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白衣鍾離傳> 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局之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一十一章 破局之要

孔克揚說道:“有遠大理想是好事,《道德經》有言,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現在濠州七帥,任何人的人馬都比你多,拋開內部問題不談;你區區三千人馬,要錢沒錢,要糧沒糧,要兵器沒兵器,你能有做大作為?”

朱元璋哈哈一笑,說道:“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這句話在開蒙之時我們都念過,試問,誰又開始的時候就能預判成功呢?”

鍾離和楚仲月隱隱猜測到什麼,孔克揚和宋濂如此不留情面的對朱元璋發問,不像是對待一個客人的態度,難道是要把朱元璋列入他們考察的物件嗎?

孔克揚搖搖頭說道:“這樣的道理大家都懂,懂道理是一回事,實施是一回事,很多人都是表面一套,暗地一套,從我個人來看,更注重實際行動;旁的先不說,就說說眼下,如果你的糧食和兵器完備,你欲如何?”

朱元璋慢慢踱了幾步,答道:“孔小姐言之有理,話說的再漂亮也不如用行動來表現更好;我來揚州之前,已經被濠州各帥聯名同意,被任命為鎮撫,有獨立統軍作戰之權;對於眼下而言,濠州面臨巨大危機,如果危機不能解除,濠州紅巾軍將面臨舟覆之厄;現在脫脫攻下徐州後大肆屠城,以震懾各地紅巾軍,從未來預判,朝廷大軍定會南渡淮河,威脅濠州;而濠州紅巾軍掌控地域狹窄,沒有戰略縱深之地,在這種情況下只能與朝廷大軍硬撼,此為眼下第一重要之事,因此,我作為濠州紅巾軍一員責無旁貸,首先要幫助其他大帥守住了濠州才能說其他,如果濠州失守,後面的計劃也無從談起。”

宋濂問道:“濠州幾位當家的可有信心堅守住濠州?如果不能堅守,你有什麼打算?”

朱元璋答道:“這件事幾位大帥還未統一意見,有徐州之事在先,我私以為即便是各位大帥各有考慮,但在堅守濠州這個問題上意見應該能夠取得一致。因為如果不堅守濠州,各位大帥實在退無可退,逃無可逃,一旦濠州失守,大家就會面臨滅頂之災,這個認知我想他們還是知道的;而我朱元璋也定無逃脫,另做安排的道理。”

孔克揚問道:“你認為能守住濠州的關鍵在何處?”

朱元璋答道:“我認為最為關鍵的不在於能否守得住守不住濠州,而在朝廷大軍對濠州的攻伐決心;如果想徐州那樣,朝廷仍以脫脫統帥,我認為濠州斷無可勝,其原因是脫脫作為丞相,能協調調動周邊人馬,糧草等一應物資,不用攻打就是困也能把濠州困死;當然,如果是其他人來進攻濠州,那就另說了,畢竟朝廷內部也是矛盾重重,沒有一個強有力的統軍之人,濠州就有生存下去的機會。”

孔克揚問道:“你認為脫脫回親自通軍進攻濠州嗎?”

朱元璋嘆了一口氣,說道;“這是最大的不確定,如果從脫脫在徐州的表現來看,親自統軍進攻濠州的可能性很大;但從劉福通北伐來看,濠州遠不及劉福通對朝廷的危害更大,如果朝廷也是這麼考慮話,那脫脫就不應該親自來攻取濠州;畢竟朝中需要一個懂軍事、能掌控大局,能統籌協調各方面的資源的人來居中調停。”

宋濂接過話說道:“所以說脫脫是關鍵咯?”

朱元璋答道:“是的,恐怕脫脫不僅僅是濠州能否堅守住的關鍵,還可能是劉福通北伐能否取勝的關鍵,說大一些可能關係到整個紅巾軍能否生存的關鍵。脫脫現在正當壯年,大權在握,又精通軍事;從派賈魯修河,腹裡改革,治理瘟疫等一系列舉措來看,脫脫在理政方面也頗有建樹;這樣一個懂軍事又懂理政,又是一朝之丞相,這樣的人物實在不能讓人等閒視之。”

孔克揚點點頭說道:“你的思維和判斷很理性,也很有道理。說了半天還是沒有說到具體的破局之法。”

朱元璋苦笑一聲,對孔克揚說道:“孔小姐,現在我思考更多的還是如何堅守濠州,對於如何打破這個僵局,請恕我朱元璋能力有限,實在找不出具體的辦法來破局。朝廷之事現在距離我太遠了,我只能從我們自身來考慮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生存下去。”

孔克揚問道:“你剛才也有說如果是脫脫親自率軍攻取濠州,你認為濠州並不能守得住,那你考慮的生存方法又是什麼?”

朱元璋答道:“說實話,並沒有什麼具體的方法,只能是想辦法勠力同心,共同禦敵;要是說其他的,那隻能是祈禱上天脫脫不會親自領軍。除此之外,我實在找不到什麼更好的辦法了。”

鍾離介面說道:“如果說脫脫是決定生死存亡的關鍵,那誰又是影響脫脫的人呢?”

楚仲月答道:“這個自然是皇帝了!”

鍾離搖搖頭說道:“皇帝自然是可以影響脫脫的,我們換個角度說,又有誰能透過皇帝影響脫脫呢?”

楚仲月說道:“鍾兄的意思是說誰最不樂意脫脫有所作為?”

鍾離點頭說道:“有所作為?哈哈,也可以這麼理解。”

楚仲月答道:“這個我稍微知道一些,要說朝中誰對脫脫最看不順眼,那自然就是中書右丞哈麻一派了。”

鍾離說道;“能否詳細說說?”

楚仲月點頭說道:“其實這並不是什麼秘密,自從脫脫復相後,對哈麻兄弟深為感激,提升哈麻為中書右丞。但脫脫對左司郎中汝中柏十分倚重,引起哈麻不快,脫脫改哈麻為宣政院使,且位居第三,於是哈麻開始對脫脫懷恨在心。後來,哈麻為取悅於皇后奇氏和皇子愛猷識理達臘,找脫脫商議授皇太子冊寶禮事,脫脫加以推託。哈麻為了巴結皇帝,獲得皇帝信任,偷偷引進西天僧教妥歡貼睦爾運氣術,哈麻的妹婿、集賢大學士禿魯帖木兒亦薦西天僧伽磷真來教“演揲兒”法,使之修成歡愉之術,誘導妥歡帖睦爾淫樂。禿魯帖木兒與老的沙等十人結為“倚納”,引進公卿貴族家的命婦和街坊良家婦女到宮中,供妥歡帖睦爾和倚納們玩樂,君臣全然不顧羞恥,男女赤身裸體作樂。這種醜聲穢行著聞於外,讓脫脫對哈麻一夥益加痛恨,兩派的罅隙也越來越深。雖然皇帝在政事上倚重脫脫不減,但在享受玩樂上對哈麻很是看重,同時也給了哈麻很大的權利,可以說兩人為了爭取帝寵方面哈麻更懂皇帝的心思。”

鍾離聽完楚仲月的回答,結過話說道:“這麼說的話,哈麻最是不喜歡脫脫了?”

楚仲月聞聽哈哈一笑,說道;“鍾兄說喜歡這個詞,實在是用的巧妙。能喜歡就怪了,脫脫這種人在朝中應該屬於另類了,就是其弟也先帖木兒也不十分認同他,何況他人。”

鍾離說道:“如此說來,要想制約脫脫,只能從哈麻處著手了!”

楚仲月說道:“我認為要想制約脫脫說也不是純粹藉助脫脫的對手純粹反對一個辦法!”

朱元璋問道:“楚兄詳細說說!”

楚仲月說道:“如果要想制約脫脫,只要知道皇帝最怕什麼就可以了,然後透過方法讓皇帝知道脫脫需要制約。”

鍾離說道:“皇帝最怕的無外乎自己皇位不保吧?”

楚仲月微微一笑,說道:“鍾兄聰明!”

宋濂介面說道:“這麼說的話我就明白了,致和元年泰定帝病卒後,伯顏支援燕鐵木兒發動政變,是擁戴文宗圖帖睦爾奪位的第二號大功臣。燕鐵木兒死後當今皇帝即位,伯顏獨攬大權。唐其勢不滿,發動兵變,反被伯顏執殺。

脫脫是伯顏的親侄兒,當然視脫脫為親信,曾企圖以脫脫為宿衛,以監視當今皇帝的起居。脫脫雖自幼養於伯顏家中,但目睹伯顏倒行逆施,勢焰燻灼,深感事態嚴重,慮一旦事敗,伯顏有殺身之禍,自己也會受牽連。於是一場以家族內部鬥爭為形式、關係到政權易人和政策變化的政變正在醞釀著。

開始的時候脫脫和他父親商議這事情怎麼辦,他父親馬札兒臺並不敢付諸行動,最後還是脫脫的老師吳直方先生給脫脫下定了決心,讓脫脫決定剷除伯顏。

這事情要是做的話自然要得到皇帝的支援和贊同才行,雖說皇帝年輕但也不想做傀儡,於是讓脫脫測試伯顏擅權。這讓伯顏更加囂張,不但矯旨擅殺郯王徹徹禿,貶走宣讓王帖木兒不花、威順王寬徹普化,這讓皇帝氣憤不已;特別是至元四年,脫脫獲知伯顏與太皇太后卜答失裡謀立燕帖古思而廢掉當今皇帝,脫脫在吳先生的建議下把此事告訴了當今皇帝;但是在宮廷複雜的環境裡,在伯顏的淫威下皇帝未敢輕易表態,私下派心腹世傑班、阿魯對脫脫反覆試測後才釋去疑心,表示支援脫脫採取行動。所以說脫脫和皇帝的關係之所以這麼好是有前提基礎的。

到了至元五年,脫脫曾兩次準備下手,均因準備不足而未下手。這一年,脫脫與伯顏的矛盾實際已經暴露。十一月,河南省臺掾史範孟因不滿其地位低下,假傳聖旨矯殺行省長官,命原河南廉訪使段輔居省中權事,自命為河南都元帥。五天後事洩被殺。這件事因牽連廉訪使段輔,伯顏大怒,命御史臺臣上章言漢人不可為廉訪使。作為御史大夫的脫脫與吳先生商議要把此事告訴皇帝;脫脫入告於帝,被御史臺臣上章被妥歡貼睦爾駁回。伯顏知道這事情是脫脫告訴皇帝之後,生氣的在家連砸幾張桌椅洩憤,再加上脫脫增兵宮門的事,使伯顏對脫脫愈益增疑。

至元六年二月,伯顏約皇帝去柳林打獵,皇帝託疾不去。伯顏遂邀太子燕帖古思同往。脫脫跟皇帝說伯顏久有異志,茲行率諸衛軍馬以行,往必不利於社稷。脫脫遂與世傑班、阿魯合謀以所掌士兵及宿衛士控制京師,先收京城門鑰,由親信列布城門下。當夜,妥歡貼睦爾在玉德殿詔近臣汪家奴、沙剌班及省院大臣先後入見;中夜二鼓命太子怯薛月可察兒率三十騎抵柳林太子營,連夜將燕貼古思接回京師;即起草詔書,命中書平章政事只兒瓦歹奉詔前往柳林。詔書稱:“伯顏不能安分,專權自恣,欺朕年幼。變亂祖宗成憲,虐害天下。今命伯顏出為河南行省右丞相。”

天明,大都城門緊閉,脫脫倨坐城門上等候。伯顏遣人來城下問故,脫脫傳聖旨說諸道隨從伯顏者並無罪,可即時解散,各還本衛,所罪者惟伯顏一人而已。伯顏要求入京向皇帝辭行不許。所領諸軍見伯顏失勢紛紛散去。伯顏無可奈何南下而去。三月皇帝命徙伯顏於南恩州陽春縣安置,其在途中病死於龍興路驛舍。

伯顏被逐後,皇帝命脫脫之父馬札兒臺為太師、中書右丞相,脫脫為知樞密院事,脫脫弟也先帖木兒為御史大夫。馬札兒臺上臺後,於通州置榻坊,開酒館、糟坊,日至萬石,又販運長蘆、淮南鹽、熱衷於經商斂財。脫脫讓參政佛嘉問向皇帝上奏章彈劾,迫使馬札兒臺以養疾私第的名義辭職,仍為太師。然後十一月脫脫出任中書右丞相開始總覽朝政大權。

透過這番殘酷爭鬥可以看出,朝廷內部為了爭權奪利已經開始渙散了,從某一方面來說,皇帝寵幸哈麻未必不是為了制衡脫脫。剛才仲月所言的確是個好的辦法,以此來影響脫脫可以嘗試一二。”

宋濂是學問大家,自然對這些歷史典故頗為熟稔,隨手拈來;這一番解說也讓大家明白了鍾離設想的方法說不定可以化解濠州的困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