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很平靜,平靜如風雨中的蒼松;她很明白,明白像水晶一樣透徹。)
霜打梧桐,秋風瑟瑟。一輛黃色計程車由市區開到礦區,在柳綿家門口停了下來,車上走下江合川和欒築,他們每人抱著一個紙箱。正在打掃衛生的柳綿媽一眼認出欒築,笑得比東昇的紅日還溫暖,“欒築,這麼快回來看我啊!回來就好唄!買這麼多東西做啥哩!”
欒築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就傻站著。
“噢,是這樣,我們給你帶回些東西,是柳綿的,”江合川考慮到柳綿媽的情緒,沒有一次把話說完。
柳綿媽打量著眼前這個陌生男子,“請問你是?”
“我叫江合川,是柳綿的同事。”
“哦,原來是江所長,稀客啊!我家柳綿呢?她咋不回?”柳綿媽邊問邊往江合川和欒築身後遠處看,又朝還等在一邊的黃色計程車裡面看。
“柳綿她,”江合川輕咳了一聲,似在考慮用詞,“她今天,不回來了!”
見江合川說話吞吞吐吐的,柳綿媽這位經常和噩運打交道的人開始有了不詳的預感,“柳綿她,她,不回來了!是回不來了嗎?”柳綿媽臉上再也掛不住笑容。
“對不起!阿姨,你看過電視新聞了嗎?”欒築小心地低聲問。
“電視壞了一個星期了。你想告訴我什麼呢?”柳綿媽定定的望著欒築。
“阿姨,我們進屋裡坐著慢慢說吧!”江合川用徵詢的口氣說。
“不怕,說吧,阿姨還站得住。”柳綿媽的語氣裡有堅毅也有鼓勵,看得出她很著急知道結果。
“阿姨,柳綿她昨天上午和我一起去迷人谷考察時出事了。一場大雨過後,我們驅車回返,被山石阻了路...”欒築低著頭,像坦白罪行一樣將整個事件的全過程,向柳綿媽原原本本地作了交代。
“哦,是這麼回事。”柳綿媽聽完欒築的敘述後,並沒有尋死覓活的呼天搶地,更沒有拖拖扯扯地喊著要人。她很平靜,平靜如風雨中的蒼松;她很明白,明白像水晶一樣透徹。沒有激烈的言詞,也沒有瘋狂的舉動。沒有小說中寫的,受到打擊就一夜白頭;也沒有電影裡演的,突聞變故就人事不醒。這種情形,讓一直以為會天塌地陷的江合川與欒築大吃一驚,難道她不在乎自己的女兒麼?不,不會的,她把女兒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難道她不害怕孤單麼?不,不是的,她多麼渴望能安享天倫。但天意總是不如人意;天理總是不合常理。關於這個道理,柳綿媽有著最深的體會。僅管袖子上並沒有灰塵,她還是左右手交替著拍了拍,“進屋坐吧,請將柳綿的東西搬到我房裡去。”
江合川欒築按照柳綿媽的要求,將柳綿的東西放好後,從房間裡出來到客廳裡落座。
“阿姨,我們幫不到柳綿了,希望我們能幫到您。”江合川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張現金支票遞給柳綿媽,“這裡是二十萬撫卹金,你拿著養老吧!如果有其它生活上的困難,就來所裡找我。”
柳綿媽接過支票,看也沒看就放在了餐桌上。她以淡如清風的口氣說:“欒築,還記得阿姨前天跟你說的話嗎?”
“阿姨的話我一個字也不敢忘記。”欒築畢恭畢敬地說。
“我把柳綿託你照顧,你失職了。現在我想再託你辦一件事,你能答應我辦好它嗎?”柳綿媽對欒築說。
“阿姨只管吩咐,赴湯蹈火,欒築在所不辭!”
“你幫我把柳綿的衣物燒了,埋在我家門口的菜園裡,以後每年的清明節都過來給她燒柱香。我家閨女的性格,純潔又貞烈。她把心掏給了你,就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了。即使你完全把她忘記,她也不能將你忘記徹底。”柳綿媽似乎說累了,停了一會,然後指著桌上的支票對欒築說:“這是柳綿的命錢,我用不起,請你給她保管。你用來做什麼用,我想柳綿都是支援的,因為她只要確定跟你,就至死也不會悔。”
“媽媽!我知道是您在信任我,我會照您的話去做。我會守在您身邊,讓您過上幸福的晚年。”欒築說完最後一句,已是泣不成聲。
“阿姨,所裡準備下午為柳綿召開追悼會,市委書記及盧秘書長將親自前往吊念,你能堅持參加嗎?”江合川輕聲問。
“去,一定去。女兒的追悼會我怎能不參加呢?”柳綿媽態度明朗地說,“江所長,柳綿的事,你也操心了。在這吃完午飯後我跟你們一道去。”
“不了,不麻煩阿姨了。我得先回去為追悼會做些準備工作,確定具體時間,市委在等我的答覆。”江合川說罷站起身來,“阿姨,我先告辭了,留欒築在這裡陪你吃午飯,下午你跟他一起過所裡來吧。”
“也行,江所長你走好!”柳綿媽溫和地說。
“嗯,好的。”江合川說完出門坐上黃的離去。
江合川走後,柳綿媽再也按捺不住老年喪女之人生最大悲痛,她蹣跚著走進房裡,伏在裝著柳綿衣物的紙箱上,放聲大哭。
“媽媽,人死不能復生,您節哀順變。”欒築用澀苦的語言勸導著柳綿媽。可一想到人死不能復生,這意味著自己已經永遠地失去了深愛的柳綿。他一時間情不可抑,悲莫能禁,亦忍不住伏在裝著柳綿衣物的另一隻紙箱上,號嚎大哭起來。
聽到欒築幾次叫自己媽媽,柳綿媽一點也不覺得生疏。她認為欒築一定想叫她媽媽的;一定會叫她媽媽的;一定要叫她媽媽的,因為她肯定欒築就是自己的女婿。她相信,僅管欒築還沒有和柳綿結婚,但兩顆年輕的心早已並在了一起。
柳綿媽哭累了的時候,欒築也累得不哭了。其實哭泣的意義本不是很深,用大聲哭泣的方式來強調自己的痛苦,也沒有多大的意義。哭泣只能說明當時你或許很痛苦。真正長久折磨人心的痛苦,通常不是靠哭泣來證明。所以長哭不如短哭;大哭不如小哭;多哭不如少哭。或者乾脆不哭。因為就感情的問題來說,在哭者並不比不哭者來得深厚。只可惜這麼淺顯的道理,很多人明白過來的時候,都是在哭過之後。
“媽媽!別哭了,別哭壞了身體!”欒築哽咽著說。
“欒築,我們不哭,哭是無濟於事的。”柳綿媽抽泣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