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桓王繼位後,深感鄭莊公的專權霸道,已經對周室江山構成威脅。另外周桓王自小知道作為太子的父親不能貼身侍候祖父,其中原委就是鄭武公懷疑平王。所以父親的命運都是鄭國所為,父親積怨在胸抑鬱而死的這筆賬當然要記在鄭氏家族的身上。這個親歷國事的姬林早就仇視鄭氏家族了。繼位之後發現虢公是個人才,為人隨和、處事周正,不像鄭氏父子假公濟私、心懷鬼胎,處處都在鑽朝廷的空子。於是與周公黑肩商議撤鄭莊公的卿位由虢公擔任。周公黑肩提醒周桓王,鄭氏曾三世勤政於周王室,是不是要考慮一下手下留情。周桓王主意已定,便召見鄭莊公,直抒胸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