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下一本書到時候會試著換掉自己的寫法吧,老是把大段大段的設定寫進來,反而是對話少了讓情節推動很難受,我自己看自己的小說都是憑著對情節的記憶跳著找有意思的片段看的......真是撲街有撲街的理由。但應該不會刪減有關於內心和類似旁白描述的部分,大段設定會試著以對話或者是其他方式展現出來。很多類似旁白的話,實際上是有感而發,斷琴長歌寫的過程中,我因為現實中的事情而抑鬱了很長一段時間,一度到有些嚴重的地步,後來好了些,但實際上的確是影響到小說裡了,或許一開始竹詞故緒不會是那麼個走法,一些配角不會是那麼個結局,但當時因為我的緣故,他們就那麼走了,以想法設定裡較為悲觀的走向,與我原本圓滿樂觀主義的初衷偏離,但所幸偏離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