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孫堅率部衝殺過來時,這個披頭散髮的壯漢還沒來及領兵當先鋒出擊。傖促間區星部臨時組織兵力對抗孫堅部的攻勢。
“身為太守,難道不應該兩軍致師,說些什麼大義凜然的話麼?這姓孫的不地道!”區星披甲上馬前不忘這麼吐槽一句。
區星駕馬向前,沒走幾步就見不遠處一人持刀駕馬如一陣旋風襲來,擋者莫不披靡。那個剛剛還磨拳擦掌的披頭散髮的壯年,交手不及一合就被砍翻於馬下,眼看是活不成了。
“這就是江東猛虎孫破虜呀!”雖然對方沒有通名報姓,區星卻一個冷戰,直覺告訴他這個人就是孫堅,就是他今天要面對的對手。
自忖不是孫堅的對手,區星不斷命令身邊的將士衝殺在前,這貨是期望用人命用人數堆死孫堅及孫堅部才好。
然而,就在區星拼命督戰之際,天際閃過一道紫色的刀氣,帶著毀天滅地的威力向區星頭上寵罩而來。
“殺你者,孫堅是也!”區星的頭離開身軀沖天而起,伴隨區星耳邊是這麼一句響如洪鐘的話。區星來不及再多思考,就已經魂飛魄散。
“區星賊首已伏誅,餘者還不速速歸降?”全力全開,展示內氣外放境界的孫堅一刀梟首了區星,一時間氣勢煞是駭人,厲聲喝叫間,有不少賊子自覺放下手中的武器伏地歸順。
從兩軍相遇到區星授首,不過一盞茶的功夫,戰鬥就結束了。此役傷亡不大,除了區星等幾個賊首被誅,餘者皆降。孫堅部更是隻傷幾名士卒,無一犧牲。
孫堅不比皇甫嵩等人,並沒有坑殺這些由農民組成的義軍,而是斬殺了一批聲名狼藉之徒,餘者遣送回原藉。
正因為如此,區星部散落在各地的餘賊皆舉手投降或望風而逃。於是孫堅從領旨到長沙郡賊匪一清才半個月光景,這讓孫堅這名威鎮長沙。
在此期間,孫堅以長沙太守之名還斬殺了一批貪官汙吏。凡是有人檢舉揭發,經孫堅查實屬實,孫堅基本不待他人解釋,就斬殺於市,以敬效猶!
一時間長沙郡民拍手稱快,長沙郡吏治為之清,整個郡都飛速快捷地發展起來。郡民皆親切地稱孫堅為猛虎太守。
至於有官吏說孫堅出爾反爾,說好既往不咎,卻又高舉屠刀表示不滿。孫堅淡淡說了句:“民意如此,我只是待天行道。不服,那你就去和那些被魚肉過的郡民解釋。不服,那你去閻王爺那裡討公道。”
無論心中有愧或無愧的人聽了,再也不復對此說什麼。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而如今在長沙,孫堅就是規則的制定者兼執行人。對此無人不服!
孫堅到任後月餘,某日一大早,孫堅又來到軍營擊鼓升帳議事。眾將疑惑中紛紛聞鼓而至,如今長沙靖寧,孫堅所謂為何?
眾將都知解散隊伍是不可能的,好不容易建立的一支武裝力量,孫堅再沒腦子也不會輕易放手。何況孫堅出任長沙太守以來,表現得讓人刮目相看。
“長沙境內叛亂已平賊匪已清。可是臨郡桂陽和零陵以周朝和郭石為首的叛亂還在危害我大漢子民。諸位如何看?”孫堅待眾將到齊,老神在在地說:“之前周朝和郭石與區星遙相呼應。這下區星被我砍了,不去招呼下另外兩人也說不過去吧!”
眾將忍不住都紛紛哈哈大笑,想打仗就想打仗吧,還說出如此牽強的理由,也真是夠了。你孫堅是老大,你說開打,大家不都只有跟著衝麼?
“別笑!”孫堅嚴肅地說:“勤於政務固然是極好,可是我孫堅就是刀利,這些曹功文書之事還是給那些文人去處理吧!我們就給他們和郡民們打出一片安寧祥和的天空。”
孫堅的話讓眾將一片肅然,當今大漢天下有幾個如此為國為民的太守?沒有啊!全天下也只有一個江東猛虎孫堅孫文臺!
“請將軍下令!”眾將恭敬地唱喏,都不再有疑慮,心甘情願跟隨孫堅征戰沙場,那怕命喪疆場也無怨無悔。
孫堅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下達了一系列軍令。留老成的程普率二千人馬駐守長沙,孫堅帶黃蓋和韓當率三千兵馬開赴臨郡桂陽。
孫堅的威名早傳至桂陽,快速而麻利地平定區星部也被臨郡熟知,是故孫堅部進入桂陽受到了桂陽軍民的熱烈歡迎和擁戴。
孫堅也不負眾望,幾場戰鬥下來,桂陽的周朝部被絞殺一空,連賊首周朝也沒逃過被孫堅一刀梟首的命運。半月,僅僅半月,讓桂陽郡軍民束手無策的周朝叛亂就成了歷史塵埃。
孫堅平定周朝之叛亂後,並沒有指桂陽軍政指指點點,甚至沒多作停留。在桂陽人們感謝聲中又向臨郡零陵進發。
在零陵上演著同樣一幕,都是孫堅及孫堅部華麗麗的表演。不同的是這次零陵的賊首郭石被孫堅活捉了。這可比一刀梟首更讓人振奮,孫堅決定將郭石押回長沙當眾公審,以警示世人。
又在零陵人們的掌聲中,孫堅押著郭石率得勝之師凱旋迴歸長沙。至此,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一片清明安寧,孫堅也算是威鎮三郡。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孫堅當然不知道正因為今日之義舉,為自己兒子日後的基業打下了什麼樣的基礎。日後孫策平定此三郡,只是把父親孫堅之名一提,三郡就是孫策名下的領地。嗯,這又是後話。
……
話說區星,周朝,郭石三個傢伙。其中區星是個地痞青皮,而周朝是個蠱惑人心的遊方道士,只有郭石是個讀書人出身。
郭石今年二十六歲,也生得一表斯文。這傢伙與大良賢師張角的情況有點像,都是不得意的落第書生。相同的還有都揭竿而起,不同的是規模大小不一,影響也各異。
相對而言,張角所領導的黃巾起義已觸動了大漢的根基。而郭石所領導的起義連零陵一郡都未憾動。就算罪行有大小,卻都是誅連九族之行。
當然,如果說造反成功,又當別論。成王敗寇,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失敗的人都被釘在歷史恥辱架上。這些就不說也罷。
現在是郭石起義失敗了,連本人也被孫堅生摛活捉了。明天一早就要被在長沙菜市口當眾斬首以示。就算是官逼民反又如何?就算郭石一心為民謀生路又怎麼樣?
“郭石,明天就要被問斬,好好吃一頓吧!”孫堅讓人備著美酒好菜,親自送至關押郭石處。
“孫太守是來郭某人的狼狽樣麼?”一身青衫的郭石並不見悲苦,反而問候老朋友一樣對孫堅說:“如果說孫太守來看笑話,那麼就真錯了。”
“哦!”孫堅不以為意地說:“郭石,你知道我為什麼沒有在戰場上砍了你麼?”
“孫大人難道不是為了彰顯你武功蓋世麼?”郭石挑動了一下眉毛說:“難不成孫大人還想招降於我?”
郭石是書生出身,也有書生意氣,卻也君子六藝都修為不錯。那怕不是孫堅的對手,但絕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反而是心性堅毅,手段高絕的讀書人。
“因為我從側面瞭解過你郭石以及所部的所作所為。最少還算有一些底線和原則。”孫堅嘆道:“是故我沒一刀砍了你。”
“有區別嗎?士可殺不可辱!”郭石傲然地說:“魚肉百姓,燒殺搶掠,欺婦凌弱豈是我輩之所為!”
“唉!”孫堅長長地嘆了口氣說:“你說得沒錯,可是你的方式方法錯了!”
“所以呢?我郭某人就非死不可!”郭石為自己斟了杯酒,擦了把嘴巴說:“孫大人別枉費口舌了,我們道不同不相為謀。你可以砍下我的頭,卻別想說服我!”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