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其它小說>代號桃園> 第217章克莉斯,我一定帶你回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7章克莉斯,我一定帶你回家。

林2蛙說道:“這塊我有做過一些資料整理。腦和神經系統的進化,大約在7億年前,出現了腦細胞;在3億5千萬年前,出現了第一個腦。外漿與內漿的分化是動物神經元和神經系統產生的前奏,例如原生動物變形蟲。變形蟲是單細胞動物,沒有專門的神經系統、感受器官和效應器官,而是由一個細胞執行著各種機能。但是,在變形蟲上可以看到其結構的初步分化,即有內漿和外漿之分。”

林德道:“所以應該理解為首先是功能性的強化,才會有分化。而這樣的透過適應自然得到反饋,形成正反饋迴圈,並在演化歷程中不斷加深,不斷進步。”

林2蛙點頭道:“不錯,不斷增加的需求,產生不斷的功能分化,而意識則是副產品一樣。並不是進化的必然。所以才會有階段性的,大腦熵數暴增的情況。”

志新道:“演化過程,食物和環境,決定了各種生物要如何去用行動來適應生存需要。而伴隨的是腦和神經系統的需求,尤其是作為比如硬體條件不足的補充功能。人在牙齒,爪子方面的劣勢,使得需要更聰明的頭腦來生存。”

林2蛙說道:“實際上,可以追溯到第一個神經元的產生,是神經元演化形成的腦,所以可以追溯到細菌。細菌的離子通道形成最初的神經元,而使得細菌可以做出環境的判斷和決策的選擇。而人類一樣保留有這樣的離子通道,甚至更多。”

“進化之路上,這些離子通道有一些進化成運動器官,有一些進化成感知器官,當然也伴隨著腦的進化。作為一個會思考的物種,我們會錯誤的假設複雜的生物結構,比如神經元,是專門為傳遞腦訊號而進化來的。其實進化出思想本身就是為了更好的生存。”梅斯說道。

志2蛙說道:“而現在我們發現離子通道基礎上還有更微觀的量子通道。但是去解析這樣複雜的運動,連雲起超算也很難勝任。”

明妮說道:“那就不解析了,就實踐主義,多試試怎麼樣的現象。先從現象到現象,本質的部分,原理的部分慢慢來。就學我們的古人,沒弄清楚太陽為什麼東昇西落,也不影響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的先過幾百萬年日子。”

志新也贊同道:“各種方式都試試,未必哪種就更快找到解救克莉斯的方法。”

明妮道:“克莉斯,我一定帶你回家。”

於是明妮開始展開與克莉斯的連線機制的研究。

而這方面居然是那臺算力只有E級機的息壤主機成果斐然。於是大家推斷不是算力高下的問題。應該是演算法和邏輯更接近的緣故。

而林德和志新以及梅斯,他們覺得,會不會是神經元細胞的神經絲這樣的管道,末端會是離子通道,而離子通道的末端會是量子通道,而量子通道的末端則是鉉!那麼鉉也應該是通道形式的。

因此宏觀的物質也好意識也好,是從微觀世界逐步堆積,以及無限的延申之後形成的。雖然他們建立了很多思考的或者說假設的模型,然而驗證的話,只有等明妮去驗證。

而明妮提出一個大膽的實驗,用橘喵子打入這些通道。因為按照他們的模型看,橘喵子介於超空間與普通空間的臨界物質。

但是從神經絲就不是直的,更別說離子通道和量子通道。

而明妮和林德他們想出另一個辦法來,就是用電磁場。每一段都對應的每一個纖維絲,包括神經絲,在一定條件下使他們有一定磁性。這一方面,他們參考了一些候鳥根據地球磁力線導航的原理,神經絲方面是會有磁感應能力的。

而離子通道則因此離子的帶電屬性用電磁場也可以算捋直了,那麼再來的量子通道呢?

明妮考慮尺度越微觀,實際的距離其實越短,量子通道的部分就撞大運去多轟幾次!

當然想法上看是沒問題,但是一做起來,起碼轟擊了上千次。而結果卻千奇百怪,難以用簡單的分類去歸納總結什麼規律。

而明妮則堅定的說道:“不怕,一定有什麼規律藏在這些千奇百怪的表象下。”

“也未必,也許雖然尺度上很短,但是要求卻更高,就好像我們之前弄冷聚變一樣,也許距離最後勝利只差最後那麼0.1秒的高精度控制。但是這0.1秒起碼要躍升幾個能級,還分別在磁控,電控,還有方位上,而方位又需要精確到量子級。”志新悠然道,回憶起之前那次月球實驗。

志2蛙也點頭道:“如果按能級這樣算的話,起碼還要雲起超算再升一次級。”

“需要鉉級超算!”林德說道。

志新道:“目前起碼證明一件事,鉉比M理論設想的還小,而且還有微觀結構,不是各向同性。”

明妮卻反對道:“但是目前的測試中,卻是隻有E級的息壤主機效果更好。”

“是,大約是運算特性更接近,就好像,都用同一種語言交流一般。而包括雲起超算都需要多拐個幾道翻譯的彎子。所以反而不如那臺。”志2蛙點頭道。

明妮說道:“其實我想重造一臺,不再去顧什麼算力。”

“為什麼?”林德不解道。

“息壤如果更接近的話,並不是算力,而應該是結構和演算方式,而目前為了算力可能反而加入了一些比如要以某種方式輸入以及輸出的東西。而實際上,也許量子意識的本質就一句很簡單的話。反而可以以此為基礎衍生出萬物進化。”明妮說到。

“記得看過一本書說,人類文明如果滅絕了,那麼只留一句話給倖存者去恢復人類科技的話,那麼就留下‘萬物是由原子’組成,這一句。因為從科學發展史看,無數的物理,化學各種科技都在這句基礎上發展而來。“志新說道。

“那麼如果從整個進化史看的話,會是一句類似的嗎?生物進化從細菌到人類。什麼話呢?”林德不解道。

&nbsp本章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