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好在孩子們都大了,也不至於受不得舟車勞頓,啟明和瑤光在車上睡了一路,一下車倒是清醒了,當即便搖搖晃晃的要各處走,看見什麼新奇的都要過去。
偏他們還走不太穩當呢,且得叫身邊兒的奴此們託著些以免摔倒了,說來依著規矩,宮裡是不求孩子們那麼早便會走路的,有些孩子們甚至都快三歲了還得叫人抱著,有些餵飯更是得喂到四歲去,六歲還不斷奶呢。
年甜恬卻是不許的,自小都叫他們自立著,自他們十個月以後能扶著東西自個兒站起來了,他們若是摔倒年甜恬便叫他們自個兒起,吃輔食也只管自個兒拿著勺吃去,如此鍛鍊著,眼下雖才一歲零一個多月,可瞧著都比同齡的要成熟些,話也明白得多些。
且著急見皇瑪瑪呢,年甜恬沒叫兩個小孩兒亂跑,派景顧勒這個當大哥的給他們講講規矩,他們便也不再執意看什麼新鮮的了,且挨著個兒的唸叨著烏庫瑪瑪。
萬歲爺和皇貴妃娘娘回來了,宮中豈能不知,雖不至於叫人怎得迎,可好歹也不能冷落主子們,去的路上倒是沒什麼不尋常,可四爺和年甜恬一行到了慈寧宮卻是覺出幾分不對來。
慈寧宮也忒冷清了些。
且都要過年了,這慈寧宮廊簷下的燈籠竟還是去年的,對聯兒也並非四爺前幾日特地給皇瑪瑪寫的,院子兩旁的盆花也疏於打理,且被這冷雪一凍竟是有些瀕死之態,整個人慈寧宮都透著蕭索意味。
如此景象之下,奴才也少了許多,以往院子外頭得一左一右候著兩個,正殿外頭亦得候著些小二等奴才,可今兒院子裡是一個人都沒的,隱隱的還有些藥味兒。
四爺和年甜恬心頭漸沉,只覺不妙,顧不得跟著的孩子們了,且趕緊的直奔正殿,推開門繞了屏風一瞧,屋裡竟只有太皇太后近身伺候的兩個老奴,且圍在榻旁正一勺一勺給太皇太后她老人家喂湯藥呢!
再看太皇太后,竟面色蠟黃臉龐浮腫,雙眼緊閉,想來是昏迷已久了,屋裡都透著股子汙濁氣。
“到底是怎得一回事!朕明明前日還派了人回宮來給皇瑪瑪送福字,那時皇瑪瑪還沒事呢!太皇太后出事為何不著人來報?你們到底按的什麼心思!”
四爺惱怒非常,偏顧及著皇瑪瑪呢,他也不敢高聲,只得忙叫蘇培盛喚太醫來,另派人押了伺候太皇太后的兩個老奴,且厲聲質問著。
然那兩個老奴竟不反抗亦不替自己辯解,只是兀自流淚說著這一段時日來的事兒。
“太皇太后娘娘她自入秋開始身子便不成了,且叫太醫看過一回,喝了一個月的湯藥娘娘她便不願意再用了,只言知道自個兒的情況,著實是時日無多了,這最後一段子路便想輕輕鬆鬆的走完去。”
“娘娘自有這決心之後,不僅不願意瞧病了,還不許奴才將娘娘身子不妥的事兒告訴您和皇貴妃娘娘,怕下頭人發現,只管打發跟前兒的小奴才們去別處做事,唯想求些清淨罷了。”
“下頭的小奴才們不明就裡,只管照做,可奴才和伺候娘娘的李嬤嬤卻是知道的,自是見不得娘娘這般樣子,且日日勸著,娘娘一惱,竟是連奴才兩個都要趕走了,如此奴才們也是不敢再勸了,只得日日陪著。”
“先前幾個月還算好些,娘娘也沒什麼難捱的,只是身子越發不濟了,約莫是從上個月開始,娘娘的腳開始腫了,而後是腿,奴才們為這個哭了半晌,娘娘卻還是一味的笑,只言沒什麼感覺,還不許奴才們說,甚至以性命相要。”
“奴才們只得瞞著,且從昨兒起娘娘便一睡不起了、、、、、、、”
那元嬤嬤一五一十的說著,四爺和年甜恬這才知道皇瑪瑪竟瞞他們至此,且在身子已然艱難的情況下,竟還拖著病體去御花園見了他們派來的人,怕下頭奴才們發現她臉色不對,皇瑪瑪便叫人跪得遠遠的,說話也只管叫跟前兒的嬤嬤來回傳話,如此才瞞到現在。
如此瞞著也不為什麼,皇瑪瑪只為他們和孩子們能高高興興的在園子裡過日子罷了,再者朝中事忙,皇瑪瑪著實不願因為自個兒的身子叫他們回來,不願瞧見他們難過,故而才一直拖著,直到現在。
若非四爺和年甜恬執意要來同皇瑪瑪過年,且不知這事兒還要瞞多久。
說罷,那老奴才還從袖中掏出一份信來,正是太皇太后寫給四爺和年甜恬的親筆信,她也不知自個兒能捱到幾時,雖是總不願面對著,可有些話總是要說的。
四爺顫著手接了去,只聽那兩個老奴才的話便已然信了八成,這二位雖不是皇瑪瑪身邊兒的陪嫁奴才,可少說也是跟了二三十年的老人了,平日裡最是忠心不過,裡子和體面俱有,犯不著涉險害了太皇太后去。
可情感上四爺依舊有些接受不了,雖兩年前太醫便已然有了些診斷,心裡多少有些準備,可素來見皇瑪瑪該吃吃該樂樂,他便也總覺得這一天不會很早,可誰知這日子竟過得這樣快,同皇瑪瑪分別這一日便要到了。
四爺顫著手去接了信,只瞧著上頭“老四甜恬親啟”這幾個字便紅了眼睛,皇瑪瑪漢文滿文寫的不好,這一病字跡便更是虛軟無力了。
年甜恬強忍著淚上前一步,且同四爺一併瞧著,裡頭只薄薄的一張紙,不過短短的隻言片語而已。
“生老病死乃常事,皇瑪瑪這輩子已然是活得夠久了,然年紀小小便從科爾沁嫁給順治爺,這輩子竟都沒出去瞧瞧,這日子屬實無趣,直到遇見甜恬了,皇瑪瑪這日子才算多了些快活,時至今日再無什麼不滿,唯有一遺憾罷了,遺憾不能再回科爾沁瞧一眼。”
“待皇瑪瑪崩了,無需大辦,無需行國喪,你們只該幹什麼還幹什麼,只求你們託人將皇瑪瑪最是心愛的綠松石手串帶去科爾沁,埋在科爾沁肥沃的土壤中,如此便算是叫皇瑪瑪回家了。”
喜歡年側福晉又開撕了請大家收藏:()年側福晉又開撕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