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我是劉病已> 第五十七章:流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七章:流民

當流民四起之時,窮困已經變成普遍現象。

劉詢在還沒有登基為帝的時候,就曾經遍訪關中,那時才對最低層的民眾有了清醒的認識。

想著東南那些在水災中呼號求生的大漢子民,再想想自己高坐在甘泉宮避暑,懺愧與自責交加。

因為劉詢知道,一旦流民成災,貧窮變成一個普遍現象,這就預示著漢室就會進入混亂期。

在後世王莽時期,四方皆以飢寒貧困,起為盜賊,稍稍群聚,常思歲熟,得歸鄉里,眾雖數萬,不敢略有城邑,轉掠求食。

晉惠帝時,頻歲大飢,百姓乃流移就谷,至於永嘉,喪亂彌甚,雍州以東,人多飢餓,奔栟流移,不可勝數,最終引發流民作亂之禍。

到隋煬帝時期,百姓困苦,財力枯竭,安居則不勝凍餓,死期交急,劫掠則猶得延生,於是大名鼎鼎的瓦崗寨誕生了。

唐僖宗末年,天下大旱,天下流賊鋒起,皆因飢寒交迫,稅重役繁,百姓棄田不耕,盜賊擾民,鄉間豪強,聚齊睏乏之民,起為亂,破六州五十年,亡百姓平民二百萬人。

劉詢回憶起,史書上對流民的所有記載,驚出了一身冷汗,以上所有的歷史資料表明,因為貧窮而禍亂的,大多都是流民,而流民的構成多數是失地農民,而作亂的主力軍現在已經湊齊,就差一個小小的火苗了!

而這些流民,沒有身家性命,而且生活又不安定,生的快樂從未品嚐過,死的痛楚也不一定比現在更多。

流民是最肯冒險的,在九死一生中,突然的置身於雲霄之上,他們分散開是沒有任何力量的,但是如果成群結隊之後,就會迸發出巨大的摧毀一切的破壞力。

士紳們害怕洗劫自己的財產,老實巴交的農民怕他們魚肉百姓,這時他們在中國就會變成化外之民,隱然成為一股可以左右天下的龐大勢力。

流民在中國封建時上,可是響噹噹的主角,他們時常變身為流寇,先向沒有抵抗能力的農民進行劫掠,而整個鄉村更加窮困潦倒,連口飯都吃不上,農村被破壞之後,中央政府因為田稅的減少,財政漸漸的枯竭,不得不用苛捐雜稅收刮人民進行維持中央財政這個飲鴆止渴的極端方案,但是最後重擔還是落在了農民身上,之後的結果就是農民加入了流民。

這是一個要命而且無解的死迴圈,有地農民變成無地流民,無地的流民去別處繼續劫掠有地的農民,等到了最後,流民的數量龐大到一定數量之後,就開始吞食王朝,這樣一個王朝也就走到終結,最後被別的勢力所取代,然後繼續重新開始新的一輪死迴圈,開始重新分配,等到一二百年之後,繼續開始著這個遊戲。

不到七十後的綠林赤眉起義,東漢末年的黃巾,兩晉的流寇,隋朝的竇建德,劉黑闥,唐的王仙芝,黃巢。

這些大名鼎鼎的英雄人物,都是流民的領袖,而東南流民現在也是缺一個領軍人物,一旦流民有了領軍人物,就開始勢不可擋,一發不可收拾,他們會讓每一箇中央財政疲於奔命,王朝延續立刻斷絕。

而在整個東南諸郡的上報的資料,更讓劉詢頭疼不已。

青州,徐州,楊州三州下轄二十二郡,在奏書上已經危險之急。

僅僅是青州一州,就已經統計出來,至少有不少於一百七十萬的無地流民,分散在青州八郡三國之中。

這還不是最為嚴重的地區,齊國都城臨淄城中就有九萬四千餘戶的百姓,在齊民編戶中沒有任何地產,雖然臨淄城手工業發達,但這個數字還是太多了。

濟南郡就更加神奇,全郡在齊民編戶中只有兩萬一千多戶擁有土地,翻看郡守履歷,果不其然,穀梁學子!!

這幫渣渣,在車騎將軍張安世送來報告時候,劉詢就像將這個學派人道毀滅,還是韓增提醒自己,穀梁和自己祖父劉據的關係,自己只好隱忍下來,現在沒有想到,穀梁學派弟子真是遍佈天下,這回必須徹底解決他們了。

壓住怒火繼續向下看去,高密國與膠東國,這些年發展還是可以的,至少在報告中兩國加起來只有三千戶無地流民。

而揚州就更加糜爛,會稽郡與豫章郡,加起來至少有十六萬戶的無地百姓,從未登記過自己擁有土地。

而從登記的全郡土地數來看,豫章郡這個舊吳國都城,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甚至都不如劉濞在時候多。

必須解決這一問題,華夏文明幾千年,但是農業文明的進度只有短短的兩百年,中國老百姓只有到新中國1956年後,才開始大規模使用化肥。

所以必須減少漢室地主豪強數量,在解決土地使用律的問題。

孟子在戰國時就說過:“有恆產者,有恆心,姑治國之道,在於令民各有產業.…….”

而今青州,徐州,揚州數以百萬計之百姓,沒有土地,流亡於市井之中,生於匪盜之事,往返於郡縣之間,甚至盜賊流民可以光天化日之下隨便行走於市集官衙之間,而當地官吏都不敢出聲阻止。

孝武皇帝頒佈的《沈命法》,直接變成了一紙空文。

《沈命法》是孝武皇帝劉徹,在天漢二年的時候釋出的法令,是制約齊魯地區盜賊數量過於龐大的嚴苛法律。

跟據這條法令規定:群盜起不發覺,發覺而捕弗滿品者,兩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

簡單粗暴的法律,簡單粗暴到了極致。

治下有佔山為王的盜賊,當地主政官員沒有發現的,發現了沒有剿滅的,以及剿滅盜賊,但捕殺數目不達標的,自兩千石以下到無品小吏都要死。

不難發現,這套法律是借鑑了商君寶貴的成功經驗,因為整個秦國到秦朝,從商君變法之後,就如此消滅盜賊,和釐定地方官員責任的。

孝武皇帝劉徹只是拾人牙慧,照書抄襲罷了。

這個《沈命法》在漢室起到作用的年限十分的短暫,效果也不是十分顯著。

主要的問題是,時代變了!

齊魯的盜賊,本身就是地方上的豪強,士大夫、地主共同扶持和逼迫起來的,是有心人刻意製造的結果。

所以,這條法律並沒有起到任何的效果,甚至就因為這條法律,讓漢室徹底失去了青徐楊三州的實際控制權。

因為在這條法律面世之前,青徐揚三州的地方官員,還在不遺餘力的消滅自己轄區的盜賊,還在打擊別有用心的豪強。

但是武帝頒佈完這條法律,地方官們為了自己的小命和前途,是徹底放棄對盜賊的管理,豪強一看地方官府的退縮,就更加壓迫農民,讓他們成為流民。

所以上上下下,對盜賊,流民都視而不見,直到這個蓋子捂不住了,才上報給長安。

現在青徐揚三州的官員,不願意管,不敢去管,甚至是不肯管。誰知道管了之後,自己官職,小命保不保!

現在三州的流民彙集越來越多,而且有大部分為了活命,甚至加入了盜匪,在三州的主要城市外,沒有了官方武力威懾地方,你就會看見大量的盜匪。

甚至在一些偏僻的縣城中,盜匪流民可以肆無忌憚的穿街過巷,公然出現在市集與官衙前。

而整個流民隊伍已經開始要反噬一切了,曾經以為自己可以控制住這些人的貴族,地主、士大夫們開始自食惡果了,徹底失去了對一切的掌握,甚至開始出現地方官員,貴族被殺害的報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