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我的三國有些亂> 第289章 匈奴異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89章 匈奴異動

洛陽,祟德殿,靈帝劉宏正和大將軍何進,十常侍中的張讓和趙忠四個人在搓麻將。

“陛下,烏程侯孫堅快速平定長沙之亂,逍遙侯劉備平定漁陽之亂也不遑多讓呀!”大將軍與有榮焉地說:“逍遙侯已遣使至,有意漁陽郡太守一職,還請陛下聖斷。”

劉備領兵征討漁陽是大將軍何進推薦的。再說這次孫乾為使入洛陽,送了份厚禮給何進。其實也就幾罈美酒和一副麻將牌。可是何進如獲至寶啊!

沒辦法,全大漢也就劉備處的美酒才稱得上美酒。這麻將牌也是獨此一家才有呀。拿人手短,吃人嘴軟,何說花花轎子眾人抬,你好我好大家好。何進也算是盡應有之義,應有之情。

“玄德這小傢伙確實不錯!”靈帝劉宏點了個贊說:“烏程侯孫堅平定長沙之亂領長沙太守一職。玄德平了漁陽之亂也讓其領漁陽太守一職吧。朕不能厚此薄彼不是。”

“不過,這該交的還是要交!”靈帝劉宏語氣一轉地說:“重開西園以來,庫府也不見充盈呀!”

“聖上英明!”張讓奉承了一句,轉著一雙賊眼說:“陛下,逍遙侯劉備已經是涿郡太守,再領漁陽太守合適嗎?”

“是呀,陛下,張大人言之有理。”趙忠也進言道:“只怕涿郡,漁陽從此只知逍遙侯劉備,而不知天恩呀!”

“是嗎?”靈帝劉宏饒有興致地看了張讓和趙忠這兩貨幾眼,約有所指地說:“出了這宮門,出了這洛陽,出了這司隸,這天下還有誰眼裡有朕?”

“算了吧,漁陽郡之所以反,本就是一群刁民,隨玄德去折騰吧!”靈帝劉宏嘆息道:“能為朕分憂,還記得進貢也沒幾個,玄德這小傢伙算一個。”

何進一直冷眼旁觀,再要他為劉備進言是想多了。不過靈帝劉宏已下了定論,何進也不會說相左的話。至於十常侍,本就依賴皇帝而存在,再能也不會逆天而行。

劉備入主漁陽之事就這麼在麻將聲中定下了。至於到底是誰誰誰在漁陽為官做吏,這與靈帝,與洛陽有關係嗎?只要有進貢,還就真的沒有。

“對啦,傳公孫瓚和董卓入京的事有回應了嗎?”靈帝劉宏突然這麼句了一句。這貨也是想到那算那啊。

“稟陛下,這兩個都一拖再拖,找了無數個藉口就是不奉旨入洛陽。”張讓有些咬牙切齒地說:“還大義凜然地說守土有責,邊境不寧戰事吃緊。”

“陛下,近來匈奴確實有異動,大有舉兵犯我幽並涼三州邊境之意。”何進正色地說:“除了公孫將軍和董將軍,幷州牧丁原也有急報至洛陽。”

“打,給朕狠狠的打!”靈帝劉宏毫不猶豫地說:“這匈奴是死灰復燃,意圖捲土重來。傳詔三州戍邊的三軍將士,勿必拒敵於國門之外,爭取全殲來犯之匈奴兵馬。”

匈漢之仇乃世仇,乃國仇,是那種十世猶可報的兇仇大恨。自漢以來,抗擊匈奴都毫不含糊。上至皇帝,下至官民都高度一致。

匈奴未滅,何以為家一句,就足以說明漢一朝抗擊匈奴到了什麼樣的境地,又是如何的眾志成城。不管在內鬥得如何你死我活,對外一定會高度一致。

也正因為這樣,匈奴一度被打得遷徙再遷徙,不過匈奴也算是曾有帝國之姿,那怕退避之餘,也一直伺機再起,欲侵吞大漢江山入主中原。

……

準確地來說,這次大舉進犯大漢邊境的是諸多外族聯合組成的聯盟軍。其中牽頭串聯的正是北匈奴,而兵馬最多的卻是鮮卑部落,其次是丁零國的人馬,其他的還有烏桓,羌胡等部分人馬。

這事還得從去年鮮卑退兵說起。鮮卑部落中有無數個小部落,如拓拔氏部落,宇文部落,檀石氏部落等。其中拓拔氏部落的領袖拓撥鐵經過無數次浴血奮戰,統於一統鮮卑部落,組成了一個以拓拔氏為主的部落聯盟。

就在大漢國內因天災人禍不斷,民不聊生,官吏腐敗,地方強豪蓄養私奴兼併土地,而暴發了有史以來最大型的黃巾起義。讓天下本就紛亂的漢室更是處於風雨飄搖中。

有鑑於此,兵強馬壯的鮮卑首領拓拔鐵認為有機可乘,入主中原是拓拔鐵從小到大的理想,夢想,目標。因此拓拔鐵當機立當地率控弦之士二十幾萬兵犯大漢。

不料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身為先鋒的拓拔鐵獨子拓拔虎好死不死地被張飛盯上了,不但胯下的烏騅寶馬被搶,連命也搭上了。

拓拔鐵痛失愛子,卻也一朝頓悟。明白大漢帝國並非是自家小小鮮卑部落可以圖謀的。拓拔鐵也不言報仇,很乾脆地撤兵。

拓拔鐵回到部落後,在所有鮮卑人不解中辭了聯盟領袖之職,並將拓拔氏部落交付於侄兒拓拔龍。隨之而來的是鮮卑各部為爭聯盟領導權而明爭暗鬥。

爭權奪利從來難免要流血,要死人。就在鮮卑部落人心慌慌人人自危之時又發生了兩件大事,一件在明,一件在暗,相同的是都對鮮卑部落的未來有決定性的影響。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明的一件大事是辭聯盟領袖不久的拓拔鐵亡故。原因是思子心切,憂思過故而亡。且不說拓拔鐵真正的死因是什麼,反正陰謀論佔主流。

有人說是拓拔龍為了穩固在拓拔氏的老大位置,而對叔父拓拔鐵痛下殺手。這是議論和相信的人最多的一個說法。

還有人說其他部落為了取得聯盟的領導權,而剷除了可能成為障礙的先領袖拓拔鐵。這種說法也有市場。

更有人說拓拔鐵死於外部外人的謀殺。這種說法市場不大,卻是事情的真像。這就與另外一件發生在暗的大事有關。

發生在暗處的這件大事就是螯伏了百餘年,近兩百年的北匈奴終於動了。他們的觸手首先就伸向了四周的少數民族部落。鮮卑部落就是北匈奴盯上的目標之一。

拓拔鐵撤兵回部落之後,就當今講了自己及拓拔氏部落的立場,不再參與任何戰爭。拓拔鐵的態度是堅決的,立場也是鮮明的。這樣拓拔鐵自然會成為有野心者的眼中釘,非除之而後快不可。

北匈奴滲透鮮卑部落,在拉攏分化之餘,對拓拔鐵動了殺心,一場陰謀之下,一代鮮卑部落的英雄單于拓拔鐵隕落了。甚至死了都沒人知道是死於陰謀,死於謀殺。

而知道拓拔鐵死得不明不白的拔拓龍,這時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別說為叔父之死查明真像,連本身就是被重點懷疑的物件。

世事就是如此讓人無奈。或者說人生有時就是一場悲劇。拓拔龍現在就是這麼一種悲觀失望的心態,好端端的一條草原漢子,如今成了一個落寞僚倒的醉漢。

自怨自艾的拓拔龍在部落族人不理解,不明白,還極盡刁難猜疑之能事中,帶著無盡委屈和仇恨,獨自一人憤然走出部落,走向未知的方向和明天。

且不說逐漸被人遺忘的拓拔龍,接著說拓拔鐵死後的鮮卑部落,在北匈奴左挑右拔之中。鮮卑部落中的宇文部落上了北匈奴的戰車。

在北匈奴的幫扶下,宇文部落如願以償地取得了部落聯盟的領導權。宇文部落取得領導權後,立馬對鮮卑各個部落進行了一系列的鐵血整頓和排除異己的行動。

一時間草原被鮮血染紅了。就拓拔氏一個部落而言,除了早就離開部落的拓拔龍,也就逃逸了三千部落勇士和一個女孩,其餘的近七萬拓拔氏族人都死於宇文部落的屠刀下。或者說間接死於北匈奴之手。

屠刀之下,不是死就是依附。好不容易崛起的鮮卑部落因此而逐步日落西山。而身為鮮卑部落新領袖的宇文部落毫無自覺,反而盡起鮮卑部落近十二萬控弦之士,聽命於北匈奴,準備進犯大漢邊境。

與鮮卑部落情形差不多的還有烏桓,羌胡,丁零等。都各起兵馬同時準備進犯大漢邊境。

一個針對大漢的聯盟形成,一個針對大漢的陰謀正在進行。北匈奴還真是百足之蟲,雖死而不僵啊!

可惜的是,北匈奴將要面對的不僅僅是風雨飄搖中的大漢帝國。還要面對一個從千餘年後穿越而來的穿越者劉備。

所以北匈奴的結局早註定,就是從以後的歷史書中消失,再也沒有有關於北匈奴隻言片語的記載。嗯,這自然又是後話。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