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有回頭看向那位紫衫男子,倒不是因為他褚良發覺到了什麼異樣,而是對方主動的找上門來。
識海湖泊之中陡然蕩起了微波漣漪,繼而凝聚起了句句言語。
是聲聲極富有雄厚嗓音之言。
“前輩,我認識那把劍。”
紫衫男子面龐帶笑,頗有些的和煦樣貌,絲毫不認為自己這句前輩有何不妥的丟人,極其自然。
褚良卻沒有被這句前輩給有所的衝昏頭腦,更是警惕心拔高一兩籌。
一箇中三境的第二境玄王巔峰,越過一個大境關卡,看破了自己這個中三境的第三境玄皇,如何的不是一件平白的讓人心生堤防之事?
無非不過是兩個可能,其一便是對方的修為很高,高到了他褚良暫時所無法看破的那般境遇,其二就是與那位瘦瘦的女子修士一般,重寶傍身。
而且在他褚良心中,紫衫修士更有可能的反而是前者,甚至於兩者並列,亦無不可能。
而且對方的那句“識得那把劍”的言語,更是承托出了其眼界認識不凡,若是在細細想下去,如何的才能會是眼界認識不凡?山澤野修行嗎?尋常的三,四流門派,二三百年的小門小家的可能嗎?
所以此時的褚良一心分為三,兩分看向了那個自稱崔大爺的握劍小個子,兩分看向了餘者修士,一分是遊離於旁餘地方,比如是身後來路,亦或是身前被人給攔截住的去路。
剩下的整整五分,便是都被自己投入到了身旁側的紫衫男子身上。
未等紫衫男子娓娓道出那把承影劍的輝煌歷史,修士之中便率先響起聲音,是陣女聲,不算悅耳清脆,平平淡淡的尋常無二般。
褚良回頭覓聲尋去,便是瞧見了那個被自己個列為四人之列的其中一人的女子。
女子聲音不大不小,與其說是給眾人聽的倒不如說是給她自己個聽的。
“果然是那把承影,可是那位劍帝明明死了有五六百年了,門下弟子也是沒有一個能拿的起的,據典籍記載這把承影劍應該是被器宗的某位不出世大器師給得入手中。”
於是那個模樣頂多算是個清秀的瘦瘦女子眸眼困頓的瞅向了那個“崔大爺”。
瘦瘦女子言語像是點睛一般的點醒了在場不少的宗字號山頭修士,都是敢稱上一句有背景的宗門子弟,見識到底都還是有的。
於是便有像是劍修的背劍修士,受劍意牢籠壓抑更狠的一個玄王中期劍修,臉色陡變,有所不確定的開口道:“難不成真的是他?這......這怎麼可能!”
與之臨近的周遭修士皆是以怪異眸光投了過來。
於是那位玄王中期劍修只得是訕訕一笑,而後低首沉思,抬起了頭,眸光深邃,沉著聲音道:“莫約是八九百年前吧,那位註定要耀眼的前輩誕生,其一生堪稱是傳奇,百年間不過都是平庸無奇的下三境,一朝握劍於手,從次便是別於眾人,十年學劍,二十年練劍,三十年負劍遊歷,又四十年悟劍,終於在兩百歲那一年,做了一件轟動了被中州所有宗字號山頭所盡皆熟知的一件事,只人只劍單挑了離天宗的當時那位慕家老祖宗,玄帝三重天的山巔修為。”
於是便有了那塊同樣是名噪全逸雲峰一脈的那塊在逸雲峰入峰石階道登道口上的那塊上刻“輸你一劍”的石塊。
那位侃侃言語的玄王劍修還有些個的唏噓不已,畢竟那是他這般劍修還有中州更多劍修所夢寐以求之事,劍修留名者才是真劍修。
而能讓離天宗的慕家老祖親口承認上一句“輸你一劍”劍修更是難以想象。
玄王中期劍修回過神來,繼續言語道:“而且,當時的那位劍帝,還只是一重天的劍帝。”
人群之中到底是輕撕一口氣,一重天越過二重天直面三重天,饒是那般能越階而戰的劍修也是一件難上加難的事情。
那個瘦瘦女子輕道出了那位名噪一時,出道便達巔峰,卻又是在巔峰之時歸於沉寂的劍帝名號,萬劍帝。
猶若他那把承影一般,有萬縷劍意,尋常劍修唯恐是貪多嚼不爛,而那位萬劍帝卻是獨闢一道,劍意是越多越好,多到了能化劍意為牢獄。
負劍的玄王中期修士輕嘆一聲道:“可是據我所知,從那以後,那位萬劍帝就消失了,從來也沒出現過了,猶若曇花一現,又重歸寂然,而那把傳言達到了上品六、七階的神劍承影也隨之消失,或者是落入了離天宗那位慕家老祖宗手裡,畢竟當時的慕家老祖只不過是輸了一劍吧了,而千年前的劍修也有輸劍留劍再贏劍的一種傳統,一重天到三重天,到底是差距太大,劍修難補吶。”
人群之中有修士附生道:“難不成那小子就是你口中的那位贏慕家老祖宗一劍的劍帝后輩弟子不成。”
於是三十多道眸光齊刷刷的瞅向了崔濮陽。
而此時的崔濮陽更是因為聽見了被自己攏於牢中的修士言語更是笑個不停。
看見了眾人眸光之後,崔濮陽這才是止住了笑意,然後正了正身子,極其嚴肅的開口道:“沒錯,我就是那個什麼什麼的劍帝弟子,還是最喜歡的關門大弟子,天賦極高,練劍極快,怎麼樣?是不是怕了,嚇死個人哩。”
而在劍意牢籠之中,被困所有修士的心湖之中,陡然間齊齊的蕩起了一陣的心湖漣漪。
漣漪形成了句句言語。
“諸位道友,眼前劍陣崩析在即,就是不知道有沒有道友願意同在下搏一搏這份天大機緣了。”
褚良看向了那位紫衫男子此時終於是你確定對方修為,愈發感到了冷顫。
劍意牢籠之下的修士都不是傻子,自然是知曉這份所謂機緣是和意思。
攔路之人,與攔路之人手中那把劍,皆是機緣,還是一樁堪稱潑天的大機緣。
而且這還只是他們所能看到的,那看不到的也許亦是一樁大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