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鄒南粵。鄒南粵來自江西南昌一個顯赫的革命家庭,父輩五人為中國的新舊革命貢獻了寶貴生命。鄒南粵的大伯父是“同盟會”元老鄒懷興,後死於“二次革命”。鄒南粵的四伯父即是後來“新中國36位軍事家”裡的鄒懷夏。鄒懷夏畢業於黃埔軍校一期,二四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北伐,隨後帶著在老家做小學教員的幼弟(鄒南粵父親鄒懷遠)一起參加了“南昌起義”。起義失敗後兄弟二人服從黨中央指派前往海南從事地下工作。四伯父鄒懷夏一九四一年犧牲於海口,隨後鄒南粵父親潛逃至香港。抗戰勝利後,鄒南粵父親回國繼續從事地下活動。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叛徒出賣,父親和母親身份暴露,被國民黨特務處決於廣州越秀。鄒南粵四七年生於廣州,剛牙牙學語便隨父母一起做了國民黨的囚犯,父母犧牲後,被地下黨組織營救出獄,輾轉回到了江西,跟著幾個已經成年的堂兄生活。六三年鄒南粵參軍來到龍踞,七五年復員進入龍踞公安系統。老丈人周澎解放戰爭期間曾任鄒南粵父親的特別助理,此時是龍踞政壇一號人物。
而本省籍的阮如璋祖籍江蘇川沙,一九四七年生於本省省會居安。父親阮小寒解放前是潛伏多年的中共諜報人員,公開身份是國軍中校軍醫、外科大夫,策劃領導了國民黨居安城防軍起義。解放後回到組織,隨後領導組建了居安人民醫院,任首任院長,幾年後被打成“特務”,平反後沒幾年又被打成了“右派”。六六年為了響應國家“支援三線”的偉大號召,兩口子帶著兩個女兒去了貴陽。阮如璋六五年上了北京大學,是家裡唯一沒有隨父母遷去貴陽的人。畢業後阮如璋進入中共中央辦公廳,任辦公廳二把手安立海的秘書。七一年阮如璋娶安立海長女安慧真為妻。七四年安立海調往居安任第一書記,阮如璋一家三口隨老丈人南下。“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安立海失勢,從居安調往剛剛撤縣改市的龍踞,任首任第一書記兼市長。阮如璋卸任秘書一職,轉任龍踞公安局黨委第二書記兼第一副局長。兩年後龍踞由地級市升格為副省級市,三十三歲的阮如璋成為全省公安系統最年輕的正處級幹部。總之,直至此時,阮如璋是一個被命運特別眷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