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今年下雨下的少,現在水庫的面積幾乎減少了一半,所以趕魚只趕了兩天的時間,攔網就已經全部放好,這天是準備下網的日子,在七姓隴有一個規矩,打魚下網之前要拜龍王,意思是讓龍王保佑安全,另外一層意思就是讓龍王保佑他們能夠大豐收!
村長和幾位族長帶著一隻羊頭、一個豬頭和一個牛頭作為祭品,帶著所有下船打魚的人對著水庫三跪九叩,在鞭炮齊鳴當中下船開始放網,那幾艘千噸級別的船隻停在岸邊,現在到處都是漁網,也沒辦法開,而打魚用的船還是手划船和小型的機帆船比較靠譜。
首先他們要做的就是架設網兜,這個網兜非常的大,後期需要把打起來的活魚放在網兜裡面繼續養著,等有需要的時候直接從網兜裡面撈起來,四條嬰兒手臂粗細上千米長的尼龍繩拉住網兜的四個角,當四條繩子全部繃緊了這網兜就算是搭好。
“好了,網兜也搭好了,下面我們開始下網,大家一定要注意網一定要理順,千萬不要打結,還有腳小心,別被纏上,否則就算是神仙也救不了你”!為首的人是李玉晴,他五大三粗,對於打魚非常有經驗。打魚還是有一定的危險性的,漁網的浮球就特別大,必須要有足夠的浮力才不致於讓漁網全部沉到水底;而底部又是一塊塊的鉛塊,這些鉛塊比較重,因為需要一定的重量才能拉著漁網迅速沉到水底,如果人的腳被纏住,很容易發生溺水事件!
七姓隴的漁網不多,每次只能下滿五個攔網格,而攔網格總共有五十三個,所以需要兩三天才能把魚打完;把漁網下完,他們都在各自的船上打牌.鬥.地.主,或者打當地比較流行的‘升級’來消磨時間;而那些魚販子也不知道怎麼得到訊息,早早就等在岸邊;因為七姓隴水庫的水是活水,水的來源除了山上的山泉之外就是一條來自山頂的小溪,這條小溪也是山泉水,當下大雨就會把山上的樹葉衝到水裡,就成了魚的食物,所以七姓隴水庫的魚味道非常鮮美,當然價格也比一般的魚要高很多。
“時間差不多了,開始起網,那個小坤,你是大學生,這累活不用你幹,你把紅繩子拿好,把頭魚看好就行”!李玉晴微笑著說到,這明顯是為了照顧趙坤,所謂的頭魚就是起網之後撈上來的第一條魚叫做頭魚,這頭魚是不賣的,而是留給他們這些打魚的人吃,不管魚的大小都是頭魚,有時頭魚是一條筷子長的小魚、有時也是七八斤十來斤的大魚,頭魚的大小全憑運氣。
“起來了起來了,哇、李哥,今年的頭魚好大啊,我看起碼有二十多斤”!剛收了不到一米的漁網,就看到網上有一條魚,而且非常的大,當拉上來的時候才發現,竟然是一條鯰魚,目測起碼十五斤以上。
“李哥,今年運氣好,頭魚竟然是條十幾斤重的鯰魚,這魚味道好,刺又少”!鯰魚比其它的魚都要滑,一般是很難網住的,再加上這麼大的個,有經驗的漁民都知道,鯰魚是漁網纏住的,而不是網住的!
“嗯,看來今年是個豐收年啊,大家都加把勁,那個小坤,頭魚就交給你了,千萬千萬要看好,別搞混了,更別讓它跑了”!李玉晴微笑著說到,因為頭魚是很忌諱的,千萬不能搞混了,如果頭魚跑了,很可能會放棄整個打魚計劃,當然這是農村的迷信說法,為的是求一個心安!
“放心吧李哥,我也是二十好幾的人了,肯定看好頭魚”!趙坤連忙跟大家保證。
今年的魚的確很多,也很大,因為六七年沒打過,一網就差不多打上來兩千多斤,一個攔網格里面總共三條魚網,當漁網全部拉起來之後,保守估計起碼有四萬斤的魚!
“好了,按照往年的規矩,第一船魚給那些魚販子送去,其它的全部放進網兜裡養著”!李玉晴站在最大的那條機帆船上指揮大家。
當第一船魚送到水壩,過稱一稱,正好一萬斤!那些魚販子開心的要死,瓜分之後付完錢各自開始裝車往回拉;今年的魚都很大,最小的都有三斤多,最大的一條正好二十八斤!
“快快快,再把漁網放下去,然後我們去吃飯,一個小時之後大家船上集合”!李玉晴再次指揮大家依次把漁網放下去。
“小坤哥哥,我第一次看見打魚,太好玩了”!楊麗開心的像個百靈鳥。
“你這幾天不要去水邊,魚被趕急了會飛出水面的,一個不小心被嚇到就要掉進水裡,現在水裡到處都是漁網,很容易纏住腳出事的”!趙坤看到楊麗躍躍欲試的樣子連忙說到。
“知道了,我肯定不去”!楊麗撲閃撲閃著大眼睛保證。
“對呀,千萬別去,站在家裡也能看得多”!孫媽也擔心地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