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我的三國有些亂> 第154章 張寶之死(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4章 張寶之死(上)

且說張寶自與張梁及波才分兵後,率部十五萬眾出長社,一直向豫州境內挺進。一路浩蕩如蝗蟲過境,真是寸草不留,逢人便搶。

張寶也實在是沒辦法,在變不出糧食的情況下,十五萬人吃馬嚼的,不搶又能如何?黃巾軍可沒後勤來源。至於說冀州廣宗算大本營,也得大本營有糧食,還得送得出才行。

沿途的大戶人家早聞風而逃,只有一些自己都吃不飽不夠吃的民眾還在,於是乎民眾的也搶。以致於民怨四起。張寶這支黃巾軍從義軍徹底變為了賊匪。

有時攻佔一些守城官兵放棄了的小縣城,也不能解決十五萬人的糧食問題。而有些稍為城牆高些的城池,張寶部只能望城興嘆。不是攻不破,而是沒時間。除了說餓著肚子,重要的不知什麼時候官軍就會追上來。

張寶部就這樣走走停停,終於來到了豫州重鎮陳國的武平縣。張寶部不走了,把武平縣縣城團團包圍了起來。其實張寶也不想,實在是軍中糧草無以為繼,必須攻下一重鎮才可能解決燃眉之急。

陳國是郡國,也是豫州除潁川,東郡,汝南外的重鎮。陳國郡的治所是武平縣。正因為武平縣是郡治所在地,所以縣城的城牆高大而厚實,若無內應的情況下,張寶部應該難以攻陷。

豫州不同於青州,世家列強還沒放棄呢。就武平縣縣城內人口就達三十幾萬,郡兵加世傢俬兵也有八萬眾。絕對不會像青州那麼容易陷落。

那怕是這樣,城內仍然是人心惶惶波濤洶湧。其一是人心不齊,其二是城內有少數太平道教眾。在目前黃巾軍節節勝利的情形下,人的心思難免複雜點。

武平縣縣城四面臨山,有兩條官道,一條通汝南郡,一條通潁川郡。張寶部的主營寨就立在通潁川郡這條大道中央,兩邊是山嶺。嗯,張寶部本就是從這條大道而來的。

張寶把武平縣縣城包圍後,即召開了臨時軍事會議,其手下主要渠帥都到齊了。大小渠帥也有十幾個,不過個個有點焉不拉幾的。這都是愁的呀!

“精神點!都成什麼鬼樣?不是還沒餓死嗎!”張寶氣不打一處來地開始訓斥手下眾渠帥。

“地公將軍,眾兄弟吃不飽沒力氣打仗呀!”一個與張寶私交不錯的渠帥太倒苦水道:“大家造朝庭的反就是為了吃飽麼!”

“本將軍何嘗不知,這不是圍困武平縣城麼?只要攻陷了這陳國的郡城,還怕沒吃的麼!”張寶有點不豫地說:“明天用雲梯等攻打下試試!”

眼看地公將軍不高興,眾渠帥中有想抱怨的也不敢開口了。還是這個關係較好的渠帥有些期期艾艾地開口道:“將軍,兵法有云圍三缺一,不知將軍何以團團圍住?”

“喲,你這賊貨啥時候也懂兵法?水無常形,兵無常勢!你懂嗎?”張寶本象畢露地說:“就拿下象棋來說,有二盤一模一樣的棋麼?一步不同結果就不一樣。”

張寶本來就是個遊手好閒的流氓。都是他大哥張角強行讓他認字和學下象棋。這貨學了點皮毛就自以為能人。尤其黃巾起義以來,一路戰無不勝,更是以為自己可以浪了,最少也要表現與眾不同。

從理論上講,張寶這話還真沒錯。法無定法,然後才知法非法。世事無絕對,沒有什麼事是一定要如何做才成。行軍打仗也一樣,誰說一定要怎麼打才行,打贏才是王道。

“將軍至理明言也!不知這團團圍困有何妙處?”這個渠帥嬉皮笑臉地說:“將軍說說,也讓弟兄們學著點!”

“嗯,團團圍困就足以說明咱們對此城誓在必得,無形中就增加了城內人的心理壓力!”張寶臉現得色道:“青州的幾座堅城是如何攻陷的?不就是高壓下不攻自破麼!”

眾渠帥根本不去想這裡與青州的情況不一樣,而是一通阿諛奉承之詞送上,拍得張寶昏昏乎乎的,似乎武平縣縣城應聲而破。

“好啦!別吵吵,眾渠帥聽令!”張寶趕走了腦海中大批糧食和美女的畫面,定了定神下達了一系列的命令。

第二天一早,黃巾軍草草吃了一點東西,就向武平縣縣城發起了攻城之戰。攻城伊始,張寶就從四門進行無差別的攻打。

在各自大小渠帥的帶領下,攻城之戰有條不紊地進行。幾十架雲梯豎上了武平縣縣四周,又有四根巨無霸的圓滾木在四隊人馬的抬舉下,重重地撞向了城門。

在喊殺聲振天中,張寶騎在一匹高頭大馬上,意氣風發地看看自己指揮的這一場轟轟烈烈的攻城戰!人多力量大在這一刻體現得淋漓盡致!

而武平縣縣城之中,從黃巾軍出現那一刻起,守軍就繃緊著神經,在郡太守劉淵帶領下絲毫不曾懈怠。八萬兵力分五路,四門各一萬五千兵力,二萬兵力為預備隊。

“推倒雲梯,金汁滾木伺候!”三十九歲的漢室宗親劉淵看著黃巾軍如螞蟻般擁至,倒也沉著鎮靜地發號施令:“令預備隊用巨石封住四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隨從將校一聽,知道自家劉太守準備死守武平城,倒也不敢怠慢,紛紛把命令傳達下去。

所謂金汁就是糞水,滾木就是三丈左右的圓形巨木。糞水淋在人身上容易細菌感染,巨木砸在人身上容易筋斷骨折,都不失為守城利器。

其實守城的還有一樣滾油更為犀利,滾油燙傷可不是開玩笑的。在這個年代一旦燙傷面積稍大,基本上九死一生。可惜成本太高。

一般來講守城都是以箭羽為主,石塊為輔。居高臨下的情況,無論射箭還是砸石塊,都是省心省力還足見成效的!

攻城來講,自然是攻心為上,以內應外合或不攻自破投降最好了。在無法用計之餘,只有強攻一途。不外是雲梯,巨形擂木,以人為本錢硬莽!

攻城方情況好點的,富裕點的就搭箭樓,與守城方對射,以掩護攻城部隊。或以發石機,也謂之霹靂車,把石塊扔進城中去。

這年代自然不要希望什麼手雷,炸彈,大炮。連土方的炸藥包也沒有。嗯,連劉備都還沒有嘗試。也就是說這時代攻城得以人命來填。

攻方和守方的傷亡比例正常為一比五,也有一比十。這就是要看雙方計程車卒素質和彼此攻守的器械和物質。一般成正比,越富裕,將士精銳勇敢的更好打。

就現在黃巾軍攻武平城來講,別看黃巾軍人多勢眾,打殺聲和撞城門聲振耳欲聾。其實沒一點毛用,反而是黃巾軍死傷無數。武平城守軍傷亡很小。

雲梯不斷地被推倒,又反覆地架上城牆。撞城門聲依舊,卻不見厚實的城門晃動。張寶不禁有點焦躁,不斷地命令部隊向前衝!

張寶再急也沒有用,添油戰術對於武平城內守軍的首日守城來講,只增加了他們的功勳。黃巾軍在死傷萬餘的情形下,連武平城城頭都沒爬上過。

“地公將軍,守城賊官兵兵力充足,守城物資富餘。咱們這樣攻城不是辦法,只徒增傷亡呀!”還是那個與張寶關係好的渠帥建議道:“不如先停止攻城,再想良方!”

這名渠帥所言,張寶何嘗不知。張寶心中另有打算,試著攻城是其一,為自身隊伍減負也是其目的。死了的人總是不要吃東西的!

張寶沉吟了一下說:“再攻三輪就停止!也差不多達到試探的目的。嗯,也該吃飯了!”

這名渠帥聞言,屁顛屁顛去傳令去了。在經過三輪的攻城,又丟下近千具屍體後,黃巾軍才如潮水般退去!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