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們所選定的地方有沒有確定下來?”
“沒有,他們只是要求一個海拔高度比滇池低,並且有較好交通條件的地方就行,距離滇池海口最好不要超過二十公里。
由於這是他們治理方案中的一個重要部分,選址再遠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工期。
所以,這也是需要大家來商定的,因為,如果我們無法滿足他們這個要求的話,最終確定下來的總工期可能會延長。”
“一個用於處理滇池汙水淤泥的大型汙水處理場,這讓我們看到了民生公司的誠意。
那麼,從前期的磋商情況來看,他們有沒有確定出一個意向性的地點?”
“實際上,按照他們的這個要求,在海口鎮附近二十公里,甚至三十公里的地方都沒有合適的地點。
主要是海拔高度比滇池低的平地,幾乎都居住著大量的百姓,要在這麼大範圍內進行拆遷,成本是難以想像的。
我們也多次與民生公司的代表進行了磋商,他們最後也同意了我們建議的另外一個地勢較高的地方。
由於這片區域的地勢較高,他們的汙水處理管道鋪設和汙水從低到高的輸送較為麻煩。
經過測算,在這個地方修建汙水處理場的話,其建設和執行成本比原有計劃高三成以上。
所以,他們同時也提出了另外一個要求,也就是汙水處理場所在區域土地的使用期限由五年延長至十年。
而這個地方是否能夠規劃給他們修建汙水處理場,還需要徵求國土部門的意見。”
“那你們確定的選址在什麼地方?”
“我們建議的地方在距離海口西北方向六公里左右的一片山地,那裡的地勢相對來說要平坦一點。
最大的原因還是那片區域裡只有少量的居民和農田,土地的徵收和搬遷費用較少。”
然後,環保廳的工作人員把他們擬定區域的地圖,在大螢幕上展示給所有參會人員進行確認。
“其實,民生公司看中的是位於海口西南方向的一片區域,因為那裡有兩個小型水庫,可以作為他們的汙水沉澱池。
但那兩個水庫需求供應周圍數十萬居民的日常生活、生產用水,所以,我們認為還是把這片區域給他們要合適得多。”
所有參會人員反覆對照了兩個區域的衛星地圖,最後一致認可了環保廳建議的那片山地。
對於多山多樹的YN來說,森林的覆蓋率超過總面積的百分之五十,林木的覆蓋率更是達到了百分之六十以上。
所以,在這片山地中修建汙水處理場需要砍伐的那點林木,並不是一個多大的問題。
確定了汙水處理場的事情之後,環保廳的廳長說:“根據滇池治理工程的需要,民生公司還會在浪泥灣的突出位置,修建一道長五公里左右的人工堤壩,將外海一分為二。
並且,為了增強滇池水質的持續淨化能力,他們會在滇池內部修建七個汙水處理場。
這兩項工程的投入非常大,而且是滇池治理工程不可分割的部分。
所以,他們還有一個要求就是,需要獲得這些由民生公司修建的人工工程和附近水域十年的開發使用權。”
“十年?他們確定的總工期不是隻有五年嗎?”
“民生公司的代表說,滇池的治理根本不是政府支付的這點費用能夠完成的,超出的部分就只能從其他地方來彌補虧空。
所以,除了五年的治理費用之外,所有配套工程的開發使用權才是他們的最終目的,這才是民生公司真正的盈利點。”
“這些配套工程關係著滇池的持續水質淨化,如果他們要求十年的開發使用權,豈不是我們還需要持續支付五年的治理費用?”
“這點我們也跟民生公司進行了確認,五年的工期只是我們按月支付治理費的期限。
實際上,在兩年時間內他們的大部分工程都已經完成,後三年只是逐步回收前期投入的資金。
工程期滿之後,整個滇池的水體環境已經能夠實現自我淨化的能力。
只要我們把上游輸入的水質控制在三類以上,而且體量保持現在的水平,就不會再產生水質的惡化。
所以,那些汙水處理設施幾乎就可以停止使用了。
當然,如果政府需要利用這些設施處理環湖流入汙水的話,也可以按照市場上的汙水處理價格,讓民生公司繼續承接滇池的汙水處理工作。
也就是說,我們在五年之後,每年只需要支付一個億的汙水處理費,就可以把滇池周圍數百萬人日常生活、生產用水的排放處理工作全部交給民生公司來解決。”
“一年一個億的汙水處理費,對於整個KM市來說,這樣的價格看起來還是比較合算的,就是不知道他們到時候處理的效果是否還能夠保持在三類以上?”
“實際上,這民生公司是有能力將滇池的水體質量改善至二類水以上的。
但這麼多年以來,大家都已經知道,面對滇池這樣大的水體,想要把水質提升一個級別,需要多付出多少的代價。
我也側面打聽過,如果要把滇池的水質提升至二類以上,需要多少的費用。
那民生公司總經理的答覆是,我們仍然只需要支付每個月七億的治理費。
但是,由於需要考慮更長的治理時間,所以,那些配套設施的修建等級也要同步提高。
隨著建設資金投入的增加,為了達到收支平衡,所以治理的總工期會延長為八年,其中治理時間為三年,保持水質期五年。
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準備把滇池的水質提升到二類水以上的話,八年的總治理費用將達到六百多億。
除此之外,相關配套工程和附近水域的自由開發使用期限,將由十年延長至二十年。
而且,在這期間,如果全部由他們來負責入湖汙水的排放處理的話,只要上游不出現大的排放事故,他們保證滇池的水質一直保持在治理合同確定的等級。
意思就是說,如果我們與民生公司簽訂的合同是治理成三類水以上,五年的總投入治理費用在四百三十個億左右,但可以保證滇池水質在十年之內,維持在三類水質以上。
如果我們簽訂的合同是治理成二類水以上的話,八年的總投入治理費用在七百億左右,但可以保證滇池水質在二十年之內,維持在二類水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