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一葉黃金> 第九十五章 蘭茶生幽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五章 蘭茶生幽谷

時值早春,一路上,農天一翻溝越坎,穿叢林,爬山崖,只為山中的野蘭花。

山野裡,林木繁茂,鳥鳴澗壑,山泉淙淙。正如明朝詩人薛網在《蘭花》一詩中深情吟誦的那樣:

“我愛幽蘭異眾芳,不將顏色媚春陽。

西風寒露深林下,任是無人也自香。”

這山中黑土鋪著厚厚的落葉,像棉被蓋著芽床。幾株野蘭靜靜地在山林吐著清香,混雜著林木幽深的氣息。唯有山風、林霧,自然雨露、陽光和地氣滋養,才會如此俊雅,靈秀,清香久遠。

從花箭出土到盛放,約需二十天左右時間。眼前的這株野生蘭花,長勢茂盛,葉片也寬闊了許多,瘦長的枝幹舉著蛋黃的花朵,顫顫的,蠕動著生命的密語,它在孤獨的山野盡情綻放,沒有遺憾,只留下令人回望的期盼。

農天一經仔細觀察,荊山蘭草有兩種:

一種葉子比較短,粗實,只開一朵花,淡淡的,不是很香,就是人們常說的蘭;另一種葉子比較長,葉片像劍一樣刺出,開一串花,一般叫蕙。

蘭花香,而蕙花的香更濃烈、更沉鬱、更悠遠,因此就叫蕙了。

當地人把蘭花,又稱作草蘭。雖然在蘭花家族裡不算是最好的,不過它的花卻是最香的。尤其是在野外,即使相隔較遠,也能聞到蘭草花獨步天下的幽香。

農天一是個有心人,他查閱大量古籍,終於明白,原來古代常稱蘭花為“蕙”,“蕙”是指中國蘭花的“蕙心”,意為中國的香草,屬於珍惜物種。有詩云:“綠葉淡花自芬芳,深山庭院抱幽香”,怪不得這野生蘭花香滿天涯。

荊山深處的高山峽谷,向陽的山坡,抑或灌木叢林,生長著許多野生蘭草。而這些地方,常常又伴隨著茶樹的生長。

每年陽曆三四月份,是荊山蘭草開花的季節,遍野都飄逸著蘭花的清香,哪怕只開一枝,風一吹,滿山崗都能聞到它的香氣。每當蘭草開花時節,巫青就把它的花枝折下來,插到裝有清水的瓶中,花香就能持續一個星期,家裡瀰漫著蘭花的芬芳,書香,蘭香,渾然一體,別有興致。

雖見過君子蘭和其它不知名的蘭花,但它們的花香,與荊山蘭草花的香味相去甚遠。

在不認識君子蘭時,農天一以為這荒山野嶺的蘭草就是君子蘭。因好奇,他就去翻古籍查資料,結果又發現荊山蘭草花的形態,與春香或者惠蘭相似,經仔細比對,覺得又有細微差異,這也許就是荊山蘭草花的香味,具有獨特的地域風骨和神韻吧。

自離開荊山到漢口做茶葉生意,在這段時間裡,農天一好久未見蘭草花了。儘管蘭花的香味在城市時有所聞,但多半是從擦身而過的鬧市散發出來的,多了一份濃郁,少了一絲清香,缺乏歷久彌新的幽香,三步之外就消失了。

前不久,農天一與家人到山裡插青,看到山上的蘭草,就像遇到久別的親人,想挖一株回家栽上。這似乎有一點殘忍。他找到一株舉著苞的蘭草,旁邊還有幾棵野生茶樹。為了讓這株蘭草能保持原有生存環境,就多帶了一些泥土,回家後栽在花盆裡。

農天琴也喜歡的不得了。

其母說:“蘭香茶香,相得益彰。”

時至清明,花枝近一尺高了,花苞尚未開啟。估計過幾天,就會開花。

兩天後,農天一推開窗,果不其然,就聞到久違的野蘭草花香。湊近一瞧,有一株花苞綻開了。第二天早上走出臥室,一股絲絲清甜香味湧來,花香不由自主地就遊進了他的每一個細胞。近觀,所有花苞都散開了,像是掙脫了羈絆,芬芳鬆開了鐐銬。似有一股山野香風襲來,他深吸幾口氣這山野靈草,像獲得了一陣慰藉。

蘭花站在孤絕的窗外,就像站在無人問津的林中,寂靜地開著那份屬於天然的本性。有詩曰:

“海上皇宮不夜天,宮燈如月照華廷。

摘來香草清無限,掩映宮燈各盡妍。”

蘭花,其葉俊秀飄逸,其香清幽恬雅,自二千多年前被孔夫子讚譽為“王者香”以來,聲譽鵲起,備受後人喜愛和頌揚,為十大傳統名花之一。

茶葉,嫩芽香葉,香高味美,是老百姓長期以來“開門七件事”之一。

古人曾以蘭質許茶,以蘭入茶,且影響至深。

蘭花茶名的來源有兩種說法:一是說,芽葉相連於枝上,形狀好像一枝蘭草花;二是說,採製時正值山中蘭花盛開,茶葉吸附蘭花香,故而得名。

蘭花與茶,均屬於熱帶、亞熱帶植物。在我國,蘭花分佈區域幾乎等同於茶葉,而且,蘭花繁殖延續能力強,適應性廣,品種多。

春有春蘭,初夏有蕙蘭,夏秋有建蘭,冬春有寒蘭和墨蘭,四季花香不絕。

蘭花吐香穩定,花期達一個月左右,釋香盛期為七至十天,且香氣高,香型獨特。

有人說,蘭花是一個文化的符號。那麼,蘭與茶的結合,也將有助於推動茶文化的發展。

在這大山裡就有一個傳說。

相傳,有個經營茶葉的商人。由於他經營得法,十幾年下來,便成了當地聞名的富戶。

由於他出身寒苦,故很能體諒貧苦的鄉鄰,經常會接濟他們,而平日自己卻是粗茶淡飯,但他仍然過著清苦的日子,他有一個嗜好,那就是愛蘭、採蘭、養蘭,常常為了得到一盆好蘭而不惜花費重金。他家住雲霧山中,春天裡,每當經營餘暇的日子,他就上山找蘭花。儘管他每年都上山四處尋覓,卻始終沒能找到一株好蘭花。

有一年初春的一個夜晚,他獨自躺在床上,想著明早要上山覓蘭花去,但想到好花難得,正苦苦尋思該去何處去找時,不覺頭腦發矇,睡意上來。朦朦朧朧中,他忽然看到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婆婆,領著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女,站在他面前,要將少女託給他當奴婢。

他細細打量,見少女長得清秀俊美。經交談,才知少女是個無依無靠的孤兒,老婆婆是她的鄰居,出於好心,想幫這少女找條生路。聽人說他心腸好,才特地帶她來投奔他家的。於是他當即點頭,答應收養這少女為義女。接著,老婆婆就作揖告別了。

瞬間,一聲春雷轟隆作響,把他驚醒,他才知道剛才只是做的一場春夢。

第二天,他仍舊上山採蘭。他尋遍一座山又翻過一座山,直到太陽西斜,仍未遇上一株好蘭。他只好拖著兩條疲憊的腿緩緩下山。一不小心,他被一塊石頭絆倒,摔了個仰面朝天。

他慢慢坐起來,忽然眼前一亮,在夕陽中,身旁有一小叢蘭草在微風中輕輕抖動,再仔細一看:那半弧形的葉子剛柔相濟,散發出清幽的香味,確實與眾不同,中間還長著個花蕊哩。他小心挖出,回家後便連忙栽在盆裡。

不到半個月,蘭蕊抽長,開花了,花朵高過蘭葉,花瓣圓潤頭帶尖鋒,劉海舌,嫋娜多姿,散發出陣陣清幽香味,確是蘭中珍品。

他如獲至寶,早晨看,中午看,晚上在燈下還細細看,人就像如痴如醉,無比愉快。

突然,他心頭一閃,想起半個月前的那個夢,啊,他明白了:這蘭花的花形葉形,如此楚楚動人,不就是夢中所見的那個少女嗎?現在看來,那老婆婆就是送蘭花仙子的呀。從此他更加精心培育著這株蘭花,並不斷地讓它繁衍生息,又給它取名為“楚仙蘭”。

荊山深處,鬱鬱蔥蔥的山間,老屋連片,靜臥春陽下,古老中透出一種禪意:山谷蒼翠,白牆黑瓦,林木碧透,茂竹環繞,抑或兩三株老銀杏,濃密的枝葉舉著無邊的春秋歲月。

返回途中,春陽已斜。那蘭香悠悠,茶香清芳,那蘭茶存世之跡亦幽幽。

農廬一聲感慨:“蘭茶共生,世世代代。”

農天一忽有所悟:“蘭香茶香,融為一體。”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