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桑城南,窯廠。
一大早,劉楓便趕了過來。
就在昨天晚上,窯廠的陶義派人送來訊息,說是劉楓當初交待的焦炭已經煉製成功了,想讓他去驗證一下。
“州牧大人,這邊請!”
陶義早就在窯廠門口等候,遠遠的看見劉楓過來,連忙迎了上去。
“陶管事氣色又紅潤了不少,是不是又新添了一房小妾了?”
劉楓把馬交給了隨從,邊往窯廠內走去邊向陶義開玩笑道。
“讓大人笑話了,賤內有感於家中人丁單薄,便安排了一個,其實我從未過問這些事的。”
陶義有些訕訕的笑著回答到。
劉楓揶揄的看了他一眼,自己只不過是隨意一說,沒想到還真讓自己說中了。
這些年,在柴桑政策的扶持下,窯廠的業務範圍也越來越廣,生意也越做越大。
當初劉楓讓他來負責窯廠時,許諾過他半成的利潤分成。而隨著著窯廠的磚瓦銷量的加大,這半成的利潤,也使得他家境越來越殷實了,這不,連小妾都娶上了。
當然,這些也是劉楓喜於樂見的,只有當這些新興的小階層多起來了,底層的經濟才能繁榮興盛。
很快,一行人便來到了窯廠的最裡面,這裡是燒製水泥的地方。當初劉楓決定暫時不使用水泥後,窯廠便在靠近山腳處又另起了一座窯,專門用來燒製水泥用,並用圍牆把它圍了起來。而外圍的那些窯,則繼續用來燒製磚瓦與陶器。
“大人,這就是昨天剛煉製好的焦炭,小的已經試過了,火力要比沒煉製以前猛上一倍以上,燃燒時還沒有煙,也沒有那種刺鼻的氣味。”
來到一間小庫房內,裡面堆了好幾堆煉製過的炭,陶義從其中一堆裡面撿起一塊,遞給了劉楓。
劉楓接過,拿在手上看了看。這塊炭成白灰色,重量跟石碳比起來,輕了不止一半,上面佈滿了氣孔,跟自己印象中的焦炭有上些接近。
當然,他也不知道真正的煉過的焦炭是什麼樣的,只不過手上這塊,跟外面的石碳比起來,是有天差地別的,如果燃燒的火力真如陶義所說的話,那用它來鍊鋼定是上好的燃料。
他又看到房間的地上還堆了很多堆煉製過的炭,不過從顏色上來看,深淺不一,這定是前面煉製的。隨手撿起幾塊,重量上也是各不相同。
“這是前面煉製的,因為當初大人並沒有給小的一個標準,所以每次煉出來以後,就留了一些,好有個對比性。”
見劉楓注意到了其他的炭,陶義於是解釋道。
“這一次煉製出來的,是這些裡面最好的了,不知是不是大人所要的焦炭?”
“說實話,真正的焦炭我也沒見過,也只是以前聽師傅說過,至於這是不是真正的焦炭,現在還不太清楚,想必就算不是,相差也不大了吧。”
看著陶義那小心的樣子,劉楓沉吟了一下:
“這樣吧,把你這次煉出來的炭,送一部分去山裡面的兵器坊,不管是不是,先用過再說,若是他們說能用,那就按照這個來煉;若是他們不認可,再繼續想辦法。”
如今柴桑山的山道上,都已經裝上了軌道車,是單軌的包鐵杉木軌道,兩邊設有防止兜車傾翻的護欄,軌道下面裝有一組組滑輪,內穿用粗麻繩製成的牽引繩,每隔兩裡設有一個轉盤繩樁,樁邊有人值守,有貨物需要裝載時,只要搖動樁上的鈴鐺,即可通知下一段軌道處的人。
劉楓邊走邊看著,對於把滑輪組裝到軌道下面這個舉動,他非常的滿意。這樣一來,就減少了牽引繩因為日曬雨淋導致的損耗問題,這樣也更經久耐用,當初自己就沒有想到這方面的問題,沒想到小小的馬均居然考慮到了。
軌道是直通山寨門口的,起點就設在寨橋處,到了這裡,就要靠人工來裝卸了,這也是為了山寨的安全效能考慮的,雖然現在寨橋沒有再被拉起過。
兵器坊,鐵器作坊內,叮噹聲不絕於耳,一派繁忙的景象。裡面熱浪滾滾,雖然現今已是初冬,呆在這裡面幹活的人都是赤著胳膊,卻依然是汗流浹背。
靠近裡面邊上的一套爐臺,這裡的熱氣更甚。
劉楓站在一旁,看著無名氏把一塊粗鐵坯放在炭火上,這是用來打造一把劍的,已經有了大致的模型。隨著風箱的抽動,火苗呈現出淡藍色,竄起足有兩尺高。
“怎麼樣,這次煉製出來的炭可還實用?”
小半個時辰後,隨著無名氏手中的鐵錘敲出的最後一下,一把劍已經被打製好了,隨後便被他扔進了淬火池中。
“真是不錯,大首領,這次的炭比起以住任何一次送來的都要好,火力更足,節省的時間也多,而且,從剛才這把劍的打造過程中來看,完全沒有破壞鋼鐵的結構。”
無名氏把淬好火的鐵劍撈了出來,細細的端詳了片刻。
“你看,這劍身上精鋼的紋路,是上好的水波紋,這把劍,只是稍加打磨,就是一把切金斷玉的利刃!”
劉楓接過他手中的鐵鉗,確實,這把劍也只是剛淬好火,還沒有打磨過,不過上面的金屬寒光,卻能讓人感覺到,這的確是一把不可多得的寶劍。
“不錯,看來這次的焦炭確實是煉成了。”
劉楓笑著點了點頭,爾後正色的對無名氏說道:
“我會讓窯廠那邊繼續按這種炭的標準來煉焦,不過這段時間可能要辛苦你一下了,我要把軍中各將領和特戰營的兵器全部精煉一遍,這個事情比較急,需要優先來做。”
“大首領,又要打仗了嗎?”
看到劉楓有些嚴肅的表情,無名氏問道。
“不錯,現今朝廷被董卓佔據,皇帝在他的淫威下都過得戰戰兢兢,天下有識之士又豈能容許他如此的猖狂下去,這一戰是避無可避了,只是時間的早晚罷了。”
“本來以我的意思,是要把全軍的兵器都換一遍的,只是不知道時間上來不來得及,所以優先保證統兵將領和特戰營用的兵器,然後再依次的更換戰兵的兵器,至於輔兵和工程兵,就只能留到最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