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翼聽從店裡夥計的建議,來到了江西的青原山,東方燕受到趙翼的邀請,與他一起出發。這個店小二可能就是土生土長的青原人,對青原山充滿了熱愛,昨天齊信也是聽從他的建議,把韓霜約到了青原山遊玩。
今天的天氣非常晴朗,萬里無雲,是出來登山的好季節。秋高氣爽,天高雲淡,蔚藍的天色像渲染過的藍綢,籠罩在一望無際的金色稻田上,讓人生出“以天為蓋地為廬”的滄渺意境。幾片薄薄的雲朵繡在天色的藍綢上,增添了幾絲生動與空靈。遠離了塵囂的空氣呼吸起來溼甜而純淨,讓人忍不住想多吸幾口,讓人感覺呼吸充沛,心情舒暢。趙翼和東方燕在尚未看見青原山的時候,已然產生了一種返璞歸真的念想,若真的置身於“山川江西第一景”的青原山下,又會怎樣去感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化?
在接近青原山的路邊,長滿了水稻。稻子已經成熟了,金燦燦的,清風送來一陣陣的稻香。當趙翼和東方燕正沉浸在大片大片金燦燦的水稻中時,青原山已經近在眼前了。路隨著山勢而轉,路邊的景色各異,有蒼翠的香樟樹,有村舍的紅瓦綠牆。行走在平坦的黃土地上,人的心中會產生了一種樸實的感覺。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條古樸的山道,曾經送走了多少盡興而去的遊客,又迎來了多少慕名前來的遊人?人來人往間,交流的是信念,傳遞的是使命。青原山像是一尊不老的神話,屹立在歷史的浪潮中,等待人們來揭開它滄海桑田的智慧,等待人們來揭開它厚積薄發的熱情。
趙翼和東方燕行走在古樸的山道上。他們郎才女貌,行走在這厚重而又寬闊的山道上,像極了一幀幀流動的風景。東方燕時不時地停下來幫趙翼擦拭額上的汗珠,趙翼望著東方燕紅通通的臉頰,有時忍不住會相視而笑。東方燕喜歡看趙翼微笑的樣子,他的笑容裡有融化冰雪的力量。趙翼喜歡看東方燕關切的眼神,她的眼神裡飽含著一個女人對她心愛的男人的愛與包容。
趙翼和東方燕並肩前行,在一次次的峰迴路轉之後,他們終於看到了一座紅亭,坐落於路的中間,這就是青原山的第一道山門。紅亭上寫著“青原山”三個大字,剛勁有力。繞過紅亭,沿道路前行約1000多米,至待月橋前右拐,矗立在眼前的就是第二重山門“祖關”。透過“祖關”,彎過一座屏風似的小山,映入眼簾的是一彎紅牆。沿紅牆邊的鵝卵石路左拐就是青原山的第三重山門。進入第三重山門,映入眼簾的是一座佛殿,上題“淨居禪寺”四個大字。
淨居寺原名“安隱寺”,故而有“胸中無所得漫倚安隱漫青原,塵外不相關幾閱滄海幾桑田”的對聯。這副對聯寫出了出家之人對凡塵俗事了無牽掛的超脫,也寫出了出家之人對世事變遷無力參與的無奈。工農安貧,僧道安隱。貧與隱是苦是樂?人生的層次在世俗的眼中到底有多重要?跳脫世俗的牽絆,一切就會變得無所謂,然而對於身在局中的人們來說,一切又顯得那麼重要。利慾薰心?無慾無求?無論從事於何種職業與崗位,無論身處怎樣的人生狀態,特長與利潤掛鉤,風險與利潤掛鉤。當我們能夠科學的審視自己,我們才會明白,無論我們將會面對怎樣的人生困境,既然這是我們自作自受,我們就該無怨無悔地去面對,為人處世,我們但求安心就好。這是“安隱寺”教給我們的人生哲學,這是“安隱”教會我們的生存道理。
淨居寺又叫天王殿,居中的是彌勒佛,兩邊是四大天王。四大天王們一個個神情嚴肅,好像正在與敵人戰鬥一樣。彌勒佛則笑口常開,好像是一個指揮作戰的將領,神態自信從容,氣度恬淡安定,彷彿在他眼中有看穿一切的力量。這五座雕刻多像人生的一個比喻,我們在戰略上要重視敵人,在戰術上要藐視敵人。面對敵人,我們既要有張牙舞爪的實力,又要有笑對人生的大氣。趙翼和東方燕在淨居寺點上香拜完佛後,繼續往前走。
穿過天王殿是一座漢白玉的石橋,橋的兩邊是兩個方形的水池,橋的盡頭是大雄寶殿,大雄寶殿裡供奉的是釋迦摩尼佛祖。大雄寶殿後面是講經堂,門口兩邊各有一個書架,上面有很多關於佛教的書籍。趙翼和東方燕在大雄寶殿點上香拜完佛後,又到大雄寶殿講經堂裡翻閱了一會兒佛教經書。
約摸過了半個時辰以後,趙翼和東方燕走出大雄寶殿,向北沿寺中的彎曲的小道前行,來到了淨居寺後方的觀音閣。觀音閣內供奉著觀音菩薩的佛象,佛象前的案桌上煙霧繚繞,案桌前放著三張蒲團。東方燕看到觀音菩薩的雕像,馬上前去上香跪拜祈願,趙翼則轉而走到了閣堂前的一個角落。
角落裡放著一張長桌,桌上放著幾個籤籠,桌後放著一把椅子,椅子上坐了一個和尚。只見他半睡半醒、迷迷糊糊地坐在桌前,打著磕睡。看到趙翼走近來了,這個和尚坐起身來問道:“施主,需要抽籤算卦,預測吉凶嗎?我們這裡的籤言向來十分靈驗。”人的命運真的是幾根竹籤可以預測的嗎?人的命運真的會與鬼神掛鉤嗎?因果輪迴真的是每個人都改變不了的宿命嗎?如果理由充分,結局就必然成立嗎?趙翼盯著桌上的籤籠打量了一會,然後對和尚搖搖頭,轉身走到了佛堂的另一個角落,和尚卻贈送了他一道籤言“長帆萬里尋明渡,遊卻廬陵是落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趙翼在佛堂裡打量了一會以後,發現佛像堂內的裝飾並不繁雜,顯得整個佛堂比較空曠。佛堂四壁懸掛著佛教的字畫,畫面精美而又富含禪意。佛堂門前幾根又高又粗的硃紅柱子,與案桌上金黃的墊布交相輝映,突顯出濃厚的佛教蘊味。趙翼在佛堂內轉了一圈後,又回到觀音菩薩的佛像之前,這時東方燕已經參拜完畢,正站在佛像旁邊等待趙翼。
趙翼和東方燕又來到觀音菩薩的佛像前上香祈願以後,對著菩薩的雕像躬身拜了幾拜,然後他們相攜走出了佛堂的大門。東方燕在觀音像許下的是保佑趙翼平安的心願,趙翼許下的也是保佑自己平安的心願。
走出觀音閣後,趙翼和東方燕又來到淨居寺裡的一排僧房中討要茶水喝。
淨居寺裡的天聖茶非常出名。相傳唐朝初年,有位劉姓高僧住在廣東南華寺修行。他自己做茶並傳授鄉民,鄉民稱他種的茶為聖樹。神龍元年,江西大旱,請來弘濟禪祈雨果驗,鄉親留弘濟大師於青原山,他建寺修路恩澤於鄉民。弘濟禪師聽說了聖茶的藥效,不遠百里到廣東南華寺向鄉民請教種茶和做茶的方法,並移栽聖樹。一天,弘濟大師沐浴更衣梵香後前往聖樹準備採茶,發現有美麗的鳳凰正品茗紅芽,不久又有黃鹿來吃茶葉。他眼見此情景,非常感嘆:“天地造物,果真聖樹”。弘濟大師回寺做茶,用聖泉泡茶,他思忖:神鳥、神獸、僧人共享聖茶,天聖也。此後,天聖茶成為他為鄉民治病之聖方,弘濟大師也將自己種茶及作茶的方式傳給鄉民。
寺裡的僧人為趙翼和東方燕沏來了一壺茶,茶色冰紅,煞是可愛。當茶從壺內倒入杯中時,整個茶室內芳香四溢。端起茶杯品之,茶水入口甘甜,沁人心脾,真乃一壺好茶。
趙翼和東方燕喝完茶後,東方燕由於走了太長的山路,感覺腳不舒服,便留在茶室裡休息,並與寺裡的高僧談論起佛法來;而趙翼則遊興正濃,沿著淨居寺前的青原溪溯流而上,來到了青原山上的釣魚臺水庫。
釣魚臺水庫碧波盪漾,環繞在四面的青山之中,像是一幅寫意的風景。趙翼叫來一條小船,向湖水的中間划行。船伕在一邊划船,趙翼則站在另一邊的甲板上,仰望四周的青山綠水,清風吹起他兩鬢間的頭髮,吹起他的衣角,趙翼感到身上一陣寒冷,於是在湖上游覽片刻後,便趕緊讓船伕靠岸。回到岸上以後,趙翼終於有了一種腳踏實地的真實感,但凜冽的山風刻在身上的感覺依然讓人感到了天氣的變化,趙翼抬頭望天,已然烏雲密佈,看來不久將要下一場大雨。
趙翼打算找山洞避雨,沿著山路往近處的一座山峰跑去,無意中競闖進了山中的一間農舍。農舍是由青磚綠瓦蓋成的三層小樓,農舍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將農舍掩映其中,不仔細察看,似乎很難找到這裡。
趙翼穿過石陣,來到農舍跟前,頓覺豁然開朗,農舍的全貌也便映入眼簾。農舍前用方磚砌出了一道高高的院牆,牆上開了兩扇寬闊的大門,裡面是深宅大院。農舍後面纖陌縱橫,是一方方良田,裡面種著青菜,辣椒等時令蔬菜。屋後還種植了兩株高大的杮子樹,並在屋角的空地上用茅草和木板搭就了一間茅房。田裡的蔬菜長勢正好,果樹上結的果實碩果累累,看來經常有人到這裡打理,才會使屋後的土地不至於荒廢。然而趙翼到大門上敲了三下門,卻不見有人出來應門,許是農舍的主人有事外出了。
趙翼抬頭望向天空,風起雲湧,烏雲密佈,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趙翼站在寬闊的屋簷之下避雨,心中想的卻是,在這荒郊野嶺之中,突然出現了這樣一棟高大的建築,既讓感到富麗堂皇,又讓人心生疑惑。
喜歡天飛傳請大家收藏:()天飛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