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傳承
結界空間內,整體地貌是空曠的草原。空間並不大,在中間處是巨大的石陣,巨石陣的一週是條小河,石陣的後面是一排石屋。牧清安靜地觀察著一切,心中不斷的思考著。
五尊機關人分別站到五個不同方位,之後分別輸入能量,開啟石陣。石陣按照天干地支紀元法呈圓形佈置,隨著能量的注入,陣法開啟,石陣開始旋轉。
牧清站在石陣中央的一塊黑色石頭之上,而正對面的一塊白色石頭上面,此時一名老者的虛影浮現,隨著石陣不停旋轉,漸漸清晰凝實。他正目視前方,帶著微笑,自言自語的大聲衝著對面,說道:“有緣人,你果然出現了!”
牧清彎身行禮後,回道:“老爺爺,您好!”
老者似乎並未聽到牧清的問好,繼續說道:“恭喜你透過,我簡單佈置的五場測試。第一場是測毅力,第二場是心智,第三場是禮德,第四場是品行,第五場是體能。因為自身封印,所以簡單測試一下,只要是個正常人,便可以接受我的這份傳承!”
牧清睜大雙眼,心想:“簡單嗎?我怎麼有種劫後餘生的感覺!”
老人接著說道:“我來自於另一個世界,突然穿越到這個世界時,正值青年。記得那是夏天的一個夜晚,孩子們已經睡下,夫人來到我的書房,送上一盤清洗乾淨地水果,並叮囑我,不要看書看的太晚後,關門離開!我放下書,轉頭看了一眼窗外的星空,接著被夜空中射下的一束彩光籠罩於我,緊接著我便失去知覺。再醒來時,就來到了這座‘星辰大陸’之上。”
“透過遊歷大陸,我知道這個世界就是修煉者的世界,對於這樣的環境,我並不陌生。因為在那個世界中,閒暇之餘,我也會讀上幾本有關講述修煉者世界的科幻故事。根據我的推測,應該是這個宇宙的創世者,跟我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想要讓我成為此界主角,替他完成一些不為人知的使命”。
“人的心理都是很奇怪地!當你看透事物的本質,猜出結果以後,就不願意再去做,因為事情已經失去了初心時的意義!當時我在另外一個世界,主要研究的事情,是有關空間維度,並且自己也整理出一套,形成邏輯體系的維度理論,只是這套理論仍需建模檢測,一旦被證實,必定影響深遠,為我的那個世界,做出巨大的貢獻”。
“這個世界的創世者應該是發現這件事情,並且直接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中,想讓我的維度理論,在此世界中起到作用,這也是我能來到這裡的原因與使命。但是,我還有另外一種預感,這裡也可能是一處人為製造的夢境,現在的我只是睡著了,一切皆是夢幻虛影,猶如泡沫而已,一觸即逝!”
“既然是在別人設定的夢中,我就不能按照前面的推測去完成使命,因為那樣的話,我的維度理論,就會被給我製造夢境者所得。這個造夢者,我不能準確判斷他的真實意圖,但他未經本人許可,就把我催眠,並且進入他製造的夢境當中,應該是居心叵測,並非良人”。
“所以我決定什麼都不做,怎麼開心怎麼來。在遊歷大陸的日子裡,我看到了很多科幻中的場景。很多時候,我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進入了一部‘修者的元宇宙’虛擬世界之中,但是NPC都很高階,隱藏偽裝的很深,竟然讓我無法分辨絲毫,很多時候都錯認為,自己就是這個元宇宙中,唯一的NPC”。
“其實在遊歷的過程中,我一直思考著既保證理論不輕易被人竊取,又能夠破局而出的辦法。既然他們鎖定的目標是我,那就把自己封印起來,然後把維度理論與這個世界的修煉理論相結合,創出一種全新的功法。再然後把這種功法從我的意識中提取出來,封印住,找一個不被監視的有緣人,來傳承。有緣人按照這套功法修習下去,一定會破局而出,屆時便可解救於我”。
“這套全新的功法,被我取名為:創維經,分為五部。第一部是:創維真經;第二部是:創維仙經;第三部是:創維神經;第四部是:創維原經;第五部是:創維感經。因為被監視,不作過多的陳訴,最後我會把功法,透過巨石陣直接傳輸進你的思維意識之中,還有相關的附註、詮釋、解析,以方便你的理解。”
“你應該很好奇,我沒有修煉過,為何會完成這麼多的佈置。在我遊歷大陸時,也曾幫助過一些朋友,對他們修煉的功法,進行修整。透過我的指導,他們的修為突飛猛進,其中一名狐族女子,一直陪伴著我,直到把我封印時為止。”
“在她的幫助下,方能使我的計劃與佈局,順利實施。既然在第三關時,你對我行了‘三拜九叩’的拜師禮,那麼作為你的老師,我也在最後送你兩件禮物。第一件是我和她共同完成煉製的一件武器,我為它取名為:紫陌唐刀。煉製成刀時,經雷劫洗禮,品級相當於後天劫器,內誕器靈,名喚:紫陌。第二件是我在遊歷大陸之時,一位已飛昇的好友,在離開之時,贈予我的一枚辰元獸蛋,以你精血餵養,即會破殼認你為主,至於是什麼,為師也不清楚,祝你開蛋有驚喜!”
“當你遇到困難時,也可以嘗試聯絡她,助你渡過難關!雖然功法具備,但是這只是修煉道路上的第一步,後面你將歷經各種劫難,這種劫難並不是困難窘境,而是在生死一線之隔的絕境中,絕處求生。為師推測,突破第一部大境界,必經九九八十一難;突破第二部大境界,必歷十萬九千劫;突破第三部......”
聽著老者的講述,牧清昏昏欲睡,實在堅持不住,便沉沉睡去。再醒來之時,牧清發現自己仍在墨淵之內,依坐在山體石壁邊。牧清自言自語地說道:“估計是太過乏累,不知不覺陷入沉睡,做了一個夢吧!”
牧清隨後站起身,然而讓他驚詫地是,身邊竟然有一個橢圓形的辰元獸蛋。牧清拿起獸蛋,仔細觀察一會,心中念道:“莫非並不是夢境,這枚獸蛋應該就是老者所贈”。
牧清蹲下後,把獸蛋放在身前,接著劃破手指,逼出精血,不斷滴在獸蛋上,獸蛋吸收精血以後,放出七彩的柔和光芒。獸蛋從內部被啄裂散開,隨後一隻沒毛的小母雞,從獸蛋內大搖大擺地走出,接著轉身把蛋殼全部啄食完畢,然後抬起頭衝著牧清,一陣嘰嘰咋咋地......
牧清盯著沒毛小母雞,大聲怨道:“老頭不是說,開蛋有驚喜嗎?就這!”小母雞圍著牧清轉著圈,跳來跳去,牧清說道:“得給你起個名字,既然你是我的守護獸,那便隨我姓氏,...聞雞起舞....字:小舞,以後就叫你:牧小舞,怎麼樣?”
小母雞好似能夠聽懂牧清的意思,開心地繼續蹦蹦跳跳,並且嘰嘰咋咋個不停,似乎是為自己有了名字而高興,隨後飛躍到牧清的肩膀,用頭上的鳳冠輕觸著牧清的脖子,牧清連忙說道:“小舞,別鬧,我怕癢!”
牧清內心琢磨,尋思道:“既然老者把辰元獸蛋給我了,應該不至於誆我,但他送的那把刀,在哪呢?”牧清隨後開口,高聲喊道:“紫陌,何在?”
此時從牧清的心窩處,飛出一把長刀,離體後逐漸變大,凌空立於牧清身前。牧清接過長刀,雙手緊握,橫斬、豎劈、斜撩、上挑,十分協調趁手,隨後牧清仔細觀察這柄唐刀,發現刀身細長,刻有陣法,全身靈氣流轉,刀背厚實,刀口鋒利。居然刀身之內,自生空間,有一個小女孩,在內沉睡。牧清輕輕地說,道:“收”,長刀逐漸縮小,回到身體之中。牧清自言自語道:“那個小女孩,應該就是老者所說的刀靈:紫陌”。
牧清盤膝坐下,然後思索著,如何學習老者的功法:《創維經》。既然是學習功法,那麼就得摒棄雜念,全身心入定感悟。牧清便嘗試著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舌抵上顎,心、神、意守腦部,隨後腦海意識之中,便出現《創維真經》,以圖文相結合的形式呈現,而且還有一個三維立體的虛空小人,靜立於圖文之內,牧清便按照《創維真經》修煉起來。
“維,蘊含道法,亦屬於道。它是道形之基,猶如水潤澤萬物,其囊萬物以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簡之為維。維生天地之始;維護萬物之基。探索其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也。以維入道,另闢蹊徑,道法三千,殊途而同歸”。
“......”
“修者,感悟天地規律,強鍛其身,以求得道。遠離八苦之海,脫凡入聖,羽蹬仙境。以維入道,明維、破維、入維、反覆而行,終至創維”。
“......”
“功法境界亦以心境為基礎,心境決定功法境界之上限。習修功法於真經階段,凝聚道心,以知行格物為準則:天地立心、生民立命、為萬世創太平!”
“......”
“零維,即奇點,此點虛形於外,乃無限小;此點內實則天地自成、無限寰宇。吸納天地能量,凝鍊化點,反哺自身,以點為載,結萬千技法於身外。”
“......”
牧清從入定中走出,自言自語地說道:“根據老師的註解,這部功法是鍛體、煉心,然後在體內創造維度空間,吸納天地能量,從而讓維度空間不斷演化。從零維不斷創造出高維空間的過程中,結合對高維的理解,再創造適合自身的武技、秘法、身法。在修煉《真經》後期階段,老師硃筆明示,三令五申、明令禁止,嚴禁創造類似‘二維箔’這種,降維打擊的武技,此技與道心不符,實屬禁忌毀滅之術,一旦凝成,必遭反噬”。
牧清吐了吐舌頭,又道:“反正才剛剛入門修習,以後多加留意就是,一切聽從老師的囑咐。功法也學了,東西也拿了,守護獸也領了,那如何能夠替老師破局而出呢?哎...算了,還是先看看怎麼上去,回到村子再說。就如老師所講,修煉一途需要持之以恆,循序漸進”。
此刻牧清的肚子發出“咕嚕嚕...咕嚕嚕...”的響聲,牧清嘆道:“自從修為被廢以後,對於食物的依賴,越發嚴重了!也不知道從夢境開始到現在,過去多久了,先吃飽再說”。
隨後,牧清從谷內砍了一些大樹枝,然後從空間袋中取出血牛獸的後腿,架在篝火中炙烤,一個時辰以後,那隻金色小猴又聞著香味,從黑暗處走來。
牧清削下一大塊滴著油的獸肉,遞給小猴,然後說道:“吃吧!”小猴也不客氣,大口咀嚼起來。站立於牧清肩膀上的小舞,雙翼叉在腰身,衝著小猴嘰嘰咋咋地叫個不停,好似在說:“那是我的,不許吃!”
小猴轉過身去,也不理會。牧清削了一長條獸肉,喂向小舞,只見小舞不吃,並跳下牧清肩膀,大搖大擺地走到獸腿前,張口一吸獸腿逐漸縮小,被小舞一口吞食,然後飛躍到牧清肩膀,打了一聲飽嗝,老老實實趴伏在牧清肩膀之上。
牧清著實被這番場景所震驚,然後回過神來,道:“你這般吃法,以後,我非被你吃窮不可!”隨後牧清又重新炙烤獸肉,吃飽以後,牧清看著小猴說道:“你知道從哪裡離開這裡嗎?”
小猴並未聽懂,牧清用手指了指上方,隨後補充道:“怎麼上去?”小猴用手臂比劃,它知道上去的路,但是非常危險,指了指受傷的小腿。牧清起身,然後等著小猴帶他過去檢視。
沿著石壁邊,大約行了兩個時辰,石壁天然形成一個近乎九十度的彎曲轉角,牧清知道小猴講的位置,應該就是這裡。沿著轉角兩邊露出的石角,不斷地向上攀爬,的確可以出去。但是谷底沒有流動的氣旋,行至一半時,氣旋就會出現,並攜帶著大量碎石,砸在身體上,墜落的危險很大。為了出去,牧清只能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