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院試, 張小北把自己的那點心得體會毫無保留地都告訴了兩人。他是真心地希望兩人都能透過。不然,三人程度不一樣, 慢慢地就漸行漸遠了。他現在跟王世虎就有了這種趨勢。
張小北的期望註定要落空,趙清河一年多來先是在潘家食肆當帳房,後面又在外面奔波做生意,根本沒有把心思放在讀書上,他還是差了那麼一點火候。而王世虎進入縣學沒人管著以後, 也開始鬆懈下來, 這次也是功虧一簣。
放榜以後, 王世虎又在那兒抱怨說讀書太難, 他不是個讀書的料雲雲。
張小北忍不住說道:“世虎,你能一次就過童試, 說明你並非沒有天賦,你欠缺的是努力, 尤其是持之以恆的努力。”
王世虎皺著臉說道:“我也想努力, 可是每次努力一會兒,腦子裡就胡思亂想。我也控制不了自己。”
張小北對於這種情況也無能為力。
對於趙清河,張小北覺得他是沒有把全部心思放在讀書上的緣故。
張小北問他:“清河,如果你現在不出去做生意, 或做工, 你們家的積蓄夠你撐上一年嗎?”
趙清河想了想說道:“省著花應該可以。”不過, 他接著又說道:“我一個男人總不能閑著,讓小枝養著我吧?”
張小北說道:“說讓二姐養著你倒不至於。我只是想勸你,趁著你們現在沒有孩子沒有家累, 你就用這一年多的時間好好讀書吧。你從來都沒有機會全力以赴過。”
趙清河說他回去再跟小枝好好商量商量。張小北又建議,他最好跟他父親趙豐也商量一下。趙清河點頭答應。
趙清河先是跟小枝商量,小枝也贊同弟弟的提議,她說道:“我們是夫妻,是一家人,分什麼你我,你盡管去專心讀書,家裡的事交給我。我會織布又會繡花,再在咱們家院子裡種些菜,養點雞鴨,日常的花銷用度也夠了。”
趙清河也盤算著自己手裡還剩有一點積蓄,他平日裡也再抄些書換換筆墨和紙張,節省著也將就夠用了。趙豐聽說趙清河的打算後,也十分贊同,畢竟趙清河名義上是他的兒子,以後若是中了秀才舉人,那可是極大的榮光。他主動說,若是手頭緊,他這裡還有閑錢。趙清河拒絕了,說現在錢還夠用,以後有用錢的地方再說。趙豐也沒再說什麼。他現在對兒子兒媳婦十分滿意,小枝勤儉持家,又懂禮節,對他這個公公也十分尊重。而且他覺得兒子又不是親生的,自然得用心維護,過份的要求他從來不提,過火的話也從來不說。因此一家三口相處得十分和諧。平日裡不是小夫妻去縣城看望趙豐,就是趙豐來張家村呆幾天。每回他來,三房二房都要請他去家裡吃飯。
趙清河留在張家村的新房裡用功讀書,讀累了就幫著小枝幹活。他們家離岳父家又近,胡氏一做了好吃的就喊兩人過去吃飯,有時趙清海也請他過去吃飯。張小北對於趙清河的滋潤日子表示過強烈的妒忌。
因為他本人天天在縣學苦讀,盡管有時候也去參加個文會什麼,但也是以煎熬居多。畢竟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那些秀才中,有低調謙虛、樸實無華的,也有些相當高調的狂生,吹起牛來天花亂墜,讓聽者倍覺尷尬。張小北去參加文會是本著交流心得、互通有無的目的去的,結果發現,是他想多了。簡直是商業互吹兼互踩會。張小北不知道單單是本縣的秀才這樣,還是外面都這樣。應該是本縣的才這樣,張小北如是想道。成新縣到底還是個小縣,文風不盛。看來,他以後有機會還是到外面看看吧。
張小北埋頭苦讀之餘,還會抽空去拜訪一下楊奶奶,順便看看尋音。
張小北倒沒料到自己還能走一波桃花運。
這還得從住在楊奶奶家的那個雲秀兒和她的乳母說起。
話說這雲秀兒以前家世不錯,後來家道中落,帶著乳母尋親不著,不得已才跟著乳母靠刺繡女紅勉強維持生活。雖然如此,但雲秀兒一腔傲氣不減,心中時常帶著一絲幽怨之氣。
後來,她與楊尋音結識。聽她時常提起張小北的事,便也開始留心了。後來,她從窗中窺視過兩回,見張小北生得模樣清秀,也得知他年紀輕輕已中了秀才。雖然家在鄉下,但也算家境殷實,便決定給他個機會。張小北來楊奶奶家時,雲家乳母特意去送點心,雲秀兒也試圖用琴聲引起他的注意。無奈,張小北跟個榆木疙瘩似的,竟不開竅,甚至連一睹其真容的心思都沒有。雲秀兒又氣又惱。後來乳母見這樣不行,就來了個稍直接些的明示。
這回,張小北是真懂了。他先是愣了一下,接著是哭笑不得,然後,他想也沒想,就拒絕了。
他竟然拒絕了。雲秀兒知道後,羞憤難當。沒隔幾天,便決定跟乳母搬出楊家。她們離開那天,張小北剛好又去楊奶奶家,兩人走了個照面。不得不說,這雲秀兒長得還挺不錯,身材纖弱,面孔精緻,走起路來,宛如弱柳扶風。若不是太宅,應該會有很多男人示好。
雲秀兒看到張小北,流露出一臉“君若無情我便休”的決絕和冷漠,雙方就這麼擦肩而過。
張小北透過雲秀兒的事,才驚覺自己其實對女人多少還是有點心理障礙,他壓根就沒有一絲遐想。而他對男人卻有生理障礙。他真不知道以後該怎麼辦?偏偏這種煩惱又沒法訴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楊奶奶也知道了雲秀兒和張小北的事,她看著楊尋音,搖頭嘆息道:“你這個傻孩子,你見著誰家裡有財寶,老拉著人顯擺了?說者無心,聽著有意,人家轉眼就惦記上了。”
楊尋音似懂非懂,若有所思。
……
張小草和張小枝出嫁以後,那些媒婆們又盯上了張小北。什麼劉家小姐,王家姑娘的,一個個吹得天花亂墜,張小北只得跟爹孃說一切都過了鄉試再做打算。胡氏也怕會影響兒子讀書,而張耀祖則主要是想著兒子中舉後好結一門好親。這下夫妻倒達成了一致,兩人對外聲稱,怕訂親太早影響兒子讀書,以後再說。
很快,胡氏就把心思從兒子身到張小草腹中的孩子上去了。
張小草的月份越來越大,她被兩家當成寶貝一樣看待。潘掌櫃的內人早去世了,潘雲珠也已出嫁,潘雲博想著家裡沒人操持,就跟岳母商量先去照料一陣子,然後再慢慢尋摸個靠得住的傭人來照料張小草。胡氏放心不下閨女,就讓小花在家照料著家裡,就去了潘家。至於小花,起先,張小草是想讓她接替自己,也帶到食肆練了一陣,發覺她對廚藝沒什麼天份,做的飯菜自家吃還成,但拿出去招待客人是不行的。張小花也有自知之明,不用姐姐說,自己就主動回家了。
張小草於這年八月,順利誕下一名女嬰。兩家人高興得跟什麼似的。
張小北也正式升級為舅舅。
他這個舅舅還擔任著取名的重任,可惜,他連取了七八個名字都被人否了,不是潘掌櫃不滿意,就是胡氏不滿意,或是大家都不滿間。最後,張小北也很無奈:“罷了罷了,你們自個想吧,想好了告訴我。”直到最後,外甥女的名字也沒定下來,先取了個叫盼盼的乳名叫著。
胡氏照顧張小草直到她出了月子,潘家又請到了合適的人,她才回家來。
時光匆匆而過,半年時間過去,又到了新年。過完年,便是鄉試之年。
張小北早就籌劃好了,要提前兩個月去省城。
而這一年,趙清河和王世虎再一次參加了院試。趙清河沒有辜負這一年的努力,這次終於透過了。雖然是在最後幾名,但總算是透過了。王世虎再一次名落孫山,很明顯,這一次失敗對他打擊很大。他說他不想再考下去了。父母再三勸說,無奈他心意已決,也拿他無可奈何。
王世虎下定決心那天,無限傷感地對張小北和趙清河說道:“小北,清河,以後咱們還能像以前那樣嗎?”
張小北心裡也不好受,對他鄭重說道:“當然,我們三個永遠都是好朋友。”
趙清河也是對他這麼說。
王世虎決心不讀書了,但還沒想好要幹什麼。當他聽說張小北要提前去府城時,便心念一動:“小北,我跟著你去,我給你當書童照顧你。”他生怕張小北不帶他玩,又補充了一句:“我一定會讓你吃得好好的。”
張小北笑道:“只要你爹孃同意,你想去就去唄。”
王世虎的爹孃雖然不大放心,但兒子說要出去見見世面,他們也不好攔著。
王世虎決定要陪著張小北去府城,那趙清海卻還在猶豫。這一年多,他都沉浸在溫柔鄉中,跟小葉恩恩愛愛,被岳父岳母疼著疼著,這日子過得真美。府城他是想去的,一是不放心張小北,二是順便去跑一趟生意。可是他捨不得媳婦呀。
趙清海在那兒糾結來糾結去,連張小葉都看不下去了,最後主動轟他走:“行啦,你天天在面前也礙眼,你出趟遠門,我剛好清淨清淨。”
趙清海最終還是下定決心陪同張小北一起去,按小葉的話來說,“我就這麼一個弟弟,可不能出一點差錯。”
張小北本來以為是自己一個人身去,沒想到又多了一個趙清海。
這還不夠,當他去跟楊奶奶和尋音告辭時,尋音用期待的目光看著他說道:“我、我能跟你們一起去嗎?我想去找我爹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