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他們都叫我南吳聖將,說我金憂作無情無義,殺人如麻,也分外強大,但是面對一個和我相處了十幾年的孩子,我自己都沒有察覺到,我竟然存在著一些感情,所以我最親近的,居然是你。我不會殺你,也不忍心殺你,你其實是我的半個孫兒,現在,你已經沒有機會再回到北唐了,而我和陛下當年的計劃也已經全部失敗,被李擇南毀滅掉了,我會告訴你你想知道的一切,你可能此生都沒有機會再做回北唐人。”
管闊默默地聽著他說的話,搞不清楚這麼一個不可一世又陰險狡詐的南吳聖將所說的到底有哪些是真、有哪些是假,但就是他很清楚:自己是心裡面有點感慨的。
金憂作和自己待的時間比和金安待的時間長得多,自己並沒有祖父,但是從小到大,他能夠感受到的最最接近祖父,最起碼是有一點點相像的,就是從金憂作的身上。
時間產生感情,十幾年了,真的難以阻止。
“先和你講講南吳吧。”金憂作往後仰了仰,便向天躺在了地上,眼睛望著高空的明月,還有依稀的星辰。
管闊猶豫了一下,站起身來,朝著金憂作走去,靠著對方,同樣仰天躺下,他們靠得很近。
無跡載著李千容不知道去往了哪裡,應該距離並不太遠,管闊相信那匹馬,所以可以放下心來。
夜空距離很遠,遙不可及,有著一種浩瀚又神秘的美麗,思想在這之中翱翔,便有很難以言喻的放開心扉的感覺。
“不,先說北唐。”金憂作又改口道。
管闊沒有異議,金憂作怎麼說,他自己聽著便是了。
“在那段時間裡,北唐內憂外患不斷,突兀人縷縷進犯,畏兀人也開始和北唐交惡,各地都有著起義,北唐雖然是一個龐大的整體,但是四處狼煙,連年征戰,自顧不暇。”
“而當那時,現如今南吳的土地上,是十幾個國家,這些事情,你應該大概知道,各國征戰不休。”
“北方的北唐忙著自己的事情,而南方各國吞併,亡國之禍席捲八方。”
“就在北唐處理內憂,抵抗突兀畏兀的同時,南吳完成了統一的步伐。當北唐的先帝橫空出世野心勃勃的時候,卻並沒有看到四分五裂的南方土地留給他滿足野心,而是一個百廢待興但是很團結的大國。”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解決了內憂外患的北唐對著新生的南吳發動了戰爭。”
“這場戰爭對於雙方來講都很艱難,整整打了五六年,傷亡慘重,北唐的軍隊一直打到揚州,幾乎要渡江直指金陵,當時的南吳,朝政上最多的議題,便是是否放棄金陵,遷都臨安。”
“我反駁。”說到這句話的時候,金憂作的眼中有光,閃亮閃亮的。
他一直以來都像是快要腐朽的石頭,但是唯有在此時此刻,在他的身上出現了逼人的光輝。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
彼時年少。
金憂作就像是恢復了年輕時候的意氣風發、一片張揚,聲音也不再陰險低沉,而是變得慷慨激昂。
“我們為了統一南吳,犧牲了多少人?就這樣接受自己的無能,被北唐吞併,遷都示弱,弱了士氣?”
“這不可能!”他說道。
“是我,我們金家,幾乎所有的男丁都上了戰場,帶上大吳的年輕人們,踏上了收復失地、進擊北唐的征程。”
“我們巧妙地利用天時地利人和,渡過大江,在北唐人沾沾自喜輕敵冒進之下,輕輕鬆鬆收復了揚州,一直往北,雖然死傷了許多好男兒,但是屢戰屢勝,最終強渡淮河、決戰兩淮,把北唐打得縮了回去。”
“你們開始劍指長安。”管闊說道。
金憂作點頭:“對,和朝廷上那些迂腐懦弱的一幫人不一樣,我們都明白,只要北唐還有一口氣在,那麼隨時隨地都會覆滅我們,要想獲得永恆的安寧,那就吞併它,不管它有多大!”
管闊就笑笑,沒有說話,他覺得兩國相爭,倒黴的是老百姓,可是站在大國的政治立場上,金憂作說得很對,沒有任何的錯誤。
馬蹄聲傳來,無跡帶著李千容回來了,看到他們也沒有什麼要休息的意思,溜達了一會兒,就又走了。
金憂作繼續說了下去。
“我們一路北進,剛開始的時候,非常順暢,但是到了後來,便越來越艱難,問題也變得多了起來。”
“南吳將士們遠離家鄉,不服水土,北唐境內的人心也不向著南吳,當時的南吳剛剛統一沒多久,在他們眼裡就是南方的蠻夷,根本不可能甘心被征服,再加上北唐境內的防線穩固,結果最終我們還是退了出來。”
“在這之後,我們之間爆發了持續的戰爭,互有勝負,持續了一年多。”
“終於,我們雙方都承認了自己的失敗,除了我們之外,周圍的強敵們也在虎視眈眈,不論是北唐,還是南吳,都不能夠繼續兩敗俱傷下去了。”
“緩解敵意與傷勢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正如你看到的一樣,南吳和北唐漸漸有了貿易往來,彼此互不相犯,偶有互相幫助,卻依舊在內心深處隱隱提防。”
“我們和平了。”金憂作嘆息道,嘴角徐徐有了很莫名其妙的笑意。
“那麼,難道是真的和平了嗎?”管闊像是在詢問,也像是有些嘲諷。
“是的,一山容不得二虎,難道北唐和南吳真的可以保持和平嗎?”金憂作的眼睛裡面有光,可是和之前的並不一樣,管闊從中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意。
“永遠都不存在,”他眯了眯老眼,“武力維繫和平,和平是不可能維繫和平的。”
“如果想要一個真正安定的南吳,就得需要一個毀滅了的北唐。”
管闊的眼眸中,神采稍稍黯淡了幾分。
“所以……”
“對,所以就在南吳的那些文官們、邊界的百姓們在和北唐進行所謂的友好往來、兄弟朋友的時候,我們金關二府,有許多計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