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我的三國有些亂> 第401章 不可複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01章 不可複製

函谷關,李儒正在聽取諸將的戰報。李儒來到函谷關後,一直處於不言不語,無悲無喜的狀態。

這讓原本函谷關守將張濟和樊稠,以及呂布和李榷,郭汜等都小心翼翼。他們實在不知道軍師的心意啊!

“想不到是曹操這叛主之賊。”李儒聽完眾人彙報,平淡地說:“你們打得很好,可惜沒擒殺他。”

呂布也不知出於什麼心裡,並沒有說自己差點捉到了曹操,更沒說趙雲和太史慈的出現。其實,呂布這是死要面子的表現。

在虎牢關下被趙雲和太史慈打敗過一次,就已經讓呂布顏面掃地。這次遇上趙雲和太史慈不戰而還,呂布是萬萬不會說的。

李儒感慨了一句,見眾將都似乎沒有什麼要說的,就命令道:“呂布,李榷,郭汜,樊稠四將率部回長安,相國大人在長安也需要人。徐榮,張濟鎮守函谷關。我隨後回長安。”

“喏!”諸將恭聲應諾。呂布,李榷,郭汜,樊稠也沒多作停留,下去就率部離開了函谷關,向長安而去。

“張將軍,徐將軍,陪我去關頭走走。”李儒在呂布等人走後,突然對還在下邊肅立的徐榮和張濟道:“這遷都也不知那天才能完。”

張濟和徐榮對視了一下,卻都沒開口說什麼。就這麼默不作聲地跟在李儒後頭。

“這天下芸芸眾生,真正能掌握自己命運的人何其少。”李儒來到關頭,久久地看著關下滿臉麻木的遷移人群,有感而發地說:“天下絕太部分的人,都是不知道明天會如何的人。”

張濟和徐榮這次連對視都免了,似乎都沒聽到李儒說的話。張徐兩人是沒聽李儒說話麼?不,他們聽得很清楚。張徐兩人是對這次遷都沒想法和看法麼?不,他們都有各自的感知。

怎麼說呢?在其位謀其政,張濟和徐榮是將領,是吃著董卓俸祿的將領,將領的職責就是打仗。董卓老大要做什麼,張濟和徐榮無權過問,也不會過問。嗯,軍師李儒可以過問和說道,張濟和徐榮就不行。

李儒說這些,並不要求身邊這兩個傢伙聽懂或互動,李儒自己也只是發發牢騷。相對而言,西涼諸將中,李儒也最看重這兩位,既有腦子,又有能力。

如李榷,郭汜,樊稠這涼州軍中的三傻,李儒就只會讓他們動手,絕對不會對他們傾訴什麼。這與信任和忠誠無關,是合不合適的問題。

“徐將軍,對於相國大人放棄虎牢關和汜水關,是不是有些不理解?”李儒不再發感慨,而是進入了正題道:“說說,不必有什麼顧忌。”

徐榮聽李儒的前半句,是不準備開口說什麼的。可是後半句出來,徐榮只好開口道:“就憑關東聯軍,有十萬兵馬,就可保虎牢關牢不可破,汜水關不失。”

“是啊!有你徐榮守關,聯軍只有望關興嘆的份。”李儒頭也沒動,依舊看著關下流動的人群說:“我把你調離虎牢關,就是給聯軍進洛陽的機會。”

“為什麼?”徐榮和張濟同時失聲而問。

“為什麼?”李儒略略頓了一下才說:“相國大人變了,曾經的相國大人雄豪無比,胸懷廣寬,有容人之量,有鯨吞天下之志。如今的相國大人喜怒無常,貪生怕死,目迷五色,只想苟安享樂。本想在虎牢關刺激下相國大人,相國大人害怕退怯了。”

“所以我放開虎牢關,希望聯軍逼逼相國大人,讓相國大人有危急感,才會居安思危,才可能會奮發圖強,或可君臨天下。”李儒笑了笑說:“結果是我高看了聯軍,只有曹操追了過來。”

“軍師!”徐榮略有不解地說:“就算聯軍再多兵馬追襲而來,也逃不出軍師的佈置呀!又怎麼能起到刺激相國大人的作用?”

“就是呀,連我的伏擊之計都破不了,又如何對得起我給的機會。”李儒似乎自言自語地說:“其實我還是給了機會呀,當擊敗曹操後,我沒留任何後手。在曹操敗退後,就可以揮兵追襲了。”

“軍師,聯軍又怎麼會知道沒留後手。如果是我,得到曹操兵敗的訊息,更會按兵不動。”徐榮換位思考地說:“別說伏擊戰,就是正面衝殺,聯軍也打不過我西涼鐵騎呀!”

“嗯,所以說我高看了聯軍,盡是一些偽君子,說什麼家國天下,不過是為名為利罷了。”李儒滿是嘲諷地說:“除非相國大人稱帝,不然這些偽君子也就這樣。”

“軍師!”一直只聽沒開口的張濟恭聲道:“如果現在有人在曹操敗退後再揮兵追襲呢?我們該如何應對?”

“哈哈哈哈!”李儒哈哈大笑,手指關下說:“如果聯軍現在出現在關下,關外的百萬之眾就送給他們。”

“稟軍師,兩位將軍。”就在李儒話音剛落,就有探子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急報:“距函谷關十里處發現敵軍騎兵,約三千左右,應該是幽州的白馬義從。”

“再探!”李儒揮了揮手,讓探子退下,有點哭笑不得地說:“我剛才說什麼來著?嗯,有人隱而不報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就在探子稟報之時,趙雲和太史慈已經帶著三千白馬義從進入了李儒等人的視野。

“果然是白馬將軍麾下的白馬義從,來得好快!”李儒嘀咕了一句,又下了一個讓徐榮和張濟瞪目結舌的命令:“來人,放下關閘!”

“軍師,關外還有近十萬將士。”不過徐張兩人也沒明顯地反對,卻遠遠地這麼說了一句。

“子建不也要有一支兵馬麼!”李儒似笑非笑地說:“子健沒欠我西涼軍什麼,我也不能虧了他。再說人可豈能言而不信,說送他關外百萬之眾就說到做到。”

至於說華雄是死是活?這重要嗎?李儒也就是這麼找個藉口說說,有意將這十萬兵馬順手留給劉備是真的。

“劉備呀劉備呀,可別辜負了我李儒一片心意!”李儒心中默唸,帶著徐榮和張濟下了關頭。

趙雲和太史慈率部飛馳到函谷關下,本來只是宣告下己方的到來。心裡還防關內出兵,隨時準備撤退。不料“咚!”的一聲,關閘落下。這讓兩員虎將再再次處於懵逼狀態。

“子義,西涼軍啥意思?”趙雲實在不明白髮生了什麼,又該如何應對。

“大概是不要關外這些人了吧?”太史慈也不肯定地說:“百萬黎庶就算了,可還有近十萬西涼兵馬呀!這可能嗎?”

不說趙雲和太史慈百思不得其解。這些被攔在關外的遷移人群更不解。不過在西涼軍一路的高壓之下,基本上都已經麻木,故而反應也不大。

至於說關外的西涼兵,已經全體反水了。這得將時間稍稍倒退一點才說得清。嗯,從趙雲和太史慈等後續部隊說起。

追上遷移隊伍的尾巴,趙雲和太史慈不敢輕舉妄動,就這麼遠遠跟著,等後面大部隊趕上來再說。

也沒等多久,本應該在最後的張飛和華雄所部先行趕到。正如張飛所說,是步騎混合,不然比趙雲和太史慈部慢不了多少。

趙雲等四個傢伙一合計,沒說的,先衝上去幹他丫的一仗再說。等四人率部衝上去,意外發生了。這些監督遷移隊伍的西涼兵馬,其中太部分是華雄曾經的曲部。

看見華雄這個曾經的老大帶頭殺來,還打什麼打,呼拉拉都跑過來抱華雄的大腿。華雄以前可待這些部下不薄,華雄本來又在西涼軍就威望十足。

對於西涼軍將士來講,換個主子一點壓力都沒有。跟誰還不是吃糧打仗,劉備這個主子就不錯。當年劉備收納五萬黃巾軍天下皆知,再說華雄本身就是個榜樣。

華雄的舊部一反水,其餘西涼兵也沒有多大反抗,都陸續投誠。當函谷關關閘落下那一刻,這關外百萬人口送給劉備就成了定局。

造成這樣的局面,是李儒放水的結果。也有劉備集團謀劃得當的原因。更多的是巧合和偶然,也是不可複製的奇蹟,沒有之一。

發生這麼大的事,百萬遷移人群卻沒引起多太騷亂。看見一直暴力壓迫自己的西涼兵向聯軍投誠,人群隱約發出了歡呼聲。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