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戰爭世界> 第五十章 能源戰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章 能源戰略

三天後,花旗參議院投票表決透過了“減稅法案”。

又過了一天,特魯尼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當著眾多官員與記者的面,在攝像機的鏡頭面前簽署了《減稅法案》。

到此,該法案正式生效。

按照規定,《減稅法案》將在西元二零二二年一月一日正式開始實施。

此法案一出,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

當天,花旗紐約證券交易所,以傳統產業為主的標準普爾指數全面看漲,幾乎所有傳統制造業的股票都大幅度暴漲。以資訊網路產業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卻大幅度收低,很多新興科技企業的股票都走出跳水行情。道瓊斯指數一整天都在震盪,最終小幅度收窄,主要是投資者不看好花旗金融業所致。

特魯尼已經打出了王牌,現在就看趙耀國的了。

其實,在這幾天裡,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在關注華夏當局。

雖然從表面上看,《減稅法案》針對的是花旗國內企業,而且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是其他發達國家,但是在本質上,《減稅法案》是衝著以當今全球頭號工業國家而去的,華夏必然深受影響。看得長遠一點,隨著《減稅法案》的作用顯現出來,眾多跨國企業將工廠搬回花旗,華夏還能以製造業立國嗎?沒有了製造業做支撐,華夏的數億產業工人又能靠什麼維生呢?沒有了製造業,華夏的發展勢頭還能維持下去嗎?沒有了製造業,華夏頭號工業強國地位還能保住嗎?沒有了製造業,華夏還有能力在各領域挑戰花旗嗎?沒有了製造業,華夏應該朝哪個方向發展?

這些問題都很大,而且最快要幾年之後才會顯現出來。只是對華夏的領導人來說,顯然不能等到問題暴露出來之後再想辦法。

正是如此,很多西方媒體開始看衰華夏,認為隨著製造業回流花旗,特別是能夠帶來豐厚利潤的高階製造業開始向花旗轉移,華夏的經濟發展勢頭肯定會受到遏制,甚至會由此走上衰退的道路。哪怕華夏能夠依靠所剩不多的人口紅利,在中低端產業立足,但是肯定無法在高階製造業挑戰花旗。說得更直接點,等待華夏的將是中等收入陷阱,而且華夏能爭取到的最好的局面,也就只是在中低端領域稱霸,繼續在經濟層面上跟花旗合作,承認花旗在高階領域的霸權地位。

關鍵就是,發展高階製造業需要的人才,至少要培養數十年。雖然沒人敢否認華夏的工程能力,也知道華夏培養出了足夠的工程師,但是有創造力,能用創造改變世界的顯然不是工程師。

換個角度來看,在二戰之後出現的改變了整個世界,改變了人類文明,改變了工作與生活方式的重大發明當中,有哪些來自花旗,有哪些來自華夏?大到噴氣式民航客機,小到人人都有的智慧手機,這些改變了世介面貌,對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的發明幾乎全來自花旗。來自華夏的也有,比如人工合成胰島素、抗瘧疾藥物、雜交水稻等,不過在數量與影響上均遠遠比不上花旗。

以開拓一個全新領域的創造能力來說,花旗絕對是當今世界最強。

顯然,發展高階製造業需要的就是創造力,而且任何一個全新高階領域本身就是在未知領域開拓前進。

那麼,華夏現在開始在高階領域發力,還來得及嗎?

正是如此,西方媒體一致看衰華夏,認為華夏很快就會在高階領域的競爭中落敗,最終向花旗臣服。

只是,西方媒體顯然忽視了一個問題,即華夏不是現在才發力,而是已經在高階領域拼搏了二十年。只不過,在過去的二十年內,華夏主要還是在追趕以花旗為首的西方國家,處於追隨者的位置,而不是領導者。

在航天領域,cz5系列運載火箭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準,“天宮”空間站更將在幾年之後成為全球唯一還在運作的空間站。在民用航空領域,c919已經開始批次交付,c929寬機體大型客機也已完成設計。在航海領域,華夏早就是全球第一大造船國,能夠建造各種型別的船舶。在地面交通領域,華夏的高鐵、新能源汽車更是獨步全球。即便在差距相對較為巨大的微電子領域,華夏也追了上來,能夠自行設計與生產用於超算的計算機晶片,以及用在智慧手機上的微型處理器。

當然,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勝列舉。

可以說,華夏一直在高階製造業領域奮力直追,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大。甚至可以說,現在的華夏缺少的就只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機會。只要這樣的機會出現了,那麼華夏就不再是追趕者,將成為高階製造業領域的領導者。到那個時候,包括花旗在內,沒有任何一個西方發達國家能夠跟華夏對抗。要知道,當十四億炎黃子孫全都用最先進的工業技術武裝起來之後,所爆發出來的生產力將超越整個西方世界。現在要加快前進速度的不是華夏,而是花旗等西方國家,因為只有在華夏追上來之前擴大領先優勢,西方世界才能繼續主導人類文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從這個角度看,特魯尼確實有著極為長遠的戰略眼光。

當然,趙耀國最不缺的就是戰略眼光。

在沉默了數日之後,華夏國務院的官方網站上出現了一條訊息,“國家新能源戰略”規劃已經在政府工作會議上獲得透過,在具體細則出臺之後就將正式對外公佈,最遲將於明年提交審批。

雖然只是一份沒有任何實質內容的公告,但是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要知道,如果只是一份普通的公告,就應該由礦產能源部發布,而這條公告出現在了國務院的告示欄中。也就是說,這絕對不是一份普通的公告,肯定涉及到多個部委。按照華夏當局的規矩,這樣的規劃肯定得由元首親自拍板做出決定,由國務院釋出其實也只是讓國務院出面罷了。

當然,關鍵還是“新能源”。

“新能源”有很多,廣意上,除了化石能源之外的一切能源都是新能源,包括水能、風能、核能、太陽能與生物能,而在狹義上則指風能、核能與太陽能。

華夏不但是全球第一工業國,也是全球第一大能源進口國與第二大能源消費國。與眾多西方國家一樣,在過去幾十年裡,華夏一直在開發新能源,只是受到自然條件限制,風能與太陽能只能是聊勝於無,而水能的大規模開發應用同樣會對環境造成破壞,還會受到地域的限制。核能的前景最好,只是裂變核能有很大的安全隱患,而且價格也算不上低廉。唯一有希望取代化石能源的是可控聚變核能,只是到目前沒有一個國家取得實質性的突破,更別說是商業應用了。

難道說,華夏準備大力發展風電、太陽能電站與核電?

當然,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從國家戰略安全的角度來看,華夏必須降低對進口能源,也就是石油與天然氣的高度依賴。因為本國儲備較少,加上環保方面的巨大壓力,所以華夏只有在風電等清潔能源上面下狠功夫。哪怕無法完全取代化石能源,但是隻要形成了規模,華夏對進口化石能源的依賴度就會大幅度降低。

問題是,這是一個見效極慢的浩大工程。

在清潔能源領域做得最好的是高盧,其國內用電超過六成來自核電站,可是高盧只有幾千萬人,還有幾座超大型鈾礦。更重要的是,高盧用了數十年的時間建設核電,而華夏顯然沒有這麼多時間。事實上,在大力發展核電的時候,高盧依然大量進口石油等化石能源以滿足國內消費需求。只有幾千萬人的高盧還尚且如此,對於擁有十四億人的華夏來說,能用新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嗎?

如果不能,所謂的“國家新能源戰略”不過就是另外一個大搞基礎建設的招牌。

其實,這也可以看成是對花旗的《減稅法案》的回應。

很簡單,在《減稅法案》的影響下,華夏對花旗的出口必然會大受影響,而花旗一直是華夏的第一齣口物件國。在出口不振的情況下,加上國內消費環境一直沒有改善,華夏推動緊急發展的就只剩下了基礎建設。只是,在已經建起數十萬千米的高速公路,即將完成覆蓋全國的高速鐵路的建設之後,華夏還能在哪個方面搞基礎建設?當然有,那就是覆蓋全國的超高壓電網。保守估計,建起覆蓋全國的超高壓電網,至少需要數十萬億的投資,還要持續幾十年。如此一來,自然需要一個以電能為核心的新能源專案來做鋪墊,讓華夏當局有理由拿幾十萬億建立超高壓電網。

在得出這樣的結論之後,西方新聞媒體就不再關注這條公告。

其實,一個多月後,華夏國務院公佈的第一份公告細則就以建設超高壓電網為主,只是初期投資就高達數萬億。

喜歡戰爭世界請大家收藏:()戰爭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