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蘊章保舉陳孚恩、曾國藩擔任團大臣,現在看似無關緊要,日後卻對近代史影響極大。特別是湖南、江西兩省,受此二人影響極大。
曾國藩自不必說,借團練建立湘軍,成功鎮壓太平天國。巔峰時,湘軍人馬達到三十餘萬。曾國藩以下,湘軍出身的湖南籍官員出任督撫者44人,出任提督、總兵者共50人。
除此之外,曾國藩擔任湘軍統帥期間,大約保舉推薦了餘人。湘軍官兵在鎮壓太平軍期間長了見識,思想開闊,又大發橫財,回鄉後大辦教育。
自此之後,湖南人才輩出,湘軍出身的官員常年擔任督撫。而湖南,也成為近代華夏人才最盛、影響力最強的省份。
反觀陳孚恩,同樣在江西辦團練,同樣取得了成就。
太平天國北伐失敗,楊秀清轉而全力支援西征,派賴漢英、胡以晄組建西征軍。賴漢英進入江西后,重點圍攻省會南昌。
江西巡撫張芾得到陳孚恩的幫助,成功守住南昌。事後敘功,陳孚恩東山再起,回到朝中任職。
只是,這傢伙本性難改,再次投機鑽營,投靠了咸豐朝的權臣肅順。
道光年間,陳孚恩便投靠當時的大權臣穆彰阿。軍機大臣王鼎與穆彰阿不和,認為穆彰阿是個奸臣,其防賢誤國堪比秦儈。王鼎憤而自殺,來了個尸諫,請求道光罷免穆彰阿,起用林則徐。
軍機大臣自殺,只為了扳倒穆彰阿。道光皇帝雖然昏聵,卻也知道這裡面的輕重。一旦王鼎的遺折送到道光手裡,穆彰阿非下臺不可。
陳孚恩時為軍機章京,跑到王鼎家裡刺探情報,弄到了王鼎的遺折。他巧言令色,脅迫王鼎的兒子壓下遺折,對外宣稱父親病亡。
王鼎的遺折雖未送到道光手裡,此事卻在京官裡流傳開來。王鼎的兒子時任京官,備受同僚鄙視,鬱鬱而終。
陳孚恩卻攀上了穆彰阿這棵大樹,從此飛黃騰達。他不是進士,只是拔貢出身,卻受到穆彰阿的重用,沒過幾年便出任山東巡撫,沒幾年又回京擔任刑部尚書,入值軍機。
咸豐登基前便知道陳孚恩的劣跡,藉機把他開缺回家。
陳孚恩回到原籍後,辦理團練有功,東山再起,回到了京師。只是他本性難改,再次依附肅順。
辛酉政變後,恭親王處死肅順。為了穩定政局,恭王、慈禧並未興起大獄,對肅順不作深究。但陳孚恩與肅順來往過密,受到朝廷的追究,被罰戍新疆。
碰巧西北生亂,回人藉助浩罕汗國軍隊,攻陷伊犁。陳孚恩一家都在伊犁,全家殉難。
順便說一下,陳孚恩書法極好,與祁寯藻、趙光、許乃普並稱為“清四書家”。
陳孚恩堪稱是江西籍官員中地位最尊的。但他操守不嚴,投機取巧,不僅自己身敗名裂,也使得朝中大佬對江西籍官員陡生惡感。
陳孚恩之後,在晚清政壇上,江西人鮮有擔任三品以上大員的。加上江西是清軍與太平軍作戰的重要戰場,人口銳減,人才凋零,在近代史上的存在感極弱。
對此,曾國藩就曾評價道:“江西人素尚節義,今顧頹喪至此,陳子鶴陳孚恩)不得辭其責。”
以一己之力,影響一省之命運,何以湖南賴曾國藩得興,江西因陳孚恩而衰?究其原因,團練是一大原因。曾國藩辦團練辦得好,陳孚恩辦團練辦得差。
筆者在此浪廢大量筆墨寫團練,只因團練對華夏近代史影響極大。對近代史影響深遠的湘軍,正脫胎於團練。日後淮軍也好,楚軍也好,無不模仿湘軍而建。哪怕到了民國,各地軍閥的組織模式仍然不脫湘軍的窠臼。
彭蘊章的建議固然很好,咸豐亦有隱憂,問道:
“曾國藩、陳孚恩都是朝廷大員,開缺在籍。朕讓他們擔任團練大臣,固然希望他們辦好團練。如果團練辦得好,壓過了八旗綠營,朕該如何處置?”
這話已經說得相當露骨了,卻也並非不可能。譬如江忠源的楚勇,就比八旗、綠營能打。只是楚勇人數太少,至今只有幾千人,尚未形成氣候。
彭蘊章亦有對策,說道:“皇上只需把握一點,不要讓團練大臣擔任督撫。團練大臣當不成督撫,所辦團練就是客兵,事事都要仰求於地方督撫。
“即便團練出省作戰,所需糧草、軍餉都要靠地方督撫供應,團練大臣也將受制於督撫。如此,兵權方能不墮,八旗、綠營仍是主兵,團練只是客兵。”
咸豐揣摩著彭蘊章的話,覺得彭蘊章所說甚是在理。中國到了滿清時期,皇權專制到達頂峰。
在地方上,總督、巡撫執掌一省或數省軍政,權力極大,幾乎不受限制。黃宗漢做浙江巡撫,能夠逼死浙江省的二把手,便是明證。
即便是皇上欽派的欽差大臣,到了地方上,亦得對督撫禮讓三分。
譬如,為了鎮壓太平軍,咸豐曾派領班軍機大臣、大學士賽尚阿擔任軍機大臣。賽尚阿亦要與廣西、湖南巡撫搞好關係。不然,巡撫們陽奉陰違,在兵馬錢糧上態度消極,賽尚阿亦不能拿他們怎麼樣。
咸豐心裡暗自高興,彭蘊章這傢伙果然有才,說到了點子上:
只要團練大臣當不上督撫,就掌握不了地方上的實權,就不會對皇室構成威脅。就算曾國藩、陳孚恩再能幹,就算他們能練成勁旅,糧餉彈藥都要依靠地方督撫,部下升遷都要朝廷恩准,他們還能折騰出什麼風浪?
只是,這樣一來,團練大臣事權不一,還能辦好團練嗎?
咸豐說出了自己的疑惑,彭蘊章不慌不忙,說道:
“不要緊,就是要事權不一,方能捆住團練大臣的手腳,防止他們尾大不掉。”
領班祁寯藻至此才恍然大悟:原來,彭蘊章與自己一樣,都反對無原則地擴大團練。只是,人家是有條件地、有限制地擴大團練,既能應對時弊,又能防止團練威脅皇權!
哪像自己,不問青紅皂白,先擺一堆問題,讓人聞之生厭。孰高孰下,一目瞭然矣。
想到這,祁寯藻趕緊補救一番,順著彭蘊章的思路,講了一番團練大臣不應兼任督撫的道理。
喜歡1850再造中華請大家收藏:()1850再造中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