槍就在那裡。”
龍若蘭伸手拿起長槍,只是抖了個槍花就說道:“只有一個槍頭,這杆槍應該有與之相配的槍桿,可惜不知道在什麼地方。若是二者合一,也許我能解開其中之密,你就當作普通兵刃用吧。雖然看著有些寒酸,可這製作槍頭的材料卻非凡鐵。”
李劍道:“這個我當然知道,來的時候師父已經告訴我了,他也不知道這槍頭是用什麼材料製成。”
龍若蘭又看了看鎮魂,隨後將槍桿拆下,手握槍頭開始調動全身內力,緊跟著臥室裡一道光華閃過,她不由自主的點頭道:“原來如此!”
喜歡逐鹿天下間請大家收藏:()逐鹿天下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