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顧琬來到這陌生的大啟王朝快一個月了。自打調養好了身體,雖說隔三差五地偷溜出門,可到底還是頭一回到村西這邊的顧家老宅。
要說顧家老宅還是挺寬敞的,瞧著面積並不比家裡小,主要還是院子夠大。
早在十幾年前那次分家,顧四叔一家便搬到了後院的罩房,另起了灶房跟院門,就連前後院之間的木門也落了鎖。
在顧二丫姐妹倆的帶路下,顧琬率先走進顧四叔家。才進院子,便瞧見少了半截胳膊的顧四叔正在院子裡刨木頭。沒一會兒功夫,周圍便積攢了好些木花屑。
雖然不是很懂行,顧琬還是覺著顧四叔的手藝應該不差。回頭若有機會,甚至還想委託顧四叔幫著做點兒小玩意,好換銀錢。
“五寶,二丫三丫,你們咋來了?”四嬸聽到了動靜,拿著篩米的簸箕從屋子裡走了出來。
“四叔四嬸,阿孃讓我送些青團果跟餅子過來。做的不太好,四叔四嬸你們可別嫌棄啊。”眉眼帶笑的顧琬才說完,一旁的顧三丫便從竹籃裡取過一個大海碗,裡頭放了好些青團果以及蔥油餡餅。
青團果早已冷卻,但蔥油餡餅還溫熱著,那股子麥焦香跟蔥油味混合在一起,縈繞在顧四叔的鼻尖,顧四叔瞬間便覺著餓了。
“哎呀,承簡媳婦的廚藝是越發好了啊。”顧四嬸也沒客氣,當即拿起一個蔥油餡餅,掰下了一塊,放進嘴裡。末了還不忘喂顧四叔一塊。
沒一會兒功夫,不過巴掌大的餅子便下了肚。顧四嬸轉身進了屋,將自家做的青團果裝回原來的海碗裡,讓顧三丫拿著。
“五寶,一會兒你們去前院,可留心著些。這兩天,我瞧著你那大伯孃不得勁兒。”顧四嬸將顧琬三個送出門時,壓低了嗓門,悄悄提醒了一句。
“知道了,謝謝四嬸。”顧琬道了謝,歪著頭想了想,愉快地決定先拐道去幾家族老那邊,最後再回老宅!
等到顧琬三個拜訪完幾位族老,大半個時辰都過去了,這讓早瞧見顧琬三個的顧胡氏心裡很不痛快。
怎麼著,這是瞧不起她們大房?
“阿爺,爹跟娘讓我們三個,過來送青團果,還有些蔥油餅子是嫂子做的,您嚐嚐,還熱乎著呢。”顧琬將海碗連著竹籃子一道,放到了顧老爺子面前的案几上。
“好,一會兒就嘗。”顧老爺子眨巴了兩口手裡的旱菸袋,點了點頭道,“對了,五寶啊,你爹啥時候回來的?”
顧琬忍不住想衝著顧老爺子翻個白眼兒,前個兒晌午她爹回了家,用完飯便拿著節禮過來老宅這邊了。真不曉得這老爺子是真上了年紀糊塗了,還是揣著明白裝糊塗!
不過顧琬還是眨了眨黑白分明的桃花眼,一臉純真地回道:“前個兒啊,爹跟三哥一回來,便來老宅這邊了呀,咋的,阿爺您沒瞧見麼?!爹這回可給您帶了好些節禮呢。”
顧老爺子的臉色有一絲不自然,一旁的顧大伯趕忙補救道:“五寶啊,你阿爺年紀大了,難免有時候記不清了。”
“哦,年紀大了會老糊塗也是沒辦法的。”顧琬從善如流地連連點著頭。
這話一說出口,不管是顧老爺子,還是顧大伯,這臉色就越發難看了。
偏偏站在顧琬身後的顧三丫,悄悄地拽了拽自家二姐的衣袖,壓低了嗓門,看似無意地提了一句:“二姐,三老祖五老祖,還有六老祖他們的年紀可比太爺大多了……”
可不是,也沒見這幾位年紀更大些的老祖老糊塗到記不清事。
顧琬在心裡默默地附和了一句。
好在顧三丫的話音很輕,更沒將話說全,要不然真不知道一貫喜歡裝糊塗的顧老爺子,會有怎樣的反應。
原本顧老爺子還想借機提一下這會兒還在孃家的顧馮氏,讓顧琬跟顧方氏說,趕緊讓顧二哥將人接回顧家。
至於之前的事,自然就跟風吹沙子似的,當啥事都沒發生過。
偏偏顧琬東拉西扯,壓根不給顧老爺子提這茬事的機會。
而前兩天,顧秀才帶著顧三哥過來老宅這邊給顧老爺子請安時,老爺子也曾簡單地提了一下。
誰曾想,顧秀才也不等顧老爺子將意思說完,便轉移了話題。
至於一旁的顧三哥,更像個悶嘴葫蘆,費了老半天的勁兒,才回了一句“一切本該由爹孃做主,作為么兒沒權插嘴”。
可把顧老爺子的鼻子都給氣歪了。
現在瞧著小孫女那清澈的大眼睛,亮晶晶地瞧著你,又是一臉的懵懂表情,話都到了嘴邊顧老爺子反而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了。
要說還得大伯孃出馬,顧胡氏眼見著氣氛有些尷尬,便笑呵呵地插了一句嘴:“五寶,我又有好些日子沒瞧見你二嫂了,這快有五個多月了吧。”
“二嫂她回孃家了呀,因為親家大叔那咳疾又犯了,二嫂堅持要回去照顧親爹。”
“……”這話讓人怎麼接?!顧胡氏跟顧大伯面面相覷。
總不能說,不讓出嫁的閨女病床前盡孝,照顧生病的親爹吧。即便知道馮老頭是裝病,也沒法明說。
大約又過了半柱香的時間,顧琬三個神清氣爽地離開顧家老宅。
這次過來,竟然沒遇到顧四妮,顧琬多少還有些小失望。至於顧老爺子三個,面對小輩禮法規矩上找不到一丁點錯處,也不好故意刁難不是。
顧琬是真有恃無恐,真要有啥事,就推給顧方氏,而顧方氏則由顧秀才這一家之主護著。
其實早在十幾年前分家時,顧老爺子就拿他的這個二兒子沒轍了。
顧琬樂得躲在後面看戲。
等到了第二天清明,天矇矇亮時,全家人便都起了。
顧大丫在二丫的攙扶下,也下了床。
一家人,都換上了一身素色衣裳,簡單地用過了朝食後,便回到老宅這邊。之後在顧家老爺子的帶領下,先到顧氏祠堂這邊,對著祖宗牌位磕頭。
當然,女眷是沒資格進祠堂裡叩拜祖宗牌位的,只能在外頭的露臺前,按著輩分行跪拜禮。
隨後各自散去,回家拿上香燭紙錢等祭品,上山掃墓。考慮到顧大丫額頭的傷還沒有完全癒合,顧二丫姐妹倆留下來照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