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力培訓之後,就是讓胡亞心之嚮往的策劃基礎培訓。傳說策劃課程的培訓師是公司大名鼎鼎,在專業化的T市市場如雷貫耳的杜雁山。
在學府苑還沒動身出發的時候,胡亞第一次聽師傅木槿她說心中的公司偶像是杜雁山。
傳聞,T市世貿廣場專案由多家代理公司共同競標,只有杜經理的提報讓開發商眼睛大亮,當場決定與天華代理公司合作。
據說在規範的房地產市場,杜經理在開發商眼中是行走的智囊,很多地產公司向他丟擲橄欖枝,但是都被他拒絕了,據說也是對公司好評深厚。
雖然是傳言,但是胡亞覺得策劃師太厲害。吳碩聽說杜經理的事蹟,覺得一定要拜他為師。
策劃培訓第一天是房地產政策解讀和房地產專業知識。房地產發展歷程用一張時間軸全部展示,在時間軸裡,杜經理加入了超級連結,將每個時間點內發生的重大事件做了展示,比如1988年土地拍賣
“第一錘”、1998年住房貨幣化、2002年土地市場
“招、拍、掛”揭幕等等。在重大事件裡,胡亞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溫州炒房團”,原來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房價的翻番,裡面竟然有炒房團的驚天大局。
她忽然想到,溫州在歷史上向來是市場嗅覺靈敏,從近代開始,就有很多成功,他們都是經營實體企業發的家,現在房產升值保值,適合投資,會不會影響到腳踏實地做實體企業的人呢?
胡亞初步產生關於實體經濟和房地產關係的思考,她不會想到,幾年後,她會在Z市遇到從首都周邊湧入的炒房團,他們打著
“一起做生意”的旗號,和手握幾千萬流動資金的炒房客,把Z市一個下轄區的房價哄抬了一倍!
就在胡亞愣神的功夫,杜經理又展示了2009年的兩張
“樓倒倒”和
“樓歪歪”的圖片,吳碩突然說:“咦,有點草莽叢生的感覺!”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國家放開樓市以來,透過購房逐步打破城鄉二元機制逐步成為大家的共識。
手頭有錢的人利用不限購的政策,大肆買買買,給開發商們完成一種錯覺,房地產好掙錢!
然後三教九流的人都掛上房產公司的牌子進行地產開發,結果房子的質量參差不齊,有幾年房屋質量問題甚至以小品形式登上了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
下午到了房地產專業知識方面的培訓,涉及到比較專業的專案四至(東西南北)、建築限高、容積率、七通一平等等,因為置業顧問每月都會考一次房產專業知識,所以,包括胡亞在內的置業顧問們開始昏昏欲睡,杜經理感嘆一聲:“當老師太不容易了,看著學生打瞌睡還不能‘教訓’一下!”講到建築風格這一版塊,大家的積極性才轉向高漲,有不少男士說,學點建築風格可以裝一把自己有格調……不知是哪位策劃師在臺下說了一句:“杜經理,讓我們看一下你為世貿廣場專案做的提報吧!”大家的目光一致投向杜雁山。
杜經理倒是很淡定,把營銷推廣報告為大家做了展示。此時策劃菜鳥們一個個瞪大眼睛看著螢幕,雖然杜經理說的精彩紛呈,但是真正看懂的沒有幾個人。
胡亞對這份報告有幾分印象,首先是層次分明,目標、背景、策略和執行四個部分環環相扣;其次是目標明確,每一環節都是由問題引申出應對策略,解決開發商關心的樓盤難題,最後一點也是胡亞最疑惑的一點,世貿廣場專案是寫字樓和公寓為主,但報告明確其目標客群中的偶得客戶是T市投資客戶。
胡亞舉手問問題,杜經理解答道:“世貿廣場專案位於市中心,原住居民、商家對專案認可度最高,就是核心客群;因為中心區域價格高,能夠在此購買寫字樓、公寓的客戶,大多是T市實力階層,他們有升級置業的需求,也就稱為重要客戶;正因為市中心、價格高,投資公寓、寫字樓來賺取租金或轉手溢價的可能性不大,還不如投資住宅來的實惠……”培訓第二天是戶型基礎知識。
學完之後,胡亞才覺得自己在行業大咖面前就是個嬰孩,連小學生都算不上!
戶型從外觀來看,有點式和板式之分,之前胡亞在Z市掃盤時,還一直覺得開發區有一小區縱覽面像蝴蝶,當時只覺得設計師詩情畫意,現在才知道那是點式樓就是塔樓,通風、採光、風水等都有問題……有一培訓大哥一直覺得樓房蓋得越高越好,這樣才有現代化的氣息,結果才明白所謂的時尚高樓不過是開發商偷換了容積率的概念,容積率越大,房子就越高越密集,建築面積整體增加,開發商賺的越多;而容積率小,建築密度小,綠化、景觀等就做得全面、精緻,也就是低密度養生社群。
之前胡亞總覺得策劃師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咬文嚼字、拽文半天,寫出來的文案別人都看不懂!
策劃們有時候覺得高大上的社群必須配上高大上的文案,以為自己的高檔客戶會明白,但是高檔客戶買房關注得更多的是房產增值保值效能,究其心理可能對於自己不懂的東西,大家覺得高深也就懶得去學習瞭解其實際內涵了。
當然,胡亞並非貶低策劃師,實際上策劃師是比銷售更厲害的
“故事大王”,讓開發商簽約使代理公司進駐樓盤做銷售工作,遠遠比讓客戶買房子牛得多!
中國位於北半球,房子朝向很有講究,這又和地理知識有了聯絡,不少理科出身的培訓學員學到這裡,覺得自己的大腦根本不會用。
有一位從來不記筆記的學員,這次難得拿起筆,記下了購房朝向選擇:東南向>南向>西南向>東向>東北向>北向>西向>西北向,聲稱買婚房時候絕對能用得到……培訓的最後版塊是對有功能缺陷、風水問題的戶型做調整,培訓學員們大開眼界,原來門的作用不只是防盜,更有風水人士眼中緩衝化煞的功能——當然胡亞覺得主要是保證客戶居傢俬密性。
所謂風水在人心,防小人不防君子就是這個道理……培訓有一版塊為戶型設計增值,講得是如何在戶型設計中利用飄窗、陽臺、空中花園等增加房子的附加值,增強客戶的購買慾望!
以及房地產當前比較流行的幾款創新戶型如三錯層、QQ複式、LOFT等!
下午時分大家學習的是利用人體工學、人居習慣、風水要素來合理設計空間尺度,做迎合市場、適銷對路的戶型,增加開發商的銷量。
大家紛紛感嘆:做策劃,真的是一門學問!感嘆之後,就是考核!杜經理神秘一笑,讓大家注意戶型調整,胡亞感覺自己看到了高中的班主任!
這是要考試啊,考大家分析戶型格局的能力!人力資源部給大家留一個小時的時間複習所做的筆記,然後開始考試!
難得所有學員靜悄悄翻筆記複習,這是職業生涯培訓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天……培訓第三天是專案營銷推廣培訓,這是所有樓盤銷售貫穿始終的核心。
整個培訓結束,胡亞的印象就是確定樓盤定位,有一個好聽的概念,有核心亮點,找對客戶群體,有常規廣告、活動,做好預算。
所謂樓盤定位,就是判定樓盤屬於高、中、低端——當然不能當著開發商的面說其產品低端,策劃師需要做的是提高樓盤的調性!
好聽的概念,就是為客戶描繪一個藍圖——實現優質人脈的擴建,或者時尚生活需求的滿足,或者一站式教育服務的享受。
核心亮點,就是找尋樓盤的13個核心亮點,或地段優,或環境美,或戶型佳,或公攤低,或建材質量高,或開發商靠譜等等,以上樓盤優勢實在沒有的,那也可以從層高、物業、業主素質等等方面進行專案的包裝。
找對客戶群體,就是根據樓盤的高中低端的屬性,明確客戶的型別,究竟是屬於商業巨頭、行業大鱷,還是屬於追求品質的中產階層、升級置業者,或是剛需購房的新青年、創業者等等。
常規廣告、活動,既包括媒體推廣,也包括現場推廣如售樓處包裝、樣板間等;活動一般為促銷活動,也包括開盤、封頂、交房等慶祝型活動,最多的就是各種暖場活動如:手工DIY、親子游戲、到訪送禮品各種送送送等。
具體的跟盤策劃流程、各類工作細節,是胡亞在2013年下半年,稱為依山園的駐場策劃是之後,才逐漸明晰的。
也正是在依山園專案,胡亞真正明白了,房地產行業,很多開發商其實並不是表面那樣風光。
在正式進入地產白銀時代之前,已經有大批開發商在行業泥沼中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