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肅是個官迷,還是個小人心腹的官迷。之前依附於董卓,就是覺得董卓可以給他所要的。結果都沒有如李肅的意,其原因是遇上了有識人之明的李儒。
李儒一眼就看出李肅是個唯利是圖的小人,眼中只有利益,根本不可靠。於是李肅悲催了,李肅為了董卓連雙耳都貢獻出來了,卻沒得到應得的。最少李肅自己是這麼認為的。
對於李肅這樣的小人,後來轉投王允,助呂布謀害原主人董卓就理所當然了。殺了董卓,一為洩私憤,二為升官發財。
可以說現在的李肅已經是得償所願,官升三級,還領了重要的先鋒一職。只要這次戰勝西涼軍,李肅就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李肅的秉性不好,出身卻不錯,祖上是有飛將軍之稱的李廣。李肅自身的武藝也不錯,那怕不是呂布的對手,西涼軍中卻鮮有對手。
“牛輔,拿命來!”目前意得志滿的李肅最恨別人說他沒有雙耳,李肅認為這是他人生的汙點,個人的恥辱。李肅一聽牛輔揭自己傷疤,大叫一聲縱馬舞槍而出。
“李肅,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小人,看我取你狗命!”牛輔明知李肅之勇,因執著於岳父董卓死於李肅之手的仇恨,含恨挺身而上。
“休逞口舌之能,手上見真章吧!”李肅冷笑幾聲,心中暗暗得意,一擺手中這條丈五倒須悟鉤槍,往迎面而來的牛輔身上要害處捅去。
牛輔善使一柄大斧,算有幾分蠻力,卻萬萬不是李肅的對手。就算憑著胸中一股仇恨之氣,一時之間擋住了李肅如狂風暴雨般的攻擊,十幾合過後,牛輔的大斧就舞動得力不從心。
“哎喲!”牛輔發出了一聲慘叫,左肩被李肅劃了一槍,一塊血肉被悟鉤槍的倒須帶走。牛輔忍痛負傷拍馬逃回本陣。
“殺!”李肅得勢不饒人,一擺手中槍,發起了全軍進攻的命令。好傢伙,李肅的三萬兵馬打得牛輔的十萬兵馬望風而逃,牛輔部一逃就是數十里,可謂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牛輔部是丟下了無數物資,神奇的是人倒沒死幾個,除了一些倒黴孩子被流矢射中,基本上傷亡不大。甚至拍馬而逃的牛輔眼裡流露出耐人尋味的神色。
當然,縱馬而追的李肅根本沒有注意到什麼,更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嗯,打敗牛輔不是理所當然麼!
“停!就地安營以待大軍。”李肅追了數十里,眼看麾下為了繳獲牛輔部丟下的物資已經陣勢全無,連忙叫停,讓人打掃戰場,清理戰場,就地駐紮。
……
“文和先生,牛輔將軍會奉命行事嗎?”押後的徐榮有點不放心地說:“太師之死,讓牛將軍對呂布恨之入骨,只怕被仇恨蒙弊了心智。”
“我看無妨,就算牛將軍不按許敗不許勝的命令列事,我們也不懼呂布部。”賈詡雲淡風輕地說:“我只怕算計不了呂布大部,只能擊敗其先頭部分。”
牛輔領兵出發之時,賈詡就交待,許敗不許勝,還要敗得逼真,剩下的牛輔不要管了。賈詡用的是驕兵之計,甚至不介意死上一些人。
“嗯,文和先生認為無妨就好!”李儒是狠人,賈詡也不遑多讓,好在徐榮算是已經習慣了。對鐵血軍人徐榮而言,打仗死人不是正常的麼。
“徐將軍,該命人傳訊給牛輔將軍及李榷將軍各部,今夜三更按計劃行事。”賈詡智珠在握地說:“滅不了呂布,殲滅李肅部也不錯。”
……
是夜三更時分,白天大勝的李肅部遭到了牛輔等部的西涼軍襲擊,除了李肅僅著勇武隻身而逃,其部三萬之眾全部被殲或被擒。
“什麼?全軍覆滅!”呂布聽跪在面前的李肅哭訴,怒不可遏地責喝:“安營紮寨後不會廣灑斥候麼?”
“將軍,我廣灑斥候十里開外,怎耐西涼賊眾不加掩飾一鬨而至,賊眾勢大實不可擋。”李肅十分無奈地說:“非戰之罪也!”
“非戰之罪!”呂布目露寒光說:“你去跟閻王爺申訴吧!來人,將敗軍之將李肅斬首示眾,以振我軍威!”
“將軍,饒命!”李肅一聽,嚇得屁股尿流,趴在地下不斷地告饒:“念我助將軍誅除董賊之功,還請將軍功過相抵饒我一命。”
呂布不為所動,揮了揮手,已經嚇得全身癱軟的李肅被甲士擁至帳外,連慘叫聲都沒有,可憐一心想升官發財的李肅就身首異處,太好的頭顱被懸於寨門示眾。
“公臺,你為何不為李肅求情?”呂布殺李肅有如宰了一隻雞似的不以為意,反而笑問一直閉口不言的陳宮道:“你若開口,我會刀下留人的。”
“李肅乃小人也,能叛董卓,異日也會於溫侯你不利,殺之甚好!”陳宮何許人,對李肅其人知之甚詳,故見死而不救。
陳宮說完,見呂布面色不好,即刻反應了過來,微笑道:“李肅不比溫侯你有大義,同樣行為,出發點不同,自不可一概而論。李肅該死,溫侯則讓人敬仰,不然我何以投效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呂布這才轉不豫為喜,搖了搖手說:“人無完人,我實有許多地方做得不好,還望公臺先生以後多多提點。現在我們要考慮的是如何擊敗西涼賊軍,公臺可有妙計以對?”
“雖然說李肅領的是三萬雜兵,但是此戰足以說明西涼軍中有高人。”陳宮面有憂色地說:“對方用的是驕兵之計,實不可小覷之,我們該穩打穩紮,拖到對方糧草無以為繼,對方自會退去。”
“公臺的意思是無法一時之間擊敗西涼軍?”呂布眉頭緊皺地說:“公臺先生可要知道,對方糧草不足,我們也沒有餘糧呀,若不能一鼓而勝,長安城內就會有諸多變化。”
陳宮目露讚許,欣慰地說:“溫侯所慮甚是,所以溫侯必須想想今後的路到底該如何走。長安非久居之地,太尉大人也非好選擇。”
“嗯!”呂布長長應了一聲,陷入了長考之中。其實呂布並沒有想什麼,純粹就是發呆。如果硬要說,呂布腦海中盡是貂蟬的歡聲笑語,這孩子沒救了。
“公臺,沒人之時你就叫我奉先吧!”回過神來的呂布記得夫人貂蟬的交待,與陳宮多多親近,故溫和地說:“與西涼軍對戰,還勞公臺出謀劃策多多費心才好。”
“奉先,與西涼軍對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穩打穩紮隨機應變為主。”陳宮憂色盡去,盡顯機鋒地說:“無論對方出什麼招,我有把應對!”
呂布依陳宮之言,廣灑斥候率部緩緩推進。數日之後在李肅部被殲處遇上了西涼軍大部,兩軍分別擇空曠處安營紮寨,都儼陣以待。
“西涼賊子聽真,呂布在此,誰敢一戰!”呂布在安營紮寨後,領一支三千騎兵,來到兩軍陣前罵陣挑戰。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