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去秦府看看不就好了?”蘇韶不以為然的說道。
“你用什麼理由去拜訪?人又不認識我們?”尹遺穆白眼道。
“簡單,大大方方的說是去找鍾公子的就行,既然鍾府的管家都說了鍾文淼出門十有八九是去秦府的,那秦府的下人們對鍾文淼就很是熟悉,你只要說是鍾文淼的朋友,秦府的人自然會去裡面通報,那即可證明鍾文淼在秦府。”蘇韶說。
“就按你說的辦吧。”尹遺穆點了點頭,就真的和蘇韶出門去秦府了。
秦府在一處僻靜的地段,環境宜人,避人耳目,遠離喧囂的鬧市區。
啪啪啪。
“來嘍。”秦府的老管家聽到有人敲門,就馬上前去開門。
老管家看到蘇韶和尹遺穆後問道:“敢問公子和小姐是何人啊?來我們秦府有何貴幹?”
“老伯,麻煩你知會一下鍾公子,就說有故人來見。”尹遺穆說。
“鍾公子?”老管家匪夷所思的看著這兩個人,還真讓那鍾公子說著了,今兒個真有兩個人來找他。
“好的,請二位稍等,我去跟鍾公子還有小姐說一聲。”
管家閉上大門,匆匆趕往府內的蓮花塘。
“小姐,鍾公子,果然有兩個客人來找鍾公子。”管家向處在塘中亭臺裡的鐘文淼和秦世惠彙報道。
“還真讓你算到了?不會是你請來的戲子誆我吧?”秦世惠抱著古琴嘟囔道。
“願賭服輸,就奏一曲風聲鶴唳吧。”鍾文淼微微一笑,手指已按在瑟弦之上。
秦世惠瞥嘴,也乖乖的將琴擺好準備彈奏並說:“請他們進來吧。”
管家聽到秦世惠應允之後,便跑去大門迎請兩位客人進來。
尹遺穆和蘇韶進入秦府後,由管家帶著來到了蓮花塘。
早在進入蓮花塘前,蘇韶和尹遺穆就聽到了一曲默契十足的琴瑟和鳴,進入蓮花塘後,只見一對才子佳人,一人撫琴,一人撥瑟,曲聲婉轉,音符沁人心脾。
尹遺穆和蘇韶也沒打擾兩人的合奏,靜待曲罷,蘇韶才鼓掌稱絕道:“輕風隨鶴,鶴戾風輕。”
“兩位客人到亭中來吧。”秦世惠將琴放在一邊,招呼二人道。
兩人行至亭中,秦世惠打趣道:“文淼,你還有這樣一位美人朋友嗎?怎從未聽你講過?”
鍾文淼細細端詳著尹遺穆,但絲毫沒有頭緒,漂亮的女人在他眼中就像一顆流星,一瞬而已,而秦世惠對他而言則是一生。
“我倒是算到有人找我,卻也沒想到是如此美人啊,哈哈哈。”鍾文淼對著秦世惠憨笑道。
“貧嘴,要我回避一下嗎?”秦世惠起身問道。
“不用,這是你家,讓你迴避我還沒這麼大的膽子。”鍾文淼拉著秦世惠的袖口說。
“算你識相。”秦世惠又坐了下來,但不再開口說話。
“你們是誰?找我什麼事?”鍾文淼向尹遺穆,蘇韶二人問道。
“敢問鍾公子可是獨孤傳門下十八徒當中的一人?”蘇韶反問道。
“正是。”鍾文淼點點頭,大方的承認了。
“敢問鍾公子可是蒼州富商鍾知節之子?”蘇韶又問。
“然也。”鍾文淼承認了,但他並不清楚蘇韶有什麼意圖。
在得知鍾文淼的答案後,蘇韶才介紹尹遺穆道:“這位小姐姓穆,不知鍾公子可有什麼印象?”
“穆?”鍾文淼的目光再次在尹遺穆的身上打量,思來想去卻不記得。
“小姐,小姐。”管家匆忙的跑了進來。
“怎麼了?”秦世惠問。
“沒事,只是我來了而已。”一箇中年婦人轉過拐角出現在秦世惠等人的面前。
“娘,你要來怎麼不知會一聲,我好讓下人準備飯菜,晚上留您在這吃飯。”秦世惠一見來人,高興的像個孩子一樣撲倒婦人的懷裡。
“知會你了,不就見不著文淼了嗎。”婦人輕撫著秦世惠的秀髮說道。
“明白了,娘其實是來見文淼的,不是來看我的。”秦世惠嘟著嘴說道。
在看清中年婦女的容貌後,尹遺穆嬌軀一震,雖然多年不見,但那宛如天人一般的姿容卻令她記憶猶新,她小時曾想,天底下真的有天仙下凡這樣的事啊。
尹遺穆當即叩拜道:“民女參見太后,太后千年。”
這中年婦女就是當朝太后,秦四帝的皇后,慕容霏!
那這秦世惠的身份可不簡單,她可是當今秦帝的小妹,當今慕容太后所生,秦四帝在世時最愛慕容太后,將一切好的都給了慕容霏,愛屋及烏,小女兒一出生,秦四帝便賜了豐厚到無與倫比的獎勵,金銀玉器堆滿了慕容霏的院子,然而慕容霏整日鬱鬱寡歡不知在想啥,竟向四帝提出要將小女兒送到宮外撫養!秦四帝大大小小數十子,到頭來只有那麼一個小女兒,雖然十分不捨,但既然是愛妃提議的,他也就準了,如此數年,雖說是送到外面撫養,但小世惠過的比在宮裡還舒服愜意,慕容霏和秦四帝也時常微服來探望,那時小世惠還不知道自己是公主,下人們也遵從皇后的意思不告訴小世惠。
如此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便沒有腐敗小世惠,她在終日的寂寞中認識了一個文質彬彬的小男孩,因為他的關係,秦世惠也開始學習琴棋書畫,轉眼又是數年,小男孩說要南下拜師,秦世惠雖有不捨但她也不能說不,只是又要回到那爹孃時常不在的日子罷了。
再一次偶然的機會,四帝和慕容霏見秦世惠天賦異凜,詩詞歌賦,無一不巧,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四帝一時說漏了嘴,一句“不愧是寡人的公主”便將秦世惠的身份道了出來。
四帝和慕容霏本以為秦世惠知道自己是公主後會喜不自勝,卻沒想到,秦世惠不僅沒有顯得高興,反而還平靜的說“我的家不是皇宮,是這合適的秦府,我爹孃不是天子皇后,是累了就該回家休息的尋常人。”
就這一段話,四帝時常為外人道也,連本該勸秦世惠回宮的心意都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