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這是對生產石灰的場景的描驀,也是鍾焚和劉鐵骨樸素的一生的寫照。
鍾焚小的時候家境貧寒,因此他不能夠像同齡人一樣進學堂唸書,讀書識字。當別人家的孩子背起書包上學堂讀書的時候,鍾焚卻要趕著地主家的牛群到山上去吃草。鍾焚家裡有兄弟六個,他排行老三,家庭負擔沉重,一大家子人吃完了上頓沒有下頓,吃不飽,穿不暖,日子過得非常貧困。他的父親鍾守成眼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向當地的財主趙善民求情,讓小鐘焚到他家去做工,也好混得一口飽飯吃。鍾焚小時候比較機靈,趙善民家的管家李選修初次看到他的時候,見他一副面黃肌瘦的樣子,比較同情他家的遭遇,想到大家都是鄉里鄉親的,就把他收留下來了,讓他到牛舍去放牛,一天三頓飯管吃飽,不支付其他的工資。
鍾焚在山上放牛的時候,碰到了另一個放牛娃劉鐵骨。劉鐵骨是另一個大財主家的牛倌,他的遭遇和鍾焚相似,也是家裡貧困,上不起學,被迫到地主家放牛的。兩個素不相識的年輕人,就這樣在後山這塊貧瘠的土地上相遇了。
後山上種滿了松樹,地上掉的到處都是松子,這裡草木茂盛,是放牛的好去處。鍾焚和劉鐵骨讓牛群在空地上吃草,然後他們坐在松樹下說起話來。鍾焚跟劉鐵骨說,他其實想去讀書,不想到這裡來放牛,但是因為家裡太窮了,交不起學費,家裡只有大哥鍾陵讀過幾個月的學,其他的都沒有進過學堂門。劉鐵骨就勸慰鍾焚說道,讀書沒什麼用,讀書學習成績不好還要挨老師的戒尺,受到同學的歧視,自己讀了幾個月,覺得沒意思,況且自己家裡又窮,就退學沒讀了。鍾焚聽說劉鐵骨讀過書,露出一副很羨慕的樣子,讓他講講學堂裡面有趣的事。劉鐵骨搖著頭說道,學堂裡哪有什麼有趣的事,學堂裡有的只是各種條條框框,一點都不自由,大家每天坐在板凳上搖頭晃腦,背一些死了幾千年的人說過的陳辭濫調,還滿嘴的知乎者也的,背起來非常拗口。鍾焚聽不明白劉鐵骨嘴上說的話,但是這天晚上回去,他做了一個夢,夢裡有活了幾千年的老人來告訴他什麼是仁義道德,什麼是禮儀廉恥,告訴他做人要捨身取義,舍已為人,捐軀赴道,慷慨從德,總之要品味捨得,犧牲自己,成全別人。這位老人告訴鍾焚,每個人都有一本功勞薄,而他掌握著書寫這本功勞薄的筆,這支筆是專門用來刻畫人性的美醜,世俗的善惡的,他告訴鍾焚,無論何時,不要因為貪得無厭和不擇手段而讓自己不得不為他寫上了遺臭萬年的一筆。醒來以後,鍾焚想了一下,覺得這位老人說的話很有道理,然而就因為他手上的那支筆,自己就必須要一生克己奉公,受其挾制,鍾焚細思極恐。第二天,鍾焚將自己昨天晚上做的夢講給劉鐵骨聽,劉鐵骨又再次勸慰鍾焚說道,這有什麼好擔心的,那個老人要是敢寫,我們就敢改,他要是寫成了,我們就敢把它燒掉,歷史其實就是當權者寫出來欺騙當時和後來的人的,歷朝歷代,為了維護統治,又有誰能無法無天的講真話,無非是寫一些歌頌強者,歌功頌德的錦繡文章罷了。這天晚上,鍾焚回去後又做了一個夢,他又看到了那個老人,鍾焚對這個老人說,聖賢書上寫的都是謊言,這位老人對鍾焚說道,既然書寫歷史是為了維護統治,那麼不論我們寫的是真是假,它確實做到了維護當時的統治。那些被篡改過的歷史,不可否認,確實無法做到維護當時的統治才會被改寫。假如一個國家無法維護自己的統治,那麼國將不國。既然國已不國,那麼家何以家?人們將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人們將聯手起來,推翻這個國家,建立新的秩序和新的統治,可見維護自己的統治對一個國家的存在是多麼的重要。鍾焚問道,那些被篡改的歷史當時就已經被改寫了,你怎麼知道假如不被改寫它就一定不能夠維護當時的統治呢?這位老人對鍾焚說道,年輕人,你一定要記住,能夠生存下去才是最合理的,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首先想到的應該是怎樣去面對現實,解決問題,而不是一昧地去虛構那些不可能存在的情況。鍾焚對這位老人的話聽的一知半解,但他還是若有所思的點點頭,然後又進入了甜蜜的夢鄉,鍾焚恐怕還不明白,這位老人的一席話,已經在潛移默化中對他的思想作出了一些改變。
適逢亂世,兵慌馬亂的年代裡,由於無人種植,田地大片荒蕪,雜草叢生;在缺衣少糧的情況下,四處逃難的災民餓殍遍野。劉鐵骨在地主家放了幾年牛以後,家裡的處境並沒有什麼改善,日子只能勉強的湊合著過,反而這些年來又新增了一些花樣繁多的苛捐雜稅,讓家裡的負擔更加沉重。劉鐵骨看不慣這世道,而且又聽說在北方有一支武裝隊伍,能夠推翻腐朽的統治,帶人們走進光明的極樂世界,劉鐵骨於是來找鍾焚商量,勸他一起北上參軍,加入白蓮教。鍾焚在地主家放了幾年牛以後,就開始到地主家裡做佃工,來補貼家用。鍾焚的母親身體不好,每天需要用瓦罐裡的湯藥來維持生命,因此鍾焚需要在地主家換取一點酬勞來購買中藥,他離不開這片土地,離不開自己這個一貧如洗的家。劉鐵骨見自己的好友無法隨行,於是揹著行李孤身北上。臨別之際,鍾焚揮灑熱淚,勸劉鐵骨一路上多保重。劉鐵骨握著鍾焚的手對他說道,以後要是受人欺負了,託人捎個口信給我,等我回來抽他,還叮囑他做人不可太老實,以後條件好了就趕緊找房媳婦云云。劉鐵骨和鍾焚依依惜別的情景驚動了楊柳岸的春花秋月,然而離別時的千言萬語終究抵不過一場山南海北,兩個曾經朝夕相處的年輕人從此在各自的戰場上默默奮戰,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在海棠花落盡的皇城之下,他們將會再次相遇。
喜歡天飛傳請大家收藏:()天飛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