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約莫多半個時辰,渡櫓折返回來,大家登上,櫓夫一聲吆喝,櫓頭長篙輕點,尾後巨櫓搖動,在浪花飛濺的震耳欲聾聲中,幾個櫓夫竟是來了興致,粗獷的號子激昂高亢地響了起來,“嘿嘿吆,一條飛龍出崑崙,搖頭擺尾十八彎,黃河號子震天響,驚濤駭浪把舟行…吼……“
渡櫓緩緩駛向南岸。
渡過黃河,便是進入了青州,站在岸邊,向東望去,已能看見泰山巍峨雄壯的輪廓,往西南,為青州平原郡商河邑城,分手之際,應龍再次叮囑獵父等人,待機而動,切不可冒險,自己會盡快趕回,獵父等人連連點頭,拱手而別,看著漸遠,那娉婷忽然停住身,回首望了應龍一眼,這才走了。
傍晚,商河邑城,剛進城門,應龍就覺得氣氛有點怪異,路上行人行色匆匆,面上微有惶恐之色,街頭巷尾,還有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竊竊私語,應龍想已離邑城驛舍不遠,也不再找人詢問。
遠遠的,見驛舍門口圍了不少人,吵吵嚷嚷,兩個驛卒站在臺階上,似乎解釋著什麼,離得近了,聽那驛卒道:“……散去吧,散去吧,這幾天都不會有南下的驛車了,你們也不要隨便出城,以免被疫病傳染!“
“那什麼時候恢復啊?“
“就是,也不能總困在這啊!“圍攏的人七嘴八舌。
應龍站在後面,拉拉身邊一個人,問道:“怎麼回事啊?“
“唉,“那人嘆了口氣,”城外有幾個鄉傳染了疫病,那邊已設關卡,不許通行,我這還著急回家呢!“
“不能繞道嗎?“
“繞道?那可是方圓百里啊,誰知道得繞到哪裡才能過去?!”
應龍和金虹互相看了一眼,應龍沉吟片刻,道:“要不咱們明早去看看?”金虹點頭。
翌日清晨,兩人起身直奔南門,剛走近,守門士卒上前攔住,“兩位仙長要去哪裡?前面已經封鎖了!”
“哦,我們是去施法祛除疫病的!”應龍面容平靜地說道。
士卒仔細看看二人,幾個人低低商量了幾句,“你們都是第三波了,有勞仙長了!”說罷,眾士卒將路讓開。
一路上,行人明顯稀少,寥若晨星,中途幾道關卡,應龍如法炮製,順順利利地進入了陪尾鄉。
鄉里大多人家院門緊閉,只有運送藥草、器具計程車卒,匆匆地往來忙碌,安濟坊外搭建了數十間白粗布帳篷,有巫醫進進出出,時時可見熬藥、煮物的大鍋,咕嘟嘟地冒著氣泡,空氣中瀰漫著刺鼻的濃濃藥草味。
金虹默默地四下打量著,忽對應龍說:“應龍師兄,你看那樹!”
時值冬季,樹黃葉枯,若不金虹提醒,確是不易發現,待走近細看,果然很是奇怪,路側有的樹木完全枯萎了,而且明顯不像是自然死亡,似乎突然間失去了生機……
應龍將手放在樹根之上,微閉雙眼,忽然面色一凜,正在沉吟,幾個鄉民從身邊跑過,一邊跑,一邊說:“仙長要做法了,快走!”應龍一怔,站起身,對金虹道:“走,先去看看!”
鄉署外已聚了很多人,應龍兩人剛要往裡擠,旁邊的鄉民倒先和他們打起了招呼,“兩位仙長也是來作法的吧,快進去!”說罷,眾人讓出一條縫隙來,應龍兩人也不客氣,順著人縫擠到了前面。
裡面圈出了一大塊空地,四周插著四根高高的竹竿,上面貼著黃符,空地中央擺放著神案,奉著香爐,青煙嫋嫋,神案上,桃木劍、令旗、令箭、令牌、鎮壇木,一應俱全,案前,挖了一個深坑,坑邊,兩隻被捆住的公雞似乎知道了自己的命運,咯咯咯,悽慘地叫著。
等了一會兒,鄉署裡走出一群人來,為首的兩人穿著署服,左邊陪著兩個道士,右邊陪著兩個女冠,一長一少,俱都黑髮過肩,明麗照人,年長些的清雅逸世,恬靜自然,年少的女冠白皙俏麗,撅著小嘴,不時氣鼓鼓地瞪向那兩個道士,女冠,應龍不認得,那兩個道士卻正是渡櫓上與他爭道的兩個人。
正看著,旁邊有鄉民湊過來問道:“你們兩個怎麼不過去呀?”
“哦,不著急,請了好幾位仙長啊,都是哪的?”
“可不嗎,你們不認識嗎?”
應龍搖搖頭,“我們倆不是這邊請的!”
“怪不得,那是哪個城邑請你們來的?”
“你們待會就知道了!”應龍裝神秘,接著問,“他們是哪裡請的?”
鄉民指指左邊,“那是槐蔭邑邑令,請的青雲觀青陽、青明兩位仙長,”又指指右邊,“那是長清邑邑令,請的慈雲觀知秋、漱玉兩位仙長,兩邑也沒有商量,各請各的,剛才就差點爭執起來,這回再加上你們,”鄉民嘆口氣,搖搖頭,“各顯神通吧!”
“那怎麼都聚到這了?”
鄉民疑惑地看看應龍,“你怎麼什麼都不知道?”
“我們剛剛趕來,還沒來得及瞭解情況呢!”
“我們鄉剛發生的疫情,”鄉民左右看看,壓低聲音道,”我聽說是進來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有人親眼目睹,跑到哪,哪裡就染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有誰看到嗎?“
鄉民指指人群中的一人,道:“那邊的谷伯說是看到過!“
應龍向那邊望了一眼,正待過去,只聽一聲脆響,青陽敲動了鎮壇木,開始作起法來,應龍雖不知這兩個道士修為如何,但見他兩人腳步都有些虛浮,想來也就一般般,這會見青陽煞有其事,倒來了興趣,看看這倆人究竟有什麼本事。
青陽口中唸唸有詞,把令旗在空中捲了幾卷,一聲叱喝,早有人上前拎起公雞,鋒利的刀刃在公雞的喉嚨上一割,另有人端上六碗酒來,公雞劇烈地撲打著翅膀,鮮血滴滴嗒嗒流下來,滴入碗裡,看著酒色已成暗紅,才把公雞扔入坑中,用土掩埋,青陽左手持令箭,右手掏出一張符篆,迎風一晃,忽地火焰一閃,旋即而滅,分別點入六碗酒,一碗供在神案之上,一碗灑入土坑,另外四碗灑在四根竹竿之下。
青陽雙手捧起令牌,兩眼微閉,嘴唇翕動,青明舉起三根長香,默聲禱祝,半晌,青陽睜開眼,左手舉令牌,右手擎桃木劍,高喝道:“弟子敬香三拜請,手持寶劍通天庭,四方雷神聽我令,魑魅魍魎盡驅淨。急急如律令,敕!”
“敕”字方了,遠遠天邊,滾滾雷聲隆隆傳來,青陽桃木劍一指,“喀拉”,一聲驚天動地的響雷,猶如在頭頂炸響,四根竹竿和公雞土埋處忽地燃起青色的火焰,竹竿上更繚繞著絲絲亮細的雷光,似被雷光激發,四方天空上又響起數道雷聲,震耳欲聾,半晌方散。青陽二人稽首三拜,將長香插入香爐,收法退身。
周圍人群一片驚歎,“兩位仙長真是好本事!”青陽二人不禁面露得意之色,轉身對槐蔭邑令道:“有我青雲觀的四極雷光陣,邪祟必然不能再作祟了!”
邑令連連稱是,“兩位仙長法術高強,有勞了有勞了!”旁邊的長清邑邑令也是不住地點頭。
“你這法陣是把邪祟滅了呢?還是把它們嚇跑了啊?”正當大家都是興奮之際,一個清脆悅耳的聲音嬌聲說道。
喜歡創神記之玉帝傳請大家收藏:()創神記之玉帝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