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快穿之惡婆婆她一心向善> 第140章 探花娘子的添堵婆婆4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0章 探花娘子的添堵婆婆4

第140章 探花娘子的添堵婆婆4

“姑姑,這,這,真是羞死個人了。”

春妮幾個用帕子捂著臉又扭著身子跺了跺腳,姑姑怎麼能這麼大咧咧地問這種問題呢。

陳曼哈哈大笑,“怕什麼,這裡也沒外人,總得了解你們的想法姑姑才能更好地給你們找如意郎君啊。”

春妮姐妹幾個對視一眼,感激地對著陳曼行了一個大禮,“謝謝姑姑,勞煩姑姑多為我們費心了。”

春妮咬了咬嘴唇,“姑姑,我,我想找個讀書人,不要求才高八鬥,只要讀過幾年書明事理就行。”

但凡捨得讓孩子去讀書的,不說大富大貴家裡總有點小錢,能去讀書證明家裡對他也多有重視,她有姑姑和表哥做依靠,夫家肯定不敢看輕她。

當然,如果相公以後能考個秀才舉人那就更好不過了。

夏妮見姐姐說話了,咧嘴一笑,“姑姑,我想嫁個家裡有鋪子的,我喜歡做生意。”

她跟大姐不一樣,大姐從小就文靜也喜歡讀書人,她則是從小就喜歡錢,從會走路開始就跟在爹的屁股後面給人送豆腐,十裡八鄉的人都說她小嘴叭叭的比她爹還能說會道。

另外幾個也紅著臉小聲說著自己對未來相公的期望,有希望嫁給讀書人的,有希望嫁給吃穿不愁的,有希望嫁給手藝人的。

陳曼點頭,孩子的言行舉止是家長教育的影子,傅言煜高中探花郎,陳家在村裡的風頭一時無兩,不過陳家人並沒有因此洋洋得意,而是更加謹言慎行,時刻教育孩子要腳踏實地、安分守己,不能給傅言煜惹麻煩。

如果沒有傅家這層關系,幾個妮的要求放在村裡肯定會被人說痴心妄想。但是有了傅家這層關系,陳曼覺得這些要求一點都不過分。

大齊朝是一個社會等級十分分明的時代,士農工商,士排在第一位,商排在最後,行商者至少三代才能參加科舉考試。

雖然陳家只是一個普通的農戶,但是陳家有傅家這樣的近親戚啊。

雖然傅言煜只是個正七品的翰林院編修,但是翰林院是什麼地方?那是專門負責選拔和培養官員的重要機構。

大齊朝有句話叫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

而且傅言煜才二十出頭,未來前途不可限量,多的是人想要\願意跟他們家搭上關系。

陳曼點頭,“行,你們的要求姑姑都記下來了,好了時間不早了,都回去休息吧,明天帶你們出去逛逛。”

七個妮又行了一禮,魚貫而出。

陳曼的手指有節奏地敲了敲膝蓋,七個妮身上一點首飾都沒有,得給她們弄點首飾,省得被人小瞧了。

不過眼前還有一個難題,那就是傅家現在一窮二白。

傅家掏空了家底才買下這個院子,光靠著傅言煜的俸祿和老家那點田地的産出早就餓死了,家裡開支多數還靠湯錦暖的嫁妝。

這也是原身能一直忍著沒有刁難兒媳的一大原因。

想到儲物櫃裡那些黃金和珍珠,空間裡的各種珍貴藥材,陳曼覺得她得想個法子光明正大地把東西拿出來。

第二天一早,七個妮早早就起來了,穿戴整齊後就麻利地做早飯打掃院子,把燒火丫頭、廚娘還有灑掃的下人嚇得不輕,生怕主人家說她們懶惰,更怕自己在這裡沒有了用武之地會被發賣。

陳曼起來就看到幾個下人急得團團轉,她看著幾個勤快的侄女笑了笑。

“怎麼起這麼早,不多休息一會兒?行了,都過來陪我聊聊天,那些活兒留給樂兒和劉嬸他們做就行。”

春妮幾個這才不再跟丫鬟們搶活幹,“姑姑萬福,在家習慣了。”

她們在家五更天就起來到豆腐坊幹活了,習慣早起的她們早就醒了,一直在床上躺著,直到聽到院子裡有了動靜才出來。

陳曼見她們又穿回自己的棉布衣裳不由問道,“怎麼不穿你們表嫂準備的衣裳?”

春妮,“我們粗人一個,習慣了以前的衣裳,表嫂準備的衣裳太好了,得留著重要日子再穿。”

昨天為了表示對表嫂的感激和對表哥的尊重才穿了那身綾羅綢緞,天知道她們穿著那身衣服時動都不敢多動一下,生怕衣裳不小心弄髒了、被東西刮破了。

陳曼見她們一臉坦然,“好孩子,咱們在家以舒適為主,不過出門還是要換上嫂子給你們準備的衣裳。”

如今這世上都是先敬羅衣後敬人,先敬皮囊再敬魂,適當的裝x能減少許多麻煩。

吃了飯,陳曼帶著幾姐妹出了門,湯錦暖作為兒媳婦自然是想陪在陳曼身邊,不過被陳曼拒絕了,這會兒她正領著婆婆交待的任務回家呢。

陳曼帶著幾個侄女先熟悉了一下平安巷和附近,出了院子陳曼遇上了不少熟人,每次都會停下來跟大家打個招呼聊聊天,力爭讓街坊鄰居在最短的時間知道她有七個如花似玉的待嫁侄女。

大齊朝比陳曼在其他世界看過的古代小說\電視要開放一些,並沒有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規矩,也沒有女子出門需要戴圍帽的說法。

街上不少妙齡女子在結伴逛街買東西,七個妮看得目不暇接,偏偏還要強裝鎮定不能給姑姑丟臉。

陳曼看了覺得好笑不已,她帶著七個妮去糕點鋪子買了些果脯蜜餞和糕點。

又去脂粉鋪子拿了些平價的胭脂水粉,帶著她們去銀樓一人買了一個銀鐲子和一對銀耳環,最後又去布莊等店鋪買了若幹細棉布、散裝茶葉若幹、酒若幹,頭花頭繩等若幹。

銀鐲子和銀耳環是給七個妮的,其餘東西是給爹孃和兄嫂以及侄子侄孫\孫女們的,得讓馬車行幫忙捎帶回去。

這些用的都是原身的私房錢,一趟下來陳曼的私房錢縮水了一小半,賺錢迫在眉睫。

另一邊,湯夫人聽下人彙報說大小姐回來了心裡一驚,這不年不節也沒提前知會一聲,該不會是?

自從湯錦暖嫁到傅家,湯夫人就三天兩頭跟人去寺廟上香。

她夫人抓著女兒的手就哭了起來,“我苦命的女兒啊,都怪娘當初眼盲心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