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我的三國有些亂> 第470章 長安風雲(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70章 長安風雲(九)

“義真兄言之有理,我只怕溫侯無一戰之心呀!從溫侯匆匆撤回長安城就可見一斑。”朱儁終於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也有道理,誰都知道溫侯若不進城,駐紮於城外互為倚角才是守住長安城不失的上上之選。”皇甫嵩遲疑道:“難道呂布真有別的想法?”

“呂布有沒有別的想法我不知道。”朱儁頓了片刻說:“義真兄,原幷州牧丁原如何死的,大家都心知肚明。董卓又是如何死的,你我都看在眼裡。你說呂布靠得住麼?”

“公偉兄的意思是?”皇甫嵩這時對朱儁在這麼軍情緊急過府的原因,已經是心中了了。

“我想拜託義真兄一件事。”朱儁略有為難地說:“太尉王大人對義真兄確實有點刻薄,不過當今聖上年幼,還請義真兄領一支兵馬進宮護駕。別人的話,我真的不放心。”

皇甫嵩聞言,霍地站直了身板,點頭道:“行!雖然我受了些委屈,但是我皇甫嵩還是大漢之臣,護駕之事我責無旁貸義不容辭。公偉放心保衛長安城即可。”

朱儁沒有再說什麼,而是伸出虎掌。在長安城滿城風雨,漢室苟延殘喘之際,當今大漢天下的兩大名將再度聯手合作。

……

皇甫嵩剛剛領兵進宮沒兩天,也沒等朱儁設計破西涼軍於城外,就在西涼軍圍困長安城月餘後,也是在呂布率軍撤回長安城的第三天晚上。長安城南門火起,董卓餘黨李蒙,王方開啟南門城門,西涼軍一擁而進,長安城陷落。

在長安城南門烈焰騰空不久,長安城其他幾門皆火焰沖天,西涼軍在長安城內橫衝直撞。除了徐榮和張濟所部,如李榷,郭汜等都縱兵大掠。時太常卿種拂,太僕魯馗,大鴻臚周奐,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等皆死於兵亂之中。

西涼軍一路放火打殺,直向宮中而來。宮內侍臣慌忙奏請獻帝劉協。獻帝劉協在王越和皇甫嵩左右拱衛下來到了宣平門見宮門外的西涼諸將。

西涼諸將在火光中望見了黃色車蓋,知是獻帝劉協至,連忙約束西涼眾軍,皆口呼萬歲。

獻帝劉協向前幾步,倚樓而問:“卿等不候奏請,率兵擅入長安城,欲意何為?”

西涼諸將中李榷拍馬越眾而出,仰面大聲奏道:“董太師乃陛下社稷之臣,卻被王允匹夫夥同呂布賊子無端謀殺,臣等特來為董太師報仇及討個公道說法,非是造反,還望陛下明鑑。”

“沒錯,陛下,但見王允和呂布,再議退兵。”李榷話音剛落,郭汜也拍馬而出,亦高聲疾呼:“為董太師報仇!還請陛下交出王允,呂布兩賊子。”

“為董太師報仇!還請陛下交出王允,呂布兩賊子。”郭汜說完,在場的十數萬西涼兵皆齊聲呼喝,其聲音震動了整個長安城。

聲音傳遍了整個長安城,剛急急進宮的太尉王允也聽到了,王允聞聲後,來到了獻帝劉協身後奏道:“陛下,臣本為社稷計,今事已至此,陛下不必惜臣,恐誤國家,臣請見樓下西涼諸賊。”

其實王允是可以不進宮的,完全能從容帶著全家離開長安。當長安城南門火起之時,呂布被親衛從貂蟬房間急叫了起來。呂布在安排高順率陷陣營保護家小和陳宮及麾下眾將家眷之餘,就全身披掛,手執方天畫戟,駕著赤兔馬來到了太尉府。

“形勢危急,西涼賊軍已從南門入長安城內。還請義父上馬,同出關去,再圖良策。”呂布見到王允,就叫王允一起離開長安。

不料王允正義凜然地回道:“若蒙社稷之靈,得安國家,我之所願也。若不獲已,則我奉身以死。臨難苟免,我做不來啊。奉先啊,到了關東,告訴關東諸公,努力才以國家為念。”

不管怎麼說,這時王允不愧於大漢的忠臣,是一個剛烈的忠臣。上不愧於天,下無愧於地。呂布在再三相勸後,王允答應呂布帶走其小兒王定,也算為王家留下香火。

其時又見長安城四門皆起火,呂布也只好帶著王允的小兒子王定駕馬離開了王府,匯合陳宮和家眷及高順等麾下眾將,領著五萬兵馬從東門離開長安,徑向函谷關而去。

“王卿!”獻帝劉協在王允臉上看到了決然,又念及王允所作所為的種,不由有些不捨,在樓上徘徊不決。

王允見狀,隻身上前幾步,對樓下西涼諸將大叫:“王允在此!”

樓下李榷和郭汜等西涼諸將皆拔出佩劍,遙指著王允叱責道:“董太師何罪之有?你卻要和呂布合謀殺之!”

王允大笑道:“董賊之罪,彌天亙地,不可勝言。受誅服罪之日,長安士民皆相慶賀,你等不聞乎?誅殺董賊,乃我之所為,與別人無干,你等要如何都衝我來吧!”

“哼!太師有罪,我等何罪?大赦天下而獨不肯相赦我等?”李榷怒目而視道:“今不殺你這個逆賊,豈能消我等心頭之恨!”

王允一邊笑,一邊罵道:“逆賊何必多言!我王允今日大不了一死而已!”王允罵完,縱身一躍,從樓上跳了下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王允跌下樓來,已經是半死不活。李榷和郭汜等人可沒有憐憫之心,手起劍落,照著猶在地上抽搐的王允捅了又捅,王允算是死得不能再死了。

後世有詩讚王允曰:“王允運機籌,奸臣董卓休。心懷家國恨,眉鎖廟堂憂。英氣連霄漢,忠誠貫鬥牛。至今魂與魄,猶繞鳳凰樓。”

“既到這裡,不若殺了天子以謀大事,更待何時?”李榷與郭汜殺了王允,彼此對視一眼,點點頭,心中都升起了弒君的念頭,不由揚起佩劍,就要下令西涼軍打進宮去。

“不可!”一直沒動作的徐榮和張濟在賈詡的示意下,連忙分別制止李榷和郭汜,附耳低聲道:“今日若殺天子,恐天下人不服。不如仍舊奉之為主,掌握權勢,再賺關東諸侯入關,先去其羽翼,然後怎麼做都行,天下都是可圖的。”

李榷和郭汜等人的想法及動作,在賈詡面前無所遁形。賈詡之見更是讓眾人深以為然。西涼諸自然就聽從了賈詡的建議按劍沒動。

李榷和郭汜的舉動可把樓上眾人嚇了個不輕,獻帝劉協壯著膽問:“王允既誅,卿等何故還不退去?”

“陛下,臣等誅王允反賊,乃有功於王室,未蒙賜爵,故不敢退軍。”李榷等人將王允定為逆賊,還索要封賞爵位。

“卿等欲封何爵?”刀劍槍戟之下,由不得獻帝劉協不答應。這時年幼的獻帝劉協是頭腦一片空白,完全沒有半點主意。

“等等!”李榷等人不由自主地看向賈詡,賈詡只好提出了西涼諸將各自索要封賞的的官爵。其中李榷為車騎將軍,池陽侯,領司隸校尉,假節鉞。

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假節鉞,同秉朝政。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張濟為驃騎將軍,平陽侯。徐榮,牛輔等也封侯拜將。其他如李蒙,王方等各為校尉。

其中徐榮和張濟的官職爵位並沒有李榷和郭汜高,這是賈詡對這兩人另有安排。甚至賈詡自己什麼都沒有。當然,關於這些除了賈詡自己,西涼諸將都沒注意到。

李榷等人報上官爵,獻帝劉協無從反對反抗,只有捏著鼻子認了一途。只是如此一來,長安地區盡在西涼軍的掌控之中,朝中大權亦握在西涼諸將手中。

換而言之,年幼的獻帝劉協還是一個傀儡。不同的是掌權的人,之前是董卓,之後是王允,現在是以李榷和郭汜等人為主的西涼諸將。

這時唯一值得慶幸是,獻帝不用擔心沒命。好死不如歹活,並不是人人都是王允這麼頭鐵,可以從容地從樓上縱身一躍。

喜歡我的三國有些亂請大家收藏:()我的三國有些亂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