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我的三國有些亂> 第51章 竹林賢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1章 竹林賢才

洛陽城內沒有可以隨意砍伐的竹子,只有人家園林裡才有作為景緻的觀賞性竹類。劉備最終還是決定用竹片製作麻將,於是一太早就和典韋出了洛陽城。

其實來講,就是洛陽城外也沒來無主野生的竹子。不過只要不是一片一片砍伐,應該沒有問題。製作副麻將也要不了幾根竹子,劉備如是想。

這次典韋倒是帶了把明晃晃的柴刀。其實劉備想說的是竹子明顯比巨型的梓樹要好撥得多,也不會破壞洛陽城的街道衛生。

當然這話劉備說不出口,萬一典韋生氣,這砂鍋大的拳頭可不是鬧著玩的。更何況劉備牽著一個洋娃娃。對了,一代才女小蔡琰也跟來了。

看著洛陽城東這片生長得原生態的樹竹林,劉備再次震撼對比於後世的生態環境。在不排除後世人口爆漲的因素外,後世將生態環境破壞得有如自殺。

“傻師兄,你來伐竹是假,來賞竹是真吧?”小蔡琰看見劉備牽著自己滿竹林的鑽,就是不提砍伐之事,甚至還在走神,不由不解地問。

“琰兒,你不覺得這裡一草一木都有生命麼?這又讓師兄如何下得去手!”劉備文青病大發地說:“這空氣多清新,風景多優美。”

蔡琰明顯地被劉備毒到了,伸手白嫩的小手兒掩口輕笑道:“就當琰兒沒說好了!”

“公子,按你的說法,就是等下俺要砍那根竹子之前,都必須問聲竹子肯不肯?”典韋這時認真地說。

典韋這傢伙冷不防說個冷笑話。倒讓劉備和蔡琰兩個有病的人不藥而癒。三個人有說有笑地穿巡在樹竹林中。

典韋實在是對遊山玩水沒什麼興趣,一雙銅鈴大的黑眼看向天上,卻發現一根老竹子尾上結了幾株花狀物,有點驚奇地問:“公子,你看,這是竹花嗎?竹子也開花嗎?”

“竹子開花,餓死千家!”劉備沒有直接回答典韋,而是若有所感地嘆道。

劉備在後世常聽老人言,竹子開花就預示著有天災發生。這個的依據是久旱之下竹子才會開花。

一般來講平常我們很難看到竹子開花。甚至有人以為竹子是不開花的。竹子只開一次花,花後竹萎。

“傻大個,竹子當然開花。據《山海經》裡記載,竹六十年一易根,而根必生花,生花必結實,結實必枯死,實落又復生。”蔡琰嘟起小嘴兒說。

蔡琰說完又抬頭瞄了眼劉備道:“傻師兄說的有一定道理,竹子開花除了正常的生命週期,還有水災,旱災,蟲害的情況也會讓竹子提前開花枯萎。就當前天下而言,又何止餓死千家!”

典韋搔著頭呵呵傻笑。而劉備卻再次被小蔡琰超強的記憶和才氣驚到了。自己知道這些正常,這小蔡琰知道這些就真有不讓人活的壓力。

“琰兒真聰明,竹子也算是一生才風光一次,卻也花開實落。”劉備捏了捏蔡琰粉嫩的小手兒讚道:“竹,蘭,梅,菊人稱四君子,竹,松,梅又謂之歲寒三友。相對來講文人墨客們對竹算偏愛了。”

“師兄不也偏愛,都逛了這麼久都捨不得痛下殺手。不如為見節的勁竹賦詩一首如何?”蔡琰歪著小臉,萌萌噠地說。

“這個可以有!”劉備點點頭。其實在進入竹中,劉備就在回想後世有名的寫竹詩文,不過合適的不多。

劉備想了一會兒,一首唐代詩人李必的詠竹被吟出:“《詠竹》,樹色連雲萬葉開,王孫不厭滿庭載。凌霜盡節無人見,終日虛心待鳳來。誰許風流添興詠,自憐瀟灑出塵埃。朱門處處多閒地,正好移雲撫翠苔。”

“誰!”不待蔡琰反應,只見典韋護在劉備兩個面前,舉著明晃晃的柴刀對著竹林深處吼道:“誰?給俺出來!”

“典壯士莫急,在下是被劉玄德的《詠竹》詩聲所吸引而來。”隨著聲音,一個二十三四歲的錦衣青年從林中緩緩而出。

劉備鬆開蔡琰的小手,抱拳作揖道:“敢問兄臺尊姓大名,又如何識得劉玄德與我典兄弟?”

“區區不才乃廣陵張紘張子綱見過玄德大詩人!”張紘回禮道:“在下游學京師,久聞玄德詩名,亦知雙戟典壯士!”

劉備本就名傳天下,最近由於曹操和荀攸愛託宣傳,整個洛陽城都人盡皆知。尤其在文人士子中更是聲名大振。

本來眾文人士子是看好劉備的詩,不看好其出身。不過看在盧植和蔡邕兩個大儒的面子上,也不太計較劉備的平民出身。

不料近日京師瘋傳,當今聖上已經把劉備歸入族譜,甚至會詔告天下封賜其爵位。這下所有人都選擇性忘記劉備出身這點不足。

應該說劉備到今天才算擺脫販席織鞋這一個身份。那怕穿越後的劉備一點兒也不在乎,勞動最光榮啊!不過在這漢代,對出身成份講究得很,根本沒勞動最光榮這個概念。

對於漢代計程車族來講,廣大勞動人民都是黔首遮民。何為牧守一方?就是把這群黔首遮民當牛羊一樣管好!在他們眼中,百姓就是這些有來由的百多個姓的族人。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連概念都不一樣,誰敢奢望士族會善待黎民百姓。他們只會善待他們自己。最好的也只不過如後面的袁術袁公路一樣,不屑於剝削黎民百姓就頂好。

“呵呵,竹林有賢才呀!備見過子綱兄。”劉備雙眼放光,整個人都有點小激動。心思也在飛揚。

劉備知道廣陵人張紘張子綱在歷史上是東吳謀士,和張昭一起合稱二張。是個能審時度勢的戰略人才,也是個內政大才,還是一位文學家。

他曾和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見過一面。張紘稱陳琳的文章寫得好,陳琳說道:“我的文章比起你的來,就好比小巫見到大巫一樣。”成語小巫見大巫也由此而來。

劉備個人認為張紘是被忽略或侷限了的大才。張紘絕對強過張昭,最少在東吳張昭是主和的。無論其目的是什麼,在這點上張紘強。

再者來說,整個東吳集團就一直求安於一隅。舞臺限制發揮,眼界決定成就。張紘身處其中又能發揮才智的幾成?

而曹魏集團就不同,無論形勢如何,都一直是為一統天下而努力。換句話說,如果給張紘一個更寬廣的舞臺,張紘必定會給人一個驚喜。

最重要的是張紘才高人忠。張紘曾為孫策求官,而被曹老闆截留在許都做官。可是張紘最終還是回到了孫老闆處。這是劉備最想要的人才,更是劉備一聽是張紘有點小激動的原因。

“賢才?玄德才是賢才,紘斷不敢當呀!”張紘白淨的臉上滿是矜持地說:“玄德應該沒見過在下,又何以推斷為賢才?難道說玄德還有相面之能?”

劉備一聽,心中吐槽著。別說相面了,你張紘什麼時候死的我都知道。不過,就算不爭霸天下什麼,做一個神棍真的有前途。

劉備這樣想,開口卻道:“子綱兄諸子百家,聖學經典無一不精。能寫綿秀文章,亦可書不俗書法。伯喈先生多有譽資,言小弟學習之楷模!”

“原來如此,承蒙伯喈先生抬愛,真是愧不敢當。”張紘白淨的臉部升起了一絲妖豔的炫紅。能被當今大儒蔡邕提上一句,也是年輕士子的追求。

劉備一見把蔡老大抬出來百試不爽,正想和張紘套近乎。不料身邊的小蔡琰在嘀咕:“怎麼琰兒沒聽爹提起過這傢伙!”

“呃!”劉備有種被人捏住脖子的窒息感。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