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孫瓚所在主帳的前方是張飛哥仨及其本部的營帳。後方才是趙雲等人及其本部的營帳。
再四周還有公孫瓚各部的營帳,之後才是寨欄。有無數拒馬鹿角及陷阱,更有無數的明哨暗哨。整個營寨及營盤又如刺蝟,真是進可攻退可守的安營紮寨典範。
蕁嶺多山,也是由無數的大小山丘組成。而公孫瓚部所選的安營紮寨處很有特點,一片空曠之地,三面臨山,只有一面是直通外面。
四周有數條小路,卻通行不易。這年頭不比後世,尤其邊郡邊界處,人煙稀少。就算有一條小路,因為沒人走動,很快就荊棘滿途,別說騎兵,就是步卒透過也困難。
最為神奇的是有一條水質好的小溪從營寨邊流過。無形中解決了打仗行軍中最難飲水問題,也讓這空曠處成了安營紮寨的最佳選址。
這是蕁嶺公孫瓚部營寨的大體情形。在營寨嚴守崗哨密佈的情況下,敵人也沒太好的辦法攻擊這裡。
這樣的營寨是不是沒有破綻?有,還有兩處。其一是地理位置及周邊的環境決定,怕火攻。一把火下來,就算全軍覆沒也不奇怪。三邊放火,一邊堵殺,夠讓人喝一壺的。
其二是怕下毒,三軍就飲一條小溪之水,一旦敵人在小溪上游投毒,全軍不戰而滅都可能。拓拔龍一個大活人都能飄過來,下毒不是很簡單。
至於說這些的破綻,公孫瓚部是不是有人知道或察覺?誰都不清楚。反正自公孫瓚部駐紮在蕁嶺這個地方以來,還沒有出什麼狀況。
趙雲就帶著兩個貼身近衛和拓拔龍滿營寨地轉悠了一圈,也算巡視了一遍和讓拓拔龍熟悉了一下。之後一行人才來到主帳後方的本部駐紮處。
趙雲領頭,張寧和樊輕衣尾隨,拓拔龍在後,四人走進了這部分營帳中一個最大的營帳裡。這裡是趙雲本部議事的地方。
“將軍!”這是營帳裡所有人對趙雲的稱呼。
“小姐!”這是徐和,李條,司馬俱這一票黃巾兄弟對張寧的稱呼。
“大姐頭!”這是張三,李四這群常山馬匪兄弟對樊輕衣的稱呼。本來是叫老大的,可是樊輕衣真是女的。叫老大不妥,就該叫大姐頭。
“咦!”這所有人對拓拔龍這個最後出現的,明顯是一個胡人表示詫異。知道拓拔龍存在的人並不多,也就公孫瓚等幾個高層。軍營又不是交頭接耳的地方,所以這帳內之人都不知道拓拔龍這個人的存在。
“嗯,大家都在,正好,我有點事情正好通傳下。”趙雲走到主位上坐下,一邊說一邊招手讓大夥兒坐下。
張寧和樊輕衣本欲跟上趙雲的步伐,盡職盡責地分立於趙雲兩邊。可是左右兩邊的傢伙自動向後挪動,空出了左右兩邊第一個席位。在趙雲的示意下,兩個美女乖乖地席地而坐在左右兩邊第一的位置。
在漢朝,上至洛陽皇城,下至萬民,都是席地而坐。不同的是地上的席子。目前而言也只劉備所在的涿郡才有部分是坐逍遙椅。就算別的地方有椅子,也是從劉備這裡流傳出去的。不過沒有普及,反而被得到的人秘而不宣。相對而言,逍遙椅的出現並沒有什麼意義。
據可靠的調查報告顯示,洛陽宮內有為數不多的逍遙椅,屬於靈帝劉宏及幾個近臣專享。荀府有幾張,大將軍府有幾張。其他的地方就是潁川和九江郡有幾張。
“首先為大家介紹個新兄弟。”趙雲待大家坐好後,指著還在站立的拓拔龍介紹說:“鮮卑人,拓拔龍,從今以後任我麾下一名百夫長。”
“大家好!我叫拓拔龍,請兄弟們多多指點和照顧!”拓拔龍簡單地自我介紹了一下,又向一眾同僚躬身行了個禮。
帳內的都是趙雲的親信之人,也都是百夫長以上的將校。出於對趙雲的敬服和信任,對於拓拔龍的突兀出現並沒起鬨或排斥。不過也在等趙雲給一個解釋。
雖然說都是趙雲的人,但是也山頭林立。真可謂是麻雀雖小卻五臟俱全。黃巾軍出身的兄弟屬一個山頭,張寧是象徵性的老大,徐和,司馬俱,李條等就是其中堅力量。
常山馬匪出身的又是另一個山頭,樊輕衣是隱形的老大,張三和李四就是骨幹份子。還有就是趙雲的鄉黨隱約間也自成山頭。
趙雲對此不是不知道,尤其在張寧和樊輕衣來到這裡以後,這山頭更是明顯。不過山頭再多,靠山都是趙雲。只要不影響和諧統一,不影響戰鬥力,趙雲就當作不知道。
“坐吧!”趙雲指著左邊的一空位,拓拔龍施了一禮依言坐下,趙雲才再度開口道:“大家都是苦難出身,拓拔龍的家人和族人十萬之眾都慘遭屠殺。希望大家與他好好相處和配合。”
“徐將軍,你處調五十名士卒歸拓拔將軍麾下。張將軍,你處調五十名士卒歸拓拔將軍麾下。”趙雲對徐和與張三道:“議事完就執行。”
“諾!”徐和及張三皆沒有推辭地應諾。
“好,接下來說近來外胡頻頻犯境之事。”趙雲把自己所知的情況都太概講了一通,其間拓拔龍有所補充說明。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北匈奴與大漢是世仇,是水火難容不共戴天之深仇大恨!可不比以往諸胡只為搶掠而來。大家都得打起精神小心謹慎才行。”趙雲最後再三強調說:“戰場相遇,不必留情,不要留手,不是他死就是我亡!”
“諾!”帳下眾人皆肅然應道。
這個時期只要漢人,都多少知道漢匈之間的過往。匈奴未滅,何以為家這句話,足以說明太多。不論是鎮壓黃巾起義,還是各地暴亂,這都是自家事。但是對付匈奴,卻是國事,是大義。其中輕重,帳內之人都拎得清。
像趙雲帳內這一幕,在整個營寨中都在重複上演。大家都知道如今面對的不僅僅是雜胡,主要是大漢的生死大敵北匈奴。
不久之後,從蕁嶺這座營寨中飛馳出數支偵察小隊,走向不同的方向偵察敵情。戰鬥隨時可能打響。
……
涼州,董卓府坻。
“這回不催我入京了?”董卓一把把從洛陽急傳而來的聖旨摔於案前,氣呼呼地吐槽:“拒敵於國門之外,務必全殲北匈奴兵馬。一不給人,二不給糧,真以為我西涼健兒三頭六臂還是牛和馬?”
洛陽的靈帝劉宏據三州邊境傳來的情報,可以肯定北匈奴的存在。有大敵在側,靈帝也顧不上削弱邊軍,還不得不下旨安其心,讓邊軍好好打。
“將軍何必動怒,不值當不值當!”下首的李儒彎腰拾起聖旨,微微一笑道:“這個更不能丟,這可是我們西涼鐵騎的後勤來源之一。”
“此話怎講?文優不妨細細道來!”董卓本就為麾下鐵騎的後勤供應而操心費力。董卓既不想剋扣軍糧軍響,又苦於自家沒錢。
董卓正想破頭也沒什麼好辦法,聽女婿如此說,不由喜出望外。女婿李儒可是從來不無的放矢,一般都謀而有成。雖然說損點,但是都在董卓的接受範圍之中。
嗯,董卓本身就不是一個善茬。殺人放火誅人九族都不在話下。如果硬要說董卓的優點,那就是豪爽不拘小節,善待部下。
就這麼一個董卓,其女婿李儒還要損點,就可知李儒其人是多麼冷血無情。加上李儒才智高絕,為了達到目的,連己身都可以搭上。這樣的李儒就是一場災難,對於其對手和敵人而言。
“將軍,且聽我說!”李儒上前一步,附在董卓耳邊輕言細語了一番。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