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歷史軍事>悠閒王爺,太子的一生之敵> 第1220章 五皇子的轉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220章 五皇子的轉變

烈日炎炎。**即便是已經十月下旬,這禹州的太陽依舊不見小,已經在這裡待了幾年的李韻早就習慣了。**不過,今年的他的確是狀態都要好很多。**主要還是王妃霍秀文一直都在盯著,加上李昭和趙靜茹一直都在勸他。**還別說,那三個月絕對是李韻最舒服也最充實的三個月。**李韻的執行能力非常強,這也導致他什麼事情都想親力親為。**即便是李昭都不得不承認,如果李韻真的是他的對手,那將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在交州養傷的期間,李韻也沒閒著,他一直都在積極主動的學習。**收穫自然是巨大,首先,就是他的腰肌勞損和腰間盤突出這些問題,得到了很好的緩解。**有孫無量等一眾大夫的幫助,在極大的程度上幫他緩解了痛苦。**同時又用針灸幫助他調理自身的氣。**這便使得,他在這三個月中,將身子中的虧空都彌補了很多回來。**人的習慣和想法是會慢慢發生改變的。**特別是在資訊和知識如此爆炸的交州,李韻感覺自己的時間根本不夠用。**因此,他在每天除了接受治療時,稍微放鬆之外,其餘的時間都在學習。**光是在交州學習期間,所做的記錄和筆記加起來都快有半人高了。**這種態度,這種做事的決心,想要不成功都難!**李韻針對經濟學、工學、理學、軍事學、醫學等一系列都有所涉獵。**在此期間,他還命人大量的摘抄交州典籍,只要是能抄的,只要是不**的,他都想搬回來學習。**回到禹州後,李韻的第一件事就是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他事必親躬,自然是有好處的。**那就是整個禹州的發展以及工程是最完善的。**這是其餘州都不能比的,但缺點也很明顯,他差點把自己搞死了。**在交州的這段時間,他便積極學習,同時思考如何有效的利用這些關係和職權。**有的時候甚至就跟在李昭的身邊,看他是如何處理與權衡的。**看到李昭後,李韻才知道,原來當一個掌權者也可以這麼輕鬆。**當然,他覺得李昭真該死。**有這麼多資源和人才,他竟然還想著兒女私情!**呸,沉迷於女色的傢伙!**李韻在心裡默默的吐槽李昭,但也不得不承認,這樣的李昭,處理事情的效率更高,更快,也能充分鍛鍊下面的人。**作為一個掌控全域性的人,如果不能充分發揮每個人的特長,那麼最終的命運便只能是累死。**也就是在這個期間,李韻的想法隨之改變。**他突然開始認同李昭的觀點。**三個月的治療期結束,雖然李韻沒有完全改正這些習慣,但他的觀念都已經發生了轉變。**自從回來後,王妃霍秀文最擔心的就是丈夫還會像以前那樣拼命。**可看到李韻竟然開始轉變模式,在積極的工作之餘也勤奮的鍛鍊身軀,這讓她心裡大為感動。**當即就給幽王妃去了一封感謝信。**以往,趙靜茹和霍秀文絕對算不得親密。**但因為有三個月的相處,反倒是讓她們有了惺惺相惜之感,彼此的來往自然而然的也就多了些。**李韻倒是沒有管這些,他現在就是迫切的需要人才,迫切需要和李昭的計劃接軌。**李韻站在工地上,這是交州學院附屬學院的選址。**地方絕對是最好的,有山有水,環境宜人。**打從李昭給了他們這個提示後,李韻就一直將這件事放在首要的位置,他在交州的這三個月,更加清楚的認識到,那些人才的重要性。**而且,他也和李昭探討過。**現階段,交州學院和交州附屬學院是最完美的發展模式。**交州學院走的是全能的精英模式,而交州學院附屬學院走的則是底層的,符合大多數人利益,符合當前發展的模式。**兩者缺一不可。**只要是按照這種模式走下去,未來五到十年內,整個武國境內,將會湧現出一大批可用的人才。**他也和李昭估算過,未來五到十年,要想將整個武國發展起來,這些人才都還不夠用。**因為老一批的人會老,會幹不動,會退休。**中年頂上去,新生代成為主力。**人才是有一定的流逝。**因此,這些老師傅也必須要利用起來,他們或許不會讀書,不會認字。**但他們豐富的經驗,卻是無論如何都買不到的。**這種想法和理念,李韻也是頗為認同的。**因此,他回來後,基本上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這裡。**學院選址後,各種購買原材料的事情他都坐鎮,親自把關。**畢竟關係到以後禹州的發展。**而且,李韻也需要這一份經驗,他想知道,這學院到底是如何建造起來的?**只有瞭解和掌控其中的細節,以後才能更好的規劃。**在收到李昭的錢財和糧食後,李韻立即調撥過來。**反正他們禹州的運河段馬上在年底就能完成了,速度和效率遠超其餘幾州。**剩下的精力主要就是放在修路、建造學院、開墾田地、培育糧種以及建造水庫上。**這些基本上都是同時進行的,但也有主次之分。**李韻覺得最重要的就是修路和學院。**畢竟明年下半年就可以正式招生開學了,各種事情都要準備妥帖。**他沒有這方面的經驗,因此想學一學。**萬一有疏漏的,也好及時找李昭請教。**學院場地上,無數木材堆積如山。**沙土、岩石、磚瓦等等,都一應俱全。**工人們分工合作,打地基的打地基,開始做工的做工。**這片區域的木匠、瓦匠是最多的。**李韻一邊學習,一邊視察,有時候也會上去搭把手。**眼看著學院的雛形已經出現了,李韻心裡要說不激動是假的。**可他也清楚,即便是學院開始招生後,孩子們學習成才也是需要時間的。**之前他不懂,為何李昭幹這些事情如此起勁。**如今他懂了,這種期待感真的不要太強烈。**若是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看著無數成才的學子從學院中走出,然後為整個禹州,整個國家出力,那該是何等的欣慰?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