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我的三國有些亂> 第370章 當面理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70章 當面理論

程普等人帶著昏迷的孫堅出了小樹林,擇一空曠處再次屯紮起來。然後將所有能正常活動的將士都派了出去,打探訊息兼收攏潰散的將士們。

張飛一人一騎退華雄部訊息很快就傳到程普等人這裡。這讓程普等人面面相覷,人與人之間啊,就怕對比,一比,傷害就來了。程普等人都覺得小心肝受了傷。

隨之而來的還有僥倖沒死的將士們,陸陸續續回來了近萬將士。直至天亮才再算基本回歸了。這時沒自己歸來的,都成了無頭之鬼被帶了回來。

“德謀,就剩我們兩個了嗎?”天亮時,孫堅也清醒了過來,睜開眼看見榻前的程普,孫堅不由顫聲地說:“我怎麼就不死呢!”

“將軍,全軍折損過半。”程普把孫堅昏過去之後的情形細說了一遍,最後嘆道:“曾聞當年張將軍一矛拍昏華雄,還以為是訛傳。昨夜方知,張將軍乃萬人敵也,華雄攜四萬鐵騎也不戰而逃,直接回關固守不出。”

孫堅聞言點點頭,沉默了半響才說:“人,都是人,怎麼就差別這麼大!有人爭功,有人扯後腿,也有人仗義出手。人心啊,最難測也!”

“將軍!”程普想說點讓人寬心順意的話,開口卻不知說什麼才好,只好這麼叫一聲。

“德謀,什麼都別說,些許挫折還打不垮我孫堅!”孫堅搖了搖手說:“傳我命令,全軍集合。”

“諾!”程普應喏而去。很快就把近萬殘兵敗將集合了起來。孫堅一身披掛,強作精神地來到隊伍面前。

“將士們!”孫堅大叫了一聲,彎腰鞠了一躬,虎目微紅地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昨夜之慘敗,是我孫堅之過。”

為將者,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知陰陽識五行。孫堅覺得是自己失察所致昨夜之慘敗。認為是自己不謹慎而遭慘敗。至於什麼缺糧,孫堅不屑於找藉口。

“敗了,我認!”孫堅言簡意賅地說:“撤兵!”

孫堅準備回去討個說法,找人當面理論。近萬江東子弟成了無頭之鬼,孫堅承認是自己之過,不過,有些人也必須給個說法。如提綱挈領的袁盟主,如總督糧草的後將軍。

“駕!”張飛一直在離孫堅部不遠處,見孫堅率部撤兵,也沒置可否,更不會去幹涉,掉轉馬頭,駕馬而去。

……

洛陽,董府。

“好!子健不錯,不負我如此重用於他!”董卓連聞華雄從汜水關傳來的捷報,手舞足蹈地狂吠:“可惜未斬殺江東猛虎孫堅,不然真除祛了我心頭大患。”

從征討黃巾軍起,董卓就孫堅忌憚有加。董卓固執地認為,孫堅勇烈,是不好對付的勁敵。董卓甚至都有一種孫堅不死,寢食難安的味道。

“子健確實不錯,還挺讓我意外的。”李儒不驚不喜地說:“關東諸侯聯軍已兵臨虎牢關下,我們該全力以赴守住虎牢關。”

李儒知道的軍情比董卓詳細得多。也知道孫堅部大敗的原因,不是對手華雄超神,而是豬隊們太給力了。不過孫堅部敗得如此之慘,也實讓李儒跌破了眼鏡。

“嗯!”董卓收拾了一下狂妄的神色,伸著懶腰說:“文優認為該如何守好虎牢關,拒關東諸侯聯軍於關外。”

“將軍,我以為將子健調至虎牢關,換李榷,郭汜守汜水關。再派徐榮去虎牢關為主將。”李儒早有定計地說:“張濟,樊稠兩將守函谷關,以拒韓遂等。其餘諸將扼守洛陽各處險要,則無憂矣!”

“好!就依文優之議。”董卓倒從善如流,一如既往地對李儒言聽計從。

數日之間,李榷,郭汜率十五萬兵馬前往汜水關換防,加上華雄之前的五萬兵馬,也就是二十萬之眾守汜水關。

徐榮率二十萬兵馬,匯合華雄來到虎牢關。虎牢關本就有十萬守軍,這下就有三十萬大軍據守虎牢關。

張濟,樊稠率兵十萬守函谷關。董卓有令,西涼韓遂一有異動就往死裡揍!

董卓,李儒,呂布三人坐鎮洛陽,接應四方及防洛陽暗流湧動。

……

虎牢關,洛陽八關之首,距洛陽城五十里。虎牢是洛陽東邊的門戶和重要的關隘。城高牆厚,真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號稱天下第一雄關。

虎牢關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此關南連嵩嶽,北瀕黃河,山嶺交錯,自成天險。成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袁紹等十八路諸侯就率百萬之眾來了虎牢關外,擇了處進可攻,退可守的風水寶地,聯軍就將主寨立於此處。向兩邊和其後延綿了幾百裡,紮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營寨,壯觀極了。

主寨,大帳,袁紹升帳議事,帳內坐滿了諸路諸侯。

“所謂一人計短,眾人計長,集思廣益才是戰而勝之的根本。”袁紹意得志滿地開口道:“這也是我今天召集大家的目的。該如何攻進洛陽,如何誅除董賊,還請大家獻言獻策。”

“盟主,諸位盟友,我認為我們聯軍兵多將廣,應該把兵力優勢發揮出來。”曹操首先開口道:“我們可兵分五路。一路協助孫大人攻打汜水關。一路佯攻虎牢關吸引火力。一路繞洛陽襲其後。一路抄後路斷函谷和洛陽交通,滅了董卓調老家援軍的想法。一路斷滎陽,將董卓的退路封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曹操的分兵之計好嗎?絕對好!正好把聯軍百萬之眾的優勢利用得淋漓盡致。就算不能一時建功,曠時日久之下,也足可以把董卓及西涼軍困死在洛陽司隸一帶。

洛陽司隸一帶能養活董卓及其兵馬多久?半年,一年,最多一年半,絕對會出現人吃人,不戰自亂的情形。董卓攜二十幾萬西涼軍入洛陽,加上呂布的三萬幷州狼騎,以及洛陽本來就有的幾十萬人馬,差不多也近百萬部隊,真以為不要物資來消耗。

說董卓方能堅守一年半已經是放寬了許多,頂天也就一年,董卓方就要吃土。當然,這只是靜態的一組資料。真的雙方投入百多萬人次的戰鬥,有太多無法預料和算計。

“孟德言之有理。”袁紹頷首點了個贊,沉吟片刻才說:“不過孟德之計太過於緩,我們倒無所謂,可是陛下,一眾文武公卿,洛陽及司隸百萬黎庶卻在水深大熱之中。”

袁紹也沒說錯,曹操之計甚好,卻是耗時耗力,變數太大。一眾諸侯也都沒持久論戰的準備,無論心裡或後勤都不允許。聯軍也是百萬之眾,一天就是一筆天文數字的物資消耗。

曹操也知自己計策的優劣,不由點頭道:“盟主之意是?”

“一鼓作氣,攻破虎牢關,直入洛陽,誅殺董賊,救陛下及萬民於水火之中。”袁紹王八之氣大發地說:“只要諸公齊心合力,將士們萬眾一心,董賊指日可誅,漢室振興可期!”

袁紹之計有問題嗎?沒有!十九路諸侯如果真的同心同德,都像江東猛虎孫堅一樣,還真可以以堂堂正正的王道姿態,碾壓董卓一方。

可問題是,十九路諸侯可能會同心同德麼?不可能呀!戰鬥剛剛開始,就有人爭功,就有人拖延發放糧草。再打下去,天知道會出什麼妖蛾子?

董卓方類似的問題更嚴重,董卓罪大惡極,不知得罪了多少人。洛陽之內就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捅董卓一刀。現在的關鍵是,戰場上的形勢決定了潛在危機的爆發力度。勝,內部可鎮壓。敗,不可收拾。

“戰報,汜水關戰況,孫堅部被華雄部夜襲,折損過半,現已撤兵迴歸!”就在袁紹準備慷慨激昂地置詞,讓大夥兒齊心用命之時,接到了快馬加急送來的汜水關戰報。

袁紹唸完戰報,嘆息著說:“文臺勇烈,不想敗於華雄匹夫之手。大家有什麼要說的嗎?”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