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個軍醫過來,再去向公孫將軍稟告一下。”趙雲幾人回到營寨,趙雲吩咐著自己的親衛。親衛應諾而去。
“子龍你們稍候,我們去煮魚燒野味!”張寧和樊輕衣交待了一句,兩人相偕進入火房監廚去了。
至說讓她們動手燒菜,算了吧,放火燒廚房還差不多。也只有趙雲的小妹趙雨,有不錯的身手,還是個美女廚娘。
公孫瓚麾下所有的軍醫都從劉備處培訓過的,這也是劉備的意思和要求。公孫瓚對劉備也算言聽計從,還真弄了一批本就粗通醫理的人過去培訓。
有當世醫家大佬華陀親自執教,有超前理論和見識的劉備協教,公孫瓚送過來的人在醫術上都有長足的長進。尤其是外科和現場急救這塊還達到一定的水準。
在漢代而言,行軍打仗的戰損最大一塊就是戰時搶救處理不及時,或處理不當,以致將士死亡或傷殘。真正說當場戰死的並不多。
讓人遺憾的是,這個時代缺醫少藥,醫療水平也就那麼回事。從陳曦病得要死了可以看出,一般人家有人得了重病,除了扛就是熬。嗯,想不死都難。
戰時及戰場上就更甚了,重傷的將士等於宣佈死亡。如果說一隊得力的醫療人員隨軍,可以減少很大的傷亡。還可以為軍隊留下更多的老兵。
這一筆帳誰都會算。公孫瓚是二貨,卻一點也不蠢。在嚐到甜頭後,感激師弟劉備之餘,加大了軍醫這一塊的投入,一批批人送過去學習。現在只要是公孫瓚麾下的人馬,都有一支隨軍醫療隊。
當今大漢天下也只有劉備軍和公孫瓚軍有專門的隨隊醫療隊。別的兵馬就是有軍醫,也是為將校服務。其數量和質量都無法比,或者可以忽略不計。
俗話說一步先步步先,也就註定日後的爭霸之舞臺上,劉備軍和公孫瓚軍佔盡了無數先機,打出許多讓天下人驚震的戰例和戰績。
軍醫很快聽令而來,來的還是白馬義從這支隊伍裡隨隊醫療隊中的隊長。這名軍醫一邊聽趙雲講敘具體情形,一邊進帳仔細為躺在床上如一團爛泥的醉鬼檢查了一遍。
“趙將軍,這胡人就是醉酒了,跌入水中受了點風寒。嗯,還有點肝氣鬱結,情志不暢,基本上沒有別的問題。”軍醫檢查完,起身向趙雲施了一禮說:“這胡人身體素質很好,應該不久就會醒來。”
“嗯,去吧!”趙雲點頭表示知道,就讓軍醫自去。
“子龍,什麼情況?”軍醫剛退,公孫瓚洪亮的聲音就在帳外響起。
“將軍!”趙雲施了一禮,把之前的過程詳細地向公孫瓚講了一通。張飛哥仨也在一邊補充說明著。
“嗯!”公孫瓚聽完趙雲等人的話,摸著胡茬,想了想說:“子龍推斷得不錯,細作不像,應該是鮮卑部落發生了什麼我們不知道的重大變故。從這鮮卑人的裝束上來看,應該是鮮卑部落中某個部落的首領。還是等這個鮮卑人醒來再說。”
公孫瓚不但像貌堂堂,聲音洪亮,而且還有一雙慧眼。公孫瓚不止看出這醉鬼是鮮卑人,不斷定他是鮮卑某個部落的首領。這就讓趙雲等人無比佩服。
“將軍英明!”趙雲幾人心悅誠服地說:“將軍目光如炬!”
“子龍,翼德,你們幾個什麼時候學會了奉承人的?”公孫瓚哈哈一笑,指著趙雲幾個人說:“不是我英明,只是在這邊疆呆久了,每天和外胡打交道,有了閱歷和見識而已。”
“玄德曾說過,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差不多就是這麼個意思。讀萬卷書是為難我,我也讀不來。自然只好做苦力了,守土戍邊是真苦啊!不過我心中充實。”公孫瓚說著說著就歪樓了。
“將軍之所為乃大義也!”趙雲跟著歪樓道:“玄德大哥與將軍在幽州一內一外,文治武功可謂相得益彰。”
“還別說,如果玄備做幽州牧就挺好,我完全沒有後顧之憂,只需一心守土戍邊抗胡就行。”公孫瓚嘆道:“不料卻弄個跟我不對頭的劉虞做這個幽州牧。都是漢室宗親,咋差別這麼大?”
這話公孫瓚可以胡扯亂說,趙雲幾個就真不敢接腔。背後非議上司這罪名可不輕。再怎麼說新任的幽州牧劉虞也是趙雲幾個名義上的上司。
應該說幽州牧劉虞是公孫瓚和劉備的頂頭上司和直接領導。劉虞這個漢室宗親可比劉備這個漢室宗親正宗。當然,人家的權利也大得多。甚至在歷史中袁紹還曾提議推舉劉虞做皇帝,不過劉虞沒配合。
劉虞出任幽州牧以來,對大漢北方的遊牧民族是持懷柔政策。這剛好與公孫瓚的鐵血手段相反。以致公孫瓚向來不爽劉虞。
公孫瓚一直認為劉虞身為漢室宗親,幽州牧,實在太軟弱,太不對味。公孫瓚真有弄死劉虞的心。在歷史上,劉虞也確實被公孫瓚弄死了。
有一點不可否認,劉虞任幽州牧以來,還是很有政績的。劉虞善待幽州黎庶,在諸多遊牧民族中也有很高威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應該說事有利弊,人無完人,政策也沒有絕對正確的。公孫瓚和劉虞之間就是很好的證明。他們之間也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因人不同,所見就會各異。
那怕在後世,也各執一詞,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正確。擁護公孫瓚的,理由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殺光就對了。擁護劉虞的,理由是以德報怨化敵為友,把敵人變成自己人多爽,打什麼打殺什麼殺。
“咋了?都啞巴啦?”公孫瓚有點吹鬍子瞪眼睛地說:“這時候太可以說將軍英明,幽州牧扯淡!”
趙雲幾個人堅決不接腔,紛紛左顧右盼或低頭數螞蟻。
“哼!北邊大草原就應該變成大漢的牧場,所有遊牧部落只配為大漢牧羊放馬!”公孫瓚豪氣萬千地說:“告訴你們,玄德也是這麼個意思。我就是以後為他守護這片牧場的鎮北將軍!”
公孫瓚這話很愛國,也激盪人心,更加有點反動。不過這二貨也是在滿嘴跑火車。就算劉備有這個野望,也不會在拳頭不夠粗大硬實時說出來。就算說也不會對二貨師兄公孫瓚說。
當然,公孫瓚現在如此說,也沒有人會去找劉備求證。何況當場數人並不反感這麼說,甚至一點都不意外和吃驚。
劉備何許人?心懷天下,心懷萬民,有大志向,有大理想之人。把北方草原變成大漢牧場又算多大的事?遲早的事罷了。
公孫瓚見幾個傢伙不接腔,也覺得索然無味,乾脆也不說什麼了。唱獨角戲總是容易厭倦和傷感,這與打牌三缺一一樣讓人覺得遺憾和心塞。
“嗯!什麼味?”一陣香味飄進帳中,讓有點生悶氣的公孫瓚死命地搐動著鼻子。公孫瓚一邊努力地用鼻子吸著香氣,一邊閉上眼睛,口中唸唸有詞:“魚的香味,鹿的香味,麂的香味,獐子的香味,兔子的香味,嗯,還鳥蛋的味道。”
除了說師弟劉備是吃貨,連師兄公孫瓚也是吃貨。那怕劉備美其名曰美食家,也不過是講究的吃貨。或者說什麼都吃的貨!
“好啊!”公孫瓚聞了一會兒,睜開眼睛,掃了趙雲哥四個一眼,一點也不見外地說:“你們幾個學會奉承人也就算了,不罵幽州牧那貨也可以原諒,這吃獨食就不對了。”
趙雲有點無辜地說:“將軍,因為誤了用晚膳時間,所以才弄了幾條魚和幾樣野味。嗯,正好哥幾個聚聚。”
“聚聚怎麼少得了我?”公孫瓚伸手拍了拍趙雲的背說:“子龍,你平日不飲酒,這神仙醉還有點存貨吧?”
實在是逍遙醇釀中這款神仙醉太過誘人,公孫瓚是死活留不住,口裡說飲一杯就算了,結果左一杯右一杯就沒了。
當然,張飛哥仨也差不多,早就沒有一點神仙醉了。只有嚴於律己的趙雲有一罈一直存著。這還是趙雲分給大家之後剩下的,趙雲戍邊後就沒飲過酒。
張飛哥仨可沒少打趙雲存放的這一罈神仙醉的主意。不過趙雲不鬆口,張飛哥幾個也沒辦法。用強吧,還真打不過趙雲。
嗯,所以說只有絕對的實力,才能保護得了自己擁有的一切。不然,擁有的也會失去。這就是人類生存的真正法則。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