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陸鳴就率領玉林縣衙門的官員和縣衛軍,以及民兵部隊返回了玉林縣,將龍門府的大權交給了董明海。
回到玉林縣的時候已經是下午,陸鳴坐在衙門的公堂裡,開始處理玉林縣的日常事務。
宋文隆有些不悅地說道:“恩師,咱們好不容易攻佔下了龍門府,怎麼就被董明海他們給莫名其妙地趕了回來呢?咱們可跟他沒什麼過節呀!”
“怎麼?回到玉林縣讓你不高興?”,陸鳴淡然一笑。
“我只是有點不明白,龍門府是咱們收復的,朝廷不讓你做代知府,是因為你是殿試期間的縣令,可是您作為縣令,是可以在府衙門輔佐知府的。”
“這下倒好,那些人不僅不讓您從旁協助,還讓我們退守玉林縣來,我怎麼想都覺得有點不舒服,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不對勁?那就對了!”
陸鳴說道:“董明海是國學宮文淵閣翰林,同時也是太子的人,如果我猜得沒錯的話,這個董明海應該就是太子舉薦來的。”
“太子舉薦?”
宋文隆臉色微變,隨後恍然道:“他倒是深明大義,雖然和恩師您有恩怨過節,但他還是以大局為重,派董明海率兵來增援龍門府,如此一來,咱們龍門府就穩了。”
“只是那些董家弟子各個眼高於頂,自命不凡的態度挺讓人不舒服的,而且他們還自視甚高,一想到他們那副嘴臉我就來氣。”,宋文隆冷哼一聲。
“表面上深明大義,實際上卻別有用心啊!”
陸鳴笑道:“太子是看咱們在龍門府立功不小眼紅了,所以就派董明海過來架空我們的權力,如此一來,就是董明海在前線抗擊倭寇建功立業,而咱們玉林縣就在後頭過著安定的生活了。”
“什麼?”
宋文隆聞言頓時就被氣到了:“我明白了!太子不願意讓您成為殿試狀元,擔心您立功太多,所以就舉薦了董明海前來龍門府,目的就是為了不讓玉林縣立功。”
“一旦您沒了後面的功績,就有可能成不了狀元,太子殿下這招玩得實在是太高明瞭!”
“恩師,咱們可不能就這樣讓他們稱心如意,得想一個方法建功立業啊!”
陸鳴卻不以為然地說道:“文隆,算了吧!不要斤斤計較!咱們玉林縣兵力有限,可抗不住太久。”
“現在有人替咱們出頭,那咱們就坐山觀虎鬥,看董明海如何抗擊倭寇,他能夠抵禦倭寇的攻擊,我們玉林縣在後方就會很安全,我也可以專心致志地治理玉林縣。”
“可如果董明海也像劉知府一樣是個蠢材的話,咱們也沒必要聽他的調遣,我一封奏摺就可以參奏皇上撤了他的職。”
“但願這個董明海能夠不負眾望,為咱們守住龍門府,我現在有些擔心的一點,就是董明海初到龍門府急於立功,會著了倭寇的道啊!”
說到這裡,陸鳴喝了一口熱茶,臉上的表情很是凝重。
“恩師,您不用擔心。”
宋文隆說道:“董明海畢竟也是奉了朝廷的旨意前來鎮守玉林縣,無論他有什麼樣的理由和目的,他都會率領他的兩萬兵馬死守龍門府。”
“再不濟的話,他也可以調派各縣的縣衛軍前往支援,眼下龍門府不僅僅是一個府城,更是雲國計程車氣所在,倭寇的恥辱所以。”
“只要龍門府不破,雲國將士們就會奮勇向前,而倭寇士兵則會倍受恥辱煎熬,這一點,董明海不可能不會明白。”
宋文隆眼中滿是灼熱,龍門府那一仗打得實在是太漂亮,至今提起還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和驕傲。
相信每當倭寇提起龍門府的時候,他們都會談之色變,恨不得一鼓作氣打回龍門府,卻又無法攻破龍門府,肯定會憋屈。
“你說得對,董明海是兵馬大元帥,又是龍門府的知府,他的壓力可比咱們要大得多呢!”
陸鳴笑道:“咱們終於可以稍微歇會,有董明海坐鎮,玉林縣數個月之內都是安寧的。”
“恩師,既然玉林縣是安全的,那民兵們的訓練是不是可以……”
“我明白你的意思,民兵部隊都是百姓們組建的,如果沒有戰事的話,理應給他們放幾天假對吧?”
“恩師,他們畢竟不是正規軍,如果按照正規軍的要求訓練他們,恐怕他們受不住啊!”
“文隆,作為一個官員,目標一定要放得長遠,無論是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夠有所鬆懈。”
陸鳴說道:“特別是在眼下戰事吃緊的地方,如果民兵部隊一下都解散了,而倭寇正好又攻向玉林縣,那麼到時候,以縣衛軍的兵力能夠擋得住嗎?”
“不會有那麼巧合吧?”
“有時候就是抱著這種僥倖心理,而往往釀成無法挽回的後果,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啊!”
陸鳴說道:“民兵力量已經是堅守玉林縣的重要力量,無論如何,也不能夠輕易地在這個時候解散。”
“戰機瞬息萬變,我們不僅不能夠鬆懈日常的訓練,還要時刻居安思危,謹慎堤防著倭寇。”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任何一個國家,哪怕是在沒有仗打的時候,都會花著大價錢養著自己的軍隊,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養兵不是為了侵略他人的境地,而是為了當國家突然遇到災難的時候,這些人能夠在第一時間奮不顧身地衝在百姓們的前面,為百姓們築起一座絕對安全的堡壘,這就是軍人的使命!”
“同樣的,如果突然有一天龍門府再次被破,倭寇大軍趁機而入殺到玉林縣來,我和我們的縣衛軍就會立即衝鋒陷陣來,誅殺一切侵犯我們境地的敵人。”
“我們不想欺負別人,但是,我們也不能成為別人欺負和肆意凌辱的物件,文隆,你為官的時候心裡只要想著兩個字,你就會獲得克服一切困難的力量。”
“哪兩個字?”,宋文隆問道。
“百姓。”
陸鳴說道:“這兩個字看似輕如鴻毛,實則重如泰山,任何的困難和壓力都不及這兩個重,明白了嗎?”
“學生明白了!”,宋文隆認真道。
喜歡聖道讀書人請大家收藏:()聖道讀書人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