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國可以使用計算機資訊系統,對經過註冊登記的人口進行精細化管理的能力,是拓跋力微並不知道的。
只要索頭部的人進入平安城,他們的基本資訊也就透過各種渠道進入了華夏國的人口資訊系統。
拓跋力微所繳納的人頭稅,是否包括了索頭部的所有人口,李嚴也沒有辦法去核實,繳納多少人的稅收也是由索頭部自己確定的。
不過,李嚴並不在乎這些,因為,索頭部所繳上來的稅收對華夏國來說,可以算得上是可有可無,對平安城的建設進度也沒有什麼顯著的影響。
收這筆稅收的意義在於,華夏國在給索頭部提供一定程度保障的同時,華夏國的普通成員也獲得了在索頭部地盤上自由行走的權力。
而且,索頭部還有義務保障這些華夏國人的人身、財物安全。
否則的話,平安城絕對有理由要求索頭部進行賠償,不論是牛、羊等物資,還是索頭部的人口,都是平安城能夠接受的賠償標的。
而且,平安城派出的那些坐鎮索頭部的人,實際上也相當於在索頭部的地盤上設定了幾個資訊收集站。
每天,他們都會透過發報機將收集到的資訊匯總到平安城,以便李嚴他們有針對性地調整相關政策。
這些資訊的傳播,對於這些保衛他們安全的鮮卑人來說,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他們甚至不知道這種神奇的能夠千里傳訊的東西工作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以至於那些負責收集資訊的華夏國正式成員,可以正大光明地在他們休息的活動房裡,向平安城傳送他們收集到的一切資訊。
比如他們看到的人口數量,牛羊的多少,以及溫度、溼度、風速、日照時間等氣象環境的資料。
他們的這些行為,對於拓跋力微來說根本就不知道是在幹什麼,只知道,那些東西每一樣看起來都是那樣的精緻和神秘。
……
只要有利益的存在,資訊總是傳播得那樣的迅速。
索頭部民眾生活水平出現的明顯變化,以及部落裡豐富的鹽、鐵、茶甚至新鮮蔬菜的出現,自然而然地引起了周邊部落的注意。
他們利用商隊把索頭部擁有豐富物資的情況送回了各自的部落,從而引起了周邊一些部落的覬覦。
在這些部落之中,索頭部的實力其實也並不差。
如果大家的生活水平都差不多的話,日子過得苦一點也沒有什麼,因為大家都是這樣過的,犯不著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口糧去搏命。
可在索頭部利用手中的牛羊,換來了平安城提供的大量生活必需品之後,他們的生活品質就與周邊部落有了明顯的差別。
如果索頭部是一個草原上最強大的部落,那麼其他的部落是不可能有什麼非分之想的。
他們只會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部落融入到這個強大的部落之中,從而得到這個強大部落的庇佑,間接地提高自己部落的生活品質。
但是,富裕起來的索頭部並不是這片草原上最強大的部落,這樣富足的生活條件不可避免地讓周圍的那些部落聯合了起來,想要在打敗拓跋力微之後分一杯羹。
李嚴在收到拓跋力微傳來周圍好幾個部落都有些異動的資訊之後,就派出了十名華夏自衛隊的成員,以及一個由五輛改裝過的卡車組成的車隊。
十名華夏自衛隊的成員帶走了五架動力三角冀,以及廂式卡車裡攜帶的大量軍用物資。
在這無據可守的草原,這五輛用鋼板加固過的廂式卡車無疑就是五個移動的據點。
車廂底部的夾層裡,是兩排收縮起來的鋼管,鋼管的前端被打磨得異常尖銳,簡直就是一根根鋼鐵長予。
只需要按動開關,這些長予就會從車廂底下伸出,在卡車強大力量的作用下,化身為收割生命的利器。
車廂裡裝著的武器彈藥,以及車廂頂上特殊設計可以360度轉向的射擊倉,隨時可以把卡車變成一個移動的火力輸出平臺。
整個射擊倉被設計成一個半球形,由八毫米厚的鋼板焊接而成。
除了射擊孔之外,四面的觀察孔都安裝了厚厚的防彈玻璃,弧形的外形可以有效地改變箭矢的方向,把弓弩的破壞力引向其它地方,給予射手最大可能的保護。
同時,安裝在車輛四周的幾個攝像頭,可以把車輛周圍的一切情況盡收眼底,從而進行最有利的作戰選擇。
而為了應對極端的戰爭情況,卡車的輪胎內部完全使用橡膠進行了填充,讓它們幾乎變成了實心胎,根本不用擔心輪胎漏氣的問題。
在主要使用戰馬和弓弩這樣的冷兵器時代,只要有足夠的油料,這樣的卡車哪怕在沒有彈藥的情況下,面對千軍萬馬都無所畏懼。
就是憑藉自身的重量和強悍的動力,撞也可以衝出一條血路來。
當然,這條血路上的血全是別人的,這個世界的武力,還沒有達到可以威脅到這種“戰車”的程度。
這樣的戰車還是第一次出現在華夏國之外的土地上,但是,任何人都可以從那低沉的發動機聲音,以及路過時從地面傳來的微微震動中感受到它所蘊含的恐怖力量。
拓跋力微心驚膽戰地準備把這支車隊迎進大同城,但遭到了華夏自衛隊的拒絕,因為他們更想早日完成任務,儘快回到平安城。
只有在平安城裡,他們才會感受到生活的愜意和人生的美好。
拓跋力微暗自鬆了一口氣,他以前看到的那些“鋼鐵怪曾”明顯比這幾個要小得多。
而且,更多的時候,華夏國的人是用它們來運送物資的。
但在拓跋力微的眼裡,都已經是一種陸戰無敵的存在。
而這幾個“怪獸”,從四面都覆蓋著厚厚的鋼甲來看,絕對是一種專門用於戰鬥的“怪獸”。
如此大的身軀,在這廣闊的草原上,就是一路碾壓過去,也沒人可以阻擋它的腳步。
請那些華夏國的人進城,只是出於一種禮節,因為他很擔心這些力大無窮的“怪獸”在那並不寬敞的城門洞裡伸一下腰,到時候那門洞能否承受得住這樣的衝擊還是一個問題。
現在他們選擇繞城而過,自己就不用擔心這些怪獸會在城裡一不小心把城裡的房屋給蹭塌了。