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門前,尤為熱鬧,在咸陽城臣民的目光下,丞相李斯帶著王翦大將軍進入了咸陽城。**扶蘇回頭看去,見到了那群鬚髮灰白的老秦軍。**這些老秦軍領著校令發的錢餉各自離開了,而發錢的正是軍中校令,丞相的兒子李由。**李由想要擺脫這個官職,但他的少年時光多半是不能擺脫丞相的管束與控制了。**相較於被咸陽臣民熱烈歡迎的大將軍,這群老秦軍離開時,卻是默默無聞的,這些老秦軍拿了屬於他們的那一份,就轉身要回家了。**扶蘇翻身下馬,看著這群老秦軍的背影,躬身深深一禮。**公子的這一行禮,站在城牆上的御史程邈看在眼中,而後他將這一幕寫下來,揮毫一筆就將大秦公子的行為寫在了大秦的史書上。**咸陽城內,群臣與眾將一起走入了咸陽宮。**一路上正走著,淳于越對走在一旁的伏念說著話,一邊走向章臺宮,一邊低聲且語速很快地道:“老夫當初在廷議時說過,教導公子扶蘇不能只聽他李斯一家之言,誰知他李斯又讓公子拜張蒼為師,豈有此理……”**淳于越越說語速越快,就怕走到章臺宮還未說完,“天下誰人不知,他張蒼與李斯師出同門。”**伏生低聲道:“李斯師出法家,荀子與張蒼又不是法家。”**淳于越神色帶著些許怒意,又道:“那也不能任用他。”**跟在後方的叔孫通聽得直皺眉,他道:“其實丞相忙於國事,哪有閒心教導公子,公子多數時候都是與張蒼往來。”**伏生緩緩點頭。**這下輪到淳于越無言以對了。**叔孫通暗暗嘆息一聲,道:“事涉公子扶蘇,就是國事,淳兄莫要用個人恩怨。”**淳于越想說他與李斯只有治國成見,沒有個人恩怨。**眾人紛紛走入大殿中,等丞相李斯與王翦大將軍走入大殿,今天的廷議也開始了。**張蒼正站在章臺宮,見到公子這才到來,忙上前道:“公子,廷議開始了。”**扶蘇道:“原來是我遲到了。”**張蒼解釋道:“丞相說公子只是聽政,不去也無大礙,若擔心召見,不如就等在這裡。”**扶蘇聽話且懂事地站在邊上。**遲到了嘛,就在門口罰站也不錯。**章臺宮前的臺階太高了,扶蘇聽不見此刻大殿內的議論,也見不到大殿內的眾人。**在這裡站了小半刻時辰也沒見要召見楚王的意思,被俘虜的楚王就像是被始皇帝與群臣忘記了一樣。**一個內侍腳步匆匆而來,在張蒼身邊低語了幾句。**聞言,張蒼道:“丞相有吩咐,讓臣帶公子去見一個人。”**“什麼人?”**張蒼又道:“公子這邊請。”**扶蘇又看了看大殿,跟上了張蒼的腳步。**從章臺宮前,一路往南走,路過御史府時扶蘇見到正在行禮程邈報以微笑,對其他人行禮的人也都報以微笑。**張蒼一路走,一邊道:“公子能將老將軍接來,公子是大功一件,朝野上下都要恭賀公子。”**扶蘇低聲道:“白撿的。”**張蒼道:“公子過謙了。”**博士府是新建設,近來年入咸陽的六國博士越來越多,除卻叔孫通,張蒼,淳于越之流。**還有很多很多人,但其中絕大多數人,扶蘇都不認識。**扶蘇跟著張蒼腳步走入博士府。**此刻,這裡沒有其他人,顯得空空的,大概多數人都去咸陽城看熱鬧,要不就是章臺宮參加廷議了。**眼前的博士府內,坐著一個老者,這個老者身邊還有一個穿著布衣的小童照顧著,正在研墨。**張蒼介紹道:“公子,這位是甪里先生。”**老人家起身道:“老臣見過公子。”**扶蘇忙行禮,甪里先生是與荀子他老人家同一時間的學者,在戰國時期就有不小的名聲,更是後來的商山四晧之一。**這位老人家鬚髮不是那麼整齊,看起來裝束長髮都打理得很隨意,老人家白髮已比黑髮要多了,看起來是黑髮摻雜在白髮間。**“老將軍回來了,始皇帝的心也就放下了,往後始皇帝也該好好處理國事了,大秦還有許多事要辦吧。”**扶蘇先是看了看身邊的張蒼,老師閉目眨著,一副不打算開口的樣子。**“照理說,是這樣的。”**“你們要如何處置楚王呢?”**甪里先生的目光一直看著自己,扶蘇行禮道:“扶蘇也不知道會如何處置楚王。”**“公子年少就如此沉穩,當真難得。”**“只是實話實說,不敢妄言。”**甪里先生的目光這才從眼前這位少年公子身上離開,他低聲道:“打完了,真的打完了,秦真的一統了天下。”**扶蘇聽著這些話語,話外音似乎還有些不相信,可事實是戰國的時代真的結束了。**現實就是列國真的不在了,秦真的一統六國。**對眼前這位老人家來說,多半是如夢如幻的。**列國的時代真的結束了,對始皇帝來說,對丞相李斯來說,有些國事就該施行了。**甪里先生又道:“列國打了八百年了,這八百年的紛亂,每三五年一次戰爭,每隔十餘年就有一次舉國大戰,黔首怨苦,士兵戰死,多少家亡,多少國破,徒增孤寡。”**扶蘇行禮道:“列國的戰爭真的結束了。”**甪里先生忽然道:“還望秦能夠珍惜世人。”**“扶蘇謹記。”**“那麼公子以為該如何治理天下呢?”**扶蘇道:“這也是我正在想的,無非是做一些對的事,將對的事做好,將錯誤的事糾正過來。”**“他李斯想讓老夫能夠留下來,為大秦為始皇帝效命,可老夫還未答應李斯,原本老夫是準備在今天離開咸陽的。”**扶蘇蹙眉而立,安靜聽著。**“但有人說公子扶蘇賢明,還有人說公子師從法家遲早會是下一個李斯,前兩天公子還不在咸陽,老夫聽了叔孫通與張蒼所言公子近來的行狀,才會在今天留下,見一見公子,也好回應李斯是去是留。”**到現在,扶蘇明白了老師的用意。**甪里先生擺了擺寬大的衣袖,雙手放在膝蓋上端坐,問道:“公子覺得天下該如何治理。”**扶蘇還未開口。**一直沉默的張蒼就搶先言道:“先生,公子曾說荀子有言君者舟也,黔首者,水也……”**扶蘇退到了一旁,很自覺地將講話的主導權交給老師。**有些話,大秦的公子不能隨便說,若是說了會被人利用,會被曲解。**這個時候張蒼能夠站出來說話,扶蘇心中感激這位老師,為弟子解惑,能夠在關鍵的時候保護弟子,他是一位好老師。**接下來,扶蘇保持沉默,談話交給了老師,老師與甪里先生正在談著。**張蒼看起來也只有三十歲出頭,卻大有與甪里先生辯經的架勢。**其學術與論述水平,不比甪里先生差。**而後就說起了選官與用官的制度,扶蘇記得這還是當初自己與這位老師提過的疑惑。**那還是去年冬天的時候,師徒之間只是書信往來。**萬事都是開頭難,哪怕這個開頭要走十餘年,要殺很多人。**扶蘇都覺得自己還年少,還有很多時間。**老師與甪里先生又講到人口,分封制能養多少人口,郡縣制能養多少人口,為什麼近一百年間,秦國的人口會增加這麼多。**直到廷議結束了,外面走動的官吏越來越多,也已是黃昏時分。**甪里先生十分滿意地點頭,笑呵呵道:“公子尋了一個好老師。”**扶蘇道:“老先生見笑了。”**而後張蒼又與甪里先生走出博士府,雙方在黃昏下分別。**扶蘇望著老先生離開的背影,低聲道:“他老人家會留下來嗎?”**張蒼緩緩搖頭。**甪里先生沒說是否要留下來,他當然也不知道。**始皇帝想要將六國博士都留在咸陽,丞相李斯給了情面,張蒼與叔孫通又幾番勸說,該做的努力也都做了,就算是留不住也不能勉強。**張蒼又道:“丞相說了,老先生若要走,派兵馬護送,賜百金。”**扶蘇道:“真是大方呀。”**張蒼道:“這是丞相向始皇帝進諫的,始皇帝答應的。”**真的沒有人去管楚王的死活,他被幾個侍衛給帶了離開咸陽宮,他這輩子或許會在咸陽默默無聞地老死,或者是病死。**這大概也是始皇帝給六國國君的人道了。**當年的六國國君鮮有像現在這位楚王這般聽話的。**比如餓死的齊王,叛亂的韓王,派荊軻刺秦王的那位,都沒什麼好下場,大抵……他們不想活得像個黔首,可能連像黔首都不行吧。**扶蘇回到了高泉宮,翌日一早,朝中就休朝了,始皇帝昨晚與群臣飲宴,今天休朝也是情理之中。**田安腳步匆匆來報,“公子,楚王被交給了咸陽城的一戶人家照顧。”**看來始皇帝根本不想為了這個一個楚王分心,至少楚王的衣食住行不用擔憂了,就讓他在咸陽默默無聞地活著。**“公子,封賞也賜下了。”**扶蘇心中有些失落,當初沒有參加廷議,沒有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王翦滅楚之後在回來的路上就移交了兵權,將兵權交給了始皇帝。**一路上邊走邊將兵馬都散盡了,只留下了兩千老秦軍相伴。**聽罷田安的言語,扶蘇才知道,王翦大將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封賞。**始皇帝賜王翦徹侯,封號武成侯,這比當初白起的武安君還要高一級。**賜封邑頻陽,頻陽是王翦的家鄉,也是王翦長大的地方,子孫世襲。**不止如此,還給了楚地吳縣三百戶封邑,吳縣此地……那可是楚地核心最富裕的一片土地之一。**特賜劍履上殿,歲祿萬石。**王翦成了咸陽最閃耀的人。**扶蘇又覺得這是一位很有意思的老人家,他老人家得了賞賜之後就告老了。**聽說這位老人家在章臺宮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訴說著他的不容易。**其實,這就多少有些老不修了。**扶蘇很想為父皇說一句話,“你老人家帶著六十萬大軍在外面跑,你覺得我父皇吃得好,睡得好嗎?”**“公子,有人求見。”**扶蘇喝著碗中的熱水,詢問道:“誰?”**“回公子,是右相。”**說來御史府是副相的地盤,老秦人在冬天都是要窩冬的。**去年,休朝窩冬,我這個公子也算是在御史府窩冬兩個多月,還沒與副相打過招呼,副相即是右丞相,朝中多稱右相。**馮去疾的年紀與李斯相當,就是看起來高瘦,比李斯還高几分。**此人被迎入殿內,扶蘇行禮道:“扶蘇,見過右相。”**馮去疾也行禮,道:“公子。”**“當初我在御史府查閱文書,一直沒與右相說叨擾。”**“無妨,公子想去隨時都可以,不叨擾。”馮去疾擺手,又從他的袖子裡拿出一卷竹簡,道:“陛下對公子也有賞賜。”**扶蘇再一次行禮。**馮去疾將竹簡遞上,又咳了咳嗓子道:“公子護送武成侯回咸陽有功,陛下特賜都水長。”**一國公子被封官職並不少見,歷代列國還有讓自家國君的公子當丞相的。**馮去疾又道:“陛下與丞相念公子年少,命張蒼任宮室令協助公子,還望公子早日修成西渭河的橋與商顏山的河渠。”**“扶蘇領命。”**馮去疾笑著點頭,又道:“還有一事,丞相讓臣來告知公子。”**扶蘇抬首看他。**“丞相說王離已被派去上郡戍邊。”**言罷,馮去疾行禮道:“臣告退。”**待右相離開高泉宮,扶蘇還在思索著,搜刮著自己近來在御史府的所見所得,都水長主管修橋修路,建造營造。**忽然,扶蘇又想到了自己與張蒼的官職,都歸九卿之一的少府管。**現在朝中任職九卿之一的少府是誰,那不就是王賁嗎?**王賁就是我與張蒼的上官。**那麼王賁的上官是馮去疾。**這一次,王翦大將軍回來了,父皇開始安排九卿位置,多半……朝中有不少人要升遷。**“公子,公子。”又有一人快步跑來,“公子,有人送來訊息,說是甪里先生決定留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