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不愧是國際大都市,隨處可見的摩天大樓,寫字樓和小區星羅密佈,相互交織著,城市非常整潔,街上也是隨處可見的商店餐廳,各樣設施配備完整,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的車流,繁榮的經濟和潛在的大量商機以及優質的社會公共資源和良好的就業機會吸引著全國各地來此打拼的人。
滬市2000多萬的人口,大概有將近一半都是外來人口,還有很多早年來滬奮鬥的人已經在此安家。每一年,都有大量的懷揣著夢想的人來到這座都市奮鬥,每年也有失意的人離開這座繁華的城市。
生活在這樣的城市,你有錢,這座城市對你是熱情開放的,沒錢,你或許會感覺這座城市是冰冷無情的。
。。。。。。。。
代兮言和夏夜到達酒店已經是下午快一點了,兩人找的餐廳依舊是熱鬧非凡,吃飯的人很多。點了幾個本幫菜,就靜靜等著上菜。
滬菜,別稱也叫本幫菜,滬菜是中國的地方風味菜餚之一,也是江南地區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帶表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滬菜並不屬於中國八大菜系。本幫菜中,本幫代表的即是本地,是滬市地區自己發展起來的一大菜系,它常用的烹飪方法主要以紅燒、煨、糖為主,具有濃厚的江南地區風味。滬菜的特點有很多,比如,在選料方面,滬菜選料新鮮,主要以四季時蔬和鮮活食材為主;其次,在菜餚品種上,每個季節都有其代表性菜餚,四季不同。
滬菜有些偏甜,代兮言對這個偶爾嚐嚐是能接受的,但是如果一直吃這個的話是肯定有點不適應的。
沒多久,一個紅燒肉,一個蝦仁,一個八寶辣醬還有一個醃篤鮮,一共四個菜先後上桌了,代兮言先給夏夜盛了一小碗飯,然後自己盛了一碗就開吃了。
不得不說,點的這幾個特色菜還是沒錯的,口感都不錯,特別是對於早已餓的飢腸轆轆的代兮言來說,那更是美味了。
吃完飯後,代兮言帶著夏夜打了個計程車,前往東方明珠塔。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T Pearl Radio & TV Tower是滬市的標誌性文化景觀之一,位於新區陸家嘴,塔高約468米。該建築於1991年7月興建,1995年5月投入使用,承擔滬市6套無線電視發射業務,地區覆蓋半徑80公里。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國家首批AAAAA級旅遊景區。塔內有太空艙、旋轉餐廳、上海城市歷史發展陳列館等景觀和設施,1995年被列入上海十大新景觀之一。
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是多筒結構,主幹是3根直徑9米,高287米的空心擎天大柱,大柱間有6米高的橫樑連結;在93米標高處,由3根直徑7米的斜柱支撐著,斜柱與地面呈60°交角。該建築有425根基樁入地12米,上千噸的3個鋼結構圓球分別懸掛在塔身112米、295米和350米的高空,鋼筋混凝土的建築加3根近百米高的斜撐。
電視塔有下、上、頂三個球體。頂球稱太空廳,中心標高342米,球體直徑16米,共有4層,依次是電梯機房、會議廳、觀光層、管道層。上、下球體,根據不同受力特點,上球為懸掛結構,下球為預應力混凝土殼體。上球體直徑45米,中心標高272.5米,共有9層,分別為公用裝置層、調頻機房、冷卻裝置層、發射機房、空中KTV包房、旋轉餐廳、瞭望平臺、微波機房、上球變配電間。下球體直徑50米,中心標高93米,共有4層,作為室內遊樂場,下球變配電間設在碗狀殼體內。三個垂直筒體由五道橫樑加以聯結,組成5個小球。每球直徑約12米,設計為高空旅館。從地面大臺階進入基層塔座,塔座直徑158.4米,共3層,其中心部分直徑為60米,2層高的空間為電視塔的大堂和電梯廳。
外圍是3層塔座,佈置近2萬平方米的商場,一層外圍是15米寬的地下環形車庫和貴賓接待室。塔內共設有6臺自動扶梯和6臺高速電梯,整個塔座建築覆蓋在綠化屋面和環形車道下。
空心筒體加斜撐的結構方案,使電視塔的塔體具有良好的抗震、抗風效能,其設計抗震標準為“7級不動,8級不裂,9級不倒“。其中“風工程試驗研究“和“地震工程試驗研究“的課題,於1993年經專家鑑定,認為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不得不承認,大多數計程車司機都比較能侃,特別是在滬市這樣的大都市,計程車司機無疑也是接觸各類人群最多的一種職業,加上他們對本土的很多東西很熟,所以只要乘客想聊,他們都能跟你來個全程暢聊。
這不,剛上車不久後,代兮言就隨便跟前面在開車的計程車師傅聊了幾句,在得知代兮言是第一次來滬市的時候,就開始喋喋不休的開始介紹起了各處景點,哪裡值得去,哪裡是名氣大而已,聊到後來又和代兮言聊起了房價工資什麼的。
代兮言坐在後面,牽著夏夜的小手,也樂得跟計程車師傅瞎聊,短短的半個小時,代兮言就獲取了很多關於滬市的資訊,大到樓市房價資訊,小到哪家飯店好吃,林林總總。
到了目的地後,代兮言直接給了一張百元大鈔給這個司機,道了聲謝開啟車門就下車了。
計程車司機還想找錢,卻發現後面的一男一女早已經下車了,頓時明白多的錢是給自己的小費了,喝了一口水,暗自高興,看來自己的口水還是值點錢的啊,想完就掛了檔繼續去跑下一單生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